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育儿亲子

三位心理学大师,为你提供健康有效的育儿宝典

 

Hi,大家好,我是Summer,今天分享育儿心理学知识,有育儿困扰的家长一定不要错过啦。

作为孩子的父母,你是不是为孩子不听话、捣乱、学习不好而抓狂?

对孩子恩威并施还是焦虑不已,也许是父母本身太过焦虑。孩子无法理解父母的担忧,仍然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

看看下面三位心理学大师的理论,也许能让你减少焦虑,并采用有效的方法育儿。

文 | 才小禾

编辑 | Summer

配图 | Summer

0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心理学的一个底层基础,就是人本主义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塔。

它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保障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比如:食物,睡眠,呼吸以及生理需求等等。

孩子要健康成长,这些生理需要不能忽视。

安全需要,即对周围环境的需求,环境是否安全,孩子是否成长在一个幸福的环境,是否有殴打虐待等等。

一些家长动不动就会殴打孩子,虽然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但是也要注意这个度,在孩子能承受的范围内。

否则会让孩子受伤,变得懦弱自卑,或者恃强凌弱,起了反作用。

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会逐渐内化到孩子身上,出现代际传递。

归属和爱的需求能不能感受到幸福的能力。孩子是否能感知到家人的爱,也能表现出来爱家人。

从小缺爱的孩子会患得患失,不敢接纳别人的爱和付出自己的爱。

尊重的需求,即为是否能感受到自己与其他人平等。是否能被平等的看待,能够共同完成一些事务。

自我实现的需求,一个人达成了前面四点,有了独立的自我认知,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一员,有更高的价值追求

可以感知到幸福,感知到与别人平等,并且能感受到自己身上的力量可以帮助到别人。

这个时候的孩子就在健康成长,他开始拥有了探索这个世界的能力,开始拥有了学会自己奔跑,积极向上的能力。

比如我家三岁多的孩子,做什么事都需要有大人在身边,她会觉得安全。

她也很愿意参与到家庭劳动中,说自己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做什么都抢着做。

不给她做就生气,她也需要被尊重,把他当个厉害的人看待。

爸爸妈妈给她讲故事,她也很开心,讲过几遍,她自己就能滔滔不绝地讲给我们听。

学会了穿衣服脱衣服,也想极力表现自己的能力。

她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被看见被认可被鼓励。

不光孩子需要,其实大人也需要被看见被认可被鼓励。

谁喜欢经常被批评指责呢?明白了这一点,相信育儿路上的你也不迷茫。

有句话说:“优秀的孩子是夸出来的。” 怎么夸?夸细节夸过程,少夸结果。

02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

在心理学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医生巴甫洛夫,找来了一只狗。

每一次给狗喂食的时候,就会摇动铃铛,久而久之,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当没有食物的时候,摇动铃铛,狗狗也会流下口水,认为喂食的时间到了。

这个著名的心理实验说明,不断重复某个行为,会形成条件反射。

拿孩子写作业举例子,通过制定目标,建立奖励机制作为一种正强化。

比如,制定一个固定的时间点,每天到了这个时间点,就让孩子去做作业,并给予合理奖励。

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条件反射,孩子到了这个时间点就会自己去学习,自己去写作业。

泛化,就是到了固定的时间,其他的固定时间,孩子也会有对应的行为。

比如我家小朋友,对时间还是比较模糊,经常问我:“妈妈,过了今天就是明天吗?明天你就不用上班可以陪了吗?”

刚上幼儿园,早上起床是个大问题,好像我没有这样的困惑。

因为我和宝宝约定好了时间,到七点十分就放《起床歌》,她听听就爬起来了,不要特意去叫。

固定时间吃饭,固定时间睡觉,固定时间玩耍,孩子会明白某一个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儿,而不应该做什么事儿。

固定的时间,自己就会知道需要去做什么。

03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

心理学上还有个著名的操作实验,叫斯金纳箱。

心理学家斯金纳,他曾经研究做了一个白鼠实验:

将一只小白鼠放进了一个箱子里,里边放了个开关。当小白鼠碰到那个开关,就会流出一些食物。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为正强化。小白鼠每一次触碰这个小开关,就会训练自己拿取食物的这个行为,因此被称为,操作条件反射。

这个心理学实验所得出的经典条件反射,也可以运用在教育孩子上。

强化也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即给他所喜欢的,所需要的。

比如小孩子,想要鼓励他,让他自己积极写作业,就可以许诺他,写完作业可以看多长时间的动画片,或者玩多长时间的手机。

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列一个目标,背了多少单词,做了多少道数学题,运动了多长时间,就可以对应的,给他多少奖励。

不断累积,最终可以换取一个比较难以实现的小愿望。

负强化,即给他不喜欢的。就如当正强化,不是很有效的时候,就可以加上负强化。

比如除了写完作业,要求他再干多少家务,或者再额外给他布置一些作业,额外的背单词,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进行加量。

或者如果写不完多少作业,达不到多少要求,做几个俯卧撑,此为负强化。

惩罚,即为减少行为,拿走他想要的。比如,当孩子不爱写作业,没有写完作业就去看动画片,因此限制他看动画片的时间, 或者是看手机的时间,没收一段时间他的玩具。

等到孩子接着可以维持正强化的目标了, 再取消惩罚或者继续维持。

在建立激励和惩罚机制时,需要孩子一起参与制定,在孩子喝父母可接受范围内。

正强化的效果比负强化会更好一些,建议家长们多建立正强化机制,辅以少量负强化机制。

制定出来,按照目标执行,是不是比打骂强多了?

04

心流(高峰体验)

这一点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所以打算多说一点。

我们应该都会经历过一种事情:当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一件事情之中,可以忘却了周围的一切,忘却了时间,地点,完完全全、专心致志地,做着面前自己喜欢的这件事。

这便被称为心流,这是一种心理学上的高峰体验。

当然,完完全全沉浸在某一个喜欢的时刻,做着喜欢的事情,他的心就会完完全全沉浸在其中。

心流,可以引领孩子,引领我们,寻找到,沉浸在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之中。

就我个人来说,我就很喜欢写作这件事,每一次当我写日记或者写文章时,我的心就完完全全地就在文字中徜徉。

我热爱这些文字,热爱我用文字所书写出来的故事。

同理,如果观察到孩子,也会有这种忘却周围一切的这种体验,很有可能这便是他的天赋所在,是他所擅长的地方。

父母爱子即为之计深远,如果父母爱这个孩子,就会为他深远打算,深远考虑。

当父母有能力给予孩子基础的物质需求,如果有能力再给予孩子足够的爱,足够的支持和尊重,让孩子感到幸福,感受到爱和被爱,我相信这个孩子一定不会差的,一定会积极发展,努力向上的。

孩子在成长,父母也需要成长,读书学习,从来不只是孩子的事情。

父母也要带头做好榜样,如何获得更多育儿知识,推荐一个超价值的读书会,99元畅读1000多本精华书稿。#家庭教育##在头条看见彼此##我在岛屿读书##实用心理学#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位心理学大师,为你提供健康有效的育儿宝典,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