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阳中医健康科普


►
本文2103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大爷今年72岁,身体一向硬朗。可这个三伏天刚过去没几天,就因为中暑加重了原本的高血压,被送进了急诊室。医生一问才知道,张大爷天天早上坚持快走一小时,顶着烈日不喝水,觉得“出点汗就是排毒”。其实,像张大爷这样的养生方式,恰恰是很多老年人最大的误区。

三伏天身体最“脆弱”?这3类问题特别容易找上门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最潮的日子。对年轻人来说,是出汗排湿的好时机,但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尤其是有慢病基础的人来说,这段时间身体处于一种被“烘烤+耗气”的状态。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出问题。
第一类问题是心脑血管意外。因为高温会扩张血管,血压波动更剧烈。加上夏季出汗多,体内水电解质容易紊乱,诱发心梗、脑梗的风险明显升高。
第二类问题是消化功能变差。天气热,很多老人没胃口。再加上不少人为了“清热”,一日三餐都靠冷饮凉菜,导致腹泻、胃胀、食欲进一步下降,营养摄入不足,身体越来越虚。
第三类问题是中暑和脱水。老年人本身调节体温的能力下降,出汗少,口渴反应又迟钝。很多人感觉不到体温升高,等发现头晕、乏力、心跳快时,已经是轻度中暑。

三伏天是“养阳”关键期,老年人不能错过的调养窗口
很多老人对“养阳”这个词感到陌生,但其实三伏天正是调理阳气、增强免疫的黄金期。中医有句话叫“冬病夏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阳气充足了,整个冬天抵抗力才够用。
简单说,阳气是身体的能量总开关。它主导人体的温度、消化、情绪、免疫等多个系统。老年人阳气本就偏弱,到了夏天更容易“虚上加虚”。所以三伏天如果能养对了,不但能缓解老寒腿、哮喘、关节痛等“冬季病”,还可以让整个人更有精神。
三伏天怎么养?这几件事比吃补药更重要
1. 起居顺应节气节律
三伏天不要晚睡早起,反而应该早睡早起、适当午休。早晨6点后起床,避免早晚温差刺激血压。中午气温高时,安排午休20分钟,有助于心脏恢复。
夜晚睡眠要保证6-8小时。空调不要吹整晚,建议设定在26℃左右,避免因睡眠中受凉诱发心脑血管问题。

2. 饮食清淡但不生冷
很多老人一到夏天就吃不下饭,水果、凉皮、绿豆汤轮番上桌。但这类食物虽解暑,却伤脾胃。建议三伏天饮食以温热、易消化为主,适量摄入蛋白质和复合碳水化合物。
比如早上可以吃鸡蛋、小米粥,中午吃点清炖牛肉或鸡肉,晚餐搭配绿叶蔬菜和粗粮。忌暴饮暴食,也忌完全不吃主食。
3. 适当出汗但不要过度
出汗是排湿排寒的好方式,但不是越多越好。尤其是老年人,每天适量活动、微微出汗即可。推荐早上6点到8点或傍晚6点以后散步30分钟,避免中午外出。
如果出汗多,一定要补充水分+盐分。可以喝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单纯喝白水导致低钠血症。

4. 情绪平稳别发火
高温容易让人烦躁,尤其是老年人,若长期处于“上火”状态,容易影响心率、血压和睡眠。建议保持心情平和、减少激动情绪。
可以尝试每天听15分钟音乐、练习深呼吸、打太极等方式,帮助身体放松。稳定情绪,本身就是最好的“养心”。
5. 慢病管理不能断档
很多老人一到夏天就忘记吃药,觉得“出汗了病就好了”,这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必须坚持每天测量血压、血糖,按时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或减量。
如果发现血压波动大、心跳异常、头晕乏力,应及时就医,不要硬扛。高温对血管的刺激是隐性的,等症状明显时往往已经严重。

6. 居家环境要通风、防暑、防潮
老年人居住的房间要注意通风换气、避免潮湿。空调可以用,但要搭配加湿器或者定时开窗,避免空气干燥诱发呼吸道不适。
地面潮气重的地区,要特别注意防滑,预防摔倒。可以选择穿防滑拖鞋、铺防潮垫,卧室避免用湿拖把拖地。
7. 三伏贴、艾灸这些养生方式要谨慎
有些老人热衷贴三伏贴、做艾灸,认为能“调理阳气”,这些方法确实有传统依据。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如糖尿病患者、皮肤敏感者、体质极虚者,不建议自行使用。
如需尝试,务必在正规医院中医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8. 喝水也要讲究方法
60岁以上人群,每日建议饮水量1500~2000ml,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以准备小水杯,分次少量饮用,且以温水为主,避免冰水刺激胃肠道。
出汗后应及时补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口渴感下降是老年人脱水的“隐形信号”。
三伏天不是简单的“热”,它是身体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尤其对60到80岁的老年人来说,这段时间既是调养的好机会,也是健康的“考验期”。
关键在于理解身体的变化,顺势而养,避重就轻。不是一味进补,也不是完全清凉,而是在生活的每个小细节中,把握节气的节奏,让身体舒服、安全地度过这段时间。
健康从细节开始,三伏天养生不是难事,关键是“别做错”。
参考资料:
① 吴清. 夏季高温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防护对策[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 42(10): 2451-2453.
②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老年人夏季健康管理指南(2023版)[S]. 北京: 中华医学会, 2023.
③ 李红. 三伏天如何科学养生[J]. 家庭医药, 2021, (14): 12-14.
④ 国家卫健委. 慢性病防治核心信息及知识要点(2021版)[Z].
⑤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三伏贴”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2)[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2, 29(6): 1-3.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生提醒,60到80岁老年人注意健康,三伏天养生好时机,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