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一出,大家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去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而当不少人了解到时年86岁的老太马旭时,心中感慨简直难以形容,因为她早在5个月前就已经感动了无数人。
时间倒退回5个月前2018年9月13日,地点湖北武汉工商银行某支行。
随着网络支付逐渐渗入我们的生活,网络诈骗案件也变得屡禁不止,于是当银行工作人员遇上大额转账,或者一些看起来形迹可疑人时,都会多多留意。
这天,一位白发苍苍的太老步履蹒跚走进了银行,身旁除了老伴外,还有两名男子陪着。轮到老太办理业务后,她径直走到柜台开口就说要汇款转账。
“转多少?300万!转往哪儿?黑龙江一个名叫木兰县的小县城。”一听高达300万金额转账,工作人员心中立即就开始琢磨:“老太太会不会是遇上诈骗了?”
一是因老太太身着朴素,看起来确实不太像久经商场的女富豪;二是因为陪她一起来的两名男子,从说话语气来看也不像亲戚。
为了以防最坏的结果发生,工作人员借故一边稳住他们,一边让同事拨通了报警电话。听闻银行可能正遇上一起巨额“诈骗案”的发生,片区警察立即驱车前往,先将那两名“可疑男子”看住。
不过这两名男子竟然没有表现出丝毫慌张感,十分自若地上报了姓名、身份:一位名叫金长福,退伍教导员,现在木兰县教育部工作;另一位名叫季德三,时任哈尔滨木兰县教育局局长。
显然,他们自诩的身份并不简单。且更重要的是,经过警方与哈尔滨木兰县教育局核实确认,他们所言句句属实。
可是,哈尔滨的一县教育局局长,怎么会跑来武汉陪一位耄耋老太到银行转账呢?
原来,这是一场源于工作人员善意之下产生的误会!而经过逐步调查后,老太的真实身份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她14岁参军,解放战争期间是一名光荣的卫生员,曾穿越战火硝烟一次又一次,用着自己才1米5出头的瘦弱身躯,抬过数不清次数的担架。抗美援朝打响后,她是黄继光所在部队的卫生员,亲历了有“绞肉机”之称的上甘岭战役。
43天鏖战,小小山头经历了29次反复争夺战,敌军倾泻的火力密度,更是远超二战期间最高水平,直接将阵地削低了2米。
时至今日,只要提到抗美援朝战争,提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我们心中仍然钦佩之意不减。美国西点军校更是将上甘岭战役写进了教材,但无论他们怎么分析,始终都无法理解当年他们为何会输,更想不明白“中国人为何不怕死”!
那一年,马旭仅有19岁,鲜少有人会注意小小的她,每次在为战友伤口止血、包扎时,都忍不住伤心落泪。她的内心有善良与脆弱的一面,但作为军人,她内心深处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等到抗美援朝结束,经历各种大小战斗的她载誉而归:抗美援朝纪念章、保卫和平纪念章和朝鲜政府三等功勋章等等。
回国后,马旭因表现优异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深造,学期结束后她以全优的成绩到原武汉军医总医院报到,兢兢业业的同时她仍然在不断学习新知识。
因为她出生于医学世家,很小的时候就因爷爷和父亲熏陶下对医学感兴趣,并在参军前学过一些知识,故而她一直都将从医视为人生追求。直到1961年马旭去到解放军首支空降师做军医,她才对人生有了新的想法。
那时候,我国在空降部队的建设上经验十分稀缺,女空降兵更是完全没在计划之中。可偏偏马旭就是不认输,也不想每次空降兵跳伞受伤后,她必须要等到飞机停稳之后,才能冲上去为其治疗。
言下之意:她当空降兵,中国第一位女空降兵!
马旭的诉求是高尚的,可于部队领导而言,他们不敢让马旭去冒险。但是领导的否认没有让马旭放弃,她白天逮着有空的战友问知识点,晚上等到战友们都入睡后跑到训练场琢磨怎么跳伞。
马旭从一开始的一张凳子换成了更高的桌子,然后又换成了桌子加凳子,最后她还在宿舍附近挖了个小沙坑往下跳……随着自己的动作越来越自如,马旭便请求领导查验。
到这时,领导们仍然拒绝地很干脆,甚至说她完全就是在胡闹。这是马旭料想过的可能,但她依旧没有放弃。等到百般“说情”仍无济于事后,她不惜咬破了手指,写下了“军令状”:
“身在空降师,如果不跳伞,怎么能叫伞兵?我恳求组织批准,并保证成为合格的伞兵!”
对此,部队领导很无奈,便答应了让她试跳,可前提是得比其他空降兵好!显然,这是领导在给她出难题,目的就是想让她知难而退。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人,而这个机会马旭牢牢抓住了。只见她当着全师的面,三次从跳台上以标准的动作跳下,并稳稳地落地。
就这样,马旭成了我国第一位女空降兵。往后20多年空降生涯,她累计跳伞140余次,纪录至今仍是中国女空降兵中的之最。
1983年,50岁的马旭告别了空降,转身投入到科研中,以自己多年的跳伞经验,和同为军医的丈夫颜学庸研制出了多项利于保护空降兵跳伞安全的发明专利。其中的“充气护踝”,是中国空降兵获得的第一项专利。
1993年,步入花甲之年的马旭离开了部队,重新背起了自己的医药箱,跟着丈夫一起悬壶济世,为贫苦百姓义诊。
依照他们夫妻俩的才华,如果专做商人,能够获得的财富必然是有无限可能的。可偏偏他们淡泊名与利,从不参与商业合作,发明悉数交由部队安排。当然,国家也没有亏待他们,相应的津贴、科研报酬全都按时发放。
可谁知,纵然他们毕生积蓄高达1000万,他们仍然保持着那份质朴:两间矮小平房、几件老旧家具、衣服从风华正茂时穿到了白发苍苍之际……
两位老人没有子女,步入耄耋之年后便开始认真思考积蓄分配问题,最终决定悉数捐出,捐给她的家乡木兰县教育局,给家乡的穷苦孩子们带去更多希望。
因为她在父亲离世后,母亲一人拉扯她和弟弟时,过得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日子,所以她想把恩情回报给家乡。
经过整理后,马旭夫妇联系了木兰县教育局,在两位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准备先将手中的300万活期存款捐出去,只是不曾想弄了大乌龙出来。
2019年4月,另外700万投资到位后,马旭夫妇又去到了银行汇款。到此,1000万的捐款全部到位,他们也终于完成了心愿。
其实回过头想,之前的大乌龙倒也闹得挺值的。因为或许没有这件事,就不会有更多人知道这两位了不起的无私英雄,又或者我们要更晚些才能知道他们身后的故事。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年,上甘岭女兵要汇款300万,银行报警后:我一共要汇1000万,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