当前位置: > 首页 > 宠物养护

光明正大养猫,当个快乐“铲屎官”云南农职院里有间“猫咪托儿所”

 

...

你们刷过这样的视频吗?大学生偷偷在宿舍养猫,宿管来查房的时候,小猫秒变“奥斯卡影后影帝”,在一堆玩偶中一动不动,成功躲过被撵走的命运。

在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农职院”),喜欢养猫的同学可没有这样的担忧,他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养猫,当个快乐的“铲屎官”。因为学校里有间猫咪“托儿所”,他们的猫咪可以在校园里,陪伴着主人一起享受学校时光。

藏在学校的猫咪“托儿所”

5月21日,记者来到农职院小哨校区,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绿意盎然的“绿芽心苑“心理花园。

花园里一间玻璃房矗立在大树下,阳光被树影剪碎,星星落落撒进屋里,整个小屋显得安静而又温馨。这间被称为“暖房”的玻璃房就是学校专门为学生们设置的猫舍,学生们把这里取名为“喵宠异趣休闲屋”。在这间约30平米的空间里,有猫屋、储物柜、猫爬架,猫砂盆、食物盘、喝水盘放在固定位置,猫舍干净整洁。储物柜上,每只猫咪有自己专属的置物篮,里面放着猫咪的各种玩具。

猫舍目前有11只小猫,品种有中华田园猫、海霜布偶猫、长毛银点猫、三花猫、异瞳狮子猫、英短蓝白猫、橘猫、银渐层猫,每只小猫都被家长们取了可爱的名字:皮蛋、泡芙、汤圆、土豆、布丢、法拉莉……每只猫的性格各有不同,有的慵懒、躺在窝里“两耳不闻窗外事”,有的趁人不备就上演“逃出生天”,有的喜欢打架、因为屡教不改被关“禁闭”,也有偶尔生病被隔离的……

这些喵星人的家长们,都是农职院的在校学生,墙上贴着一张值班表,大家根据各自的课程安排,每天轮流到猫舍打扫卫生,除了铲猫砂、还要扫地、拖地、消毒、通风,当然,撸猫也是家长们的工作之一,“猫咪也需要安全感。”该校2023级水产养殖专业的梁莉告诉记者,她从小就很想养一只猫,但父母不同意,到昆明读书后,得知学长在这里养猫,刚好一只叫“皮蛋”的猫生了一窝小猫,她就领养了一只布偶猫,取名“法拉莉”,小名叫“十五”。

“我家在重庆,以前回家都是自己坐飞机,自从养了十五,都是我爸开车到昆明来接我们。我记得他们第一次见到十五的时候,即兴奋又紧张的样子。五一的时候,我打算就在昆明,我爸说他想十五了,非要开车来接我们。我感觉自己在家的地位被十五取代了。”梁莉笑着说,养了十五以后,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了,每天不再长时间玩手机,还可以在和其他猫咪家长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到很多养猫的专业知识,非常有收获。

在家长们的精心照顾下,猫咪们个个颜值超高,健康可爱。猫舍虽然才建立一年半的时间,但已经成了学校有名的休闲场所之一,不少同学在学习之余,也会跑到猫舍来撸猫,和猫咪们共享一段愉快的时光。

猫舍空间有限,还有很多学生有寄养猫咪的需求,让最早一批猫咪的主人之一、2022级宠物医疗专业的学生杨晓胤看到了商机,他和其他同学开启了创业之路。今年2月23日,他们的宠物寄养店在学校附近开业,除了为同学们寄养猫咪、小狗,也做一些宠物日常洗护、宠物用品的销售。“今年五一期间,还有周围的居民把猫咪送到这里寄养。目前寄养的小猫有12只,加上我们自己的,一共16只。学校的同学还可以到这里免费撸猫。”杨晓胤说,经过几个月的经营,宠物寄养店的经营状况良好,安宁校区的分店也在筹备中。

打造“高手” 学习与兴趣相结合

农职院学生处(学生工作部、武装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科科长王瑾雯介绍,猫舍最初以收留校园流浪小猫小狗为主,由学校心理中心与畜牧兽医学院共管,对收留动物进行疫苗注射,定期身体检查。之后有学生向老师提出申请,把自己的猫也放到了这里寄养,渐渐的,学生寄养的猫咪越来越多。

2023年10月,学校决定把暖屋打造成猫舍,出资购置了猫屋、置物架和围栏,学校畜牧兽医学院相关专业的老师也参与进来,和学生一起建设。从最初的4只,到现在的11只,猫舍已经成了全校的师生们最喜欢来的地方之一。

王瑾雯办公室的墙上,贴满了猫咪的照片,大大的表格上,分别标注写着猫咪的名字、主人的名字和班主任的名字。“很多同学都想把猫咪放到这里寄养,但空间有限,只能登记排队。等学长学姐毕业了,有空出的位置,才能进来。住进这里的小猫,不仅要事先打疫苗,还要得到学生、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的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和寄养协议后,才能得到寄养资格。”王瑾雯介绍,除了小猫和小狗,学生们还养过兔子、鹦鹉、乌龟。现在,猫咪们的邻居就有仓鼠、蜜袋鼬和小蛇。

“学校依托宠物养护与训导专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把这里打造集宠物训导、养护、心理疗愈为一体的宠物疗愈基地,提供心理疗愈与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在照顾宠物的过程中,会应用到课堂上学习到的宠物疾病处理等专业知识,像有只猫生下来的时候因为基因问题,先天发育不完全,腹壁上有洞,同学们就为这只猫做了缝合手术,把小猫治好了。这也是活学活用的一个真实案例。猫屋里的猫爬架,也是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王瑾雯老师介绍,下课时、休息时,老师、同学们总会主动来到这里和可爱的小动物们玩耍,安静的抚摸、专注的讲话、关爱的投喂。研究表明,动物对人有社会支持作用。人与动物的相处过程中,可以得到无条件的支持,不会感受到排斥,这种情感上的支持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感,重新拾得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

王瑾雯介绍,目前学校发挥特色专业优势,结合心理学科特点,正开展“‘高手’的养成”的系列活动,将专业特色融入到心理育人工作中,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探索五育融合心理育人新模式,丰富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

“我们把高职院校要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定义为‘高手’,即,懂技术、可创造、有成果、能助人之人。我们结合特色专业,整合校内外各项资源力量,以主题项目形式创设可循环、可持续的真实实践服务场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参与其中,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团结协作建构良好人际关系、学以致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创造成果疗愈自己、服务他人,从而获得价值感与社会成就感。”王瑾雯介绍,目前已经落地的活动有“园艺‘高手’的养成”、“宠物‘高手’的养成”和“戏剧‘高手’的养成”三项,前两项分别与农职院农学院、畜牧兽医学院相关专业结合,为挖掘学生对园艺植物的培育、种植、养护,对宠物养护、诊疗、产业发展的兴趣爱好而设计,第三项主要为挖掘学生对艺术表达的兴趣而设计。除此之外,“农耕‘高手’的养成”、“烘焙‘高手’的养成”、“手作‘高手’的养成”也在进展中。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孙文洁 尹安达

编辑:贺靖

审核:王海涛

二审:陈唯一

终审:付晓海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光明正大养猫,当个快乐“铲屎官”云南农职院里有间“猫咪托儿所”,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