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德国一位女主的“低欲”家居分享,盯着屏幕看了老半天——不是那种花里胡哨的豪装,也没有堆得满坑满谷的装饰品,反倒是客厅里一把粉色沙发、墙角一排旧书架、窗台上一盆绿植,看着比很多“样板间”都舒服。突然就想起邻居王姐总说的那句话:“过日子不是堆百货,东西多了,心反而空了。”
这女主的家让我特别有共鸣。
现在年轻人装修,总想着“一步到位”,沙发要带贵妃榻的,背景墙要岩板加灯带的,连卫生间都得弄个智能镜柜——可住上两年就发现,贵妃榻上堆着没洗的衣服,岩板墙落灰擦起来费劲,智能镜柜里塞着过期的面膜。反看这位女主,客厅就留一组沙发,旁边摆个老木柜放绿植,墙面挂块同色布当装饰,阳光一照,那点“寒酸”倒成了温柔。她说“生活要做减法”,我琢磨着,这减法不是扔东西,是把精力从“填满空间”挪到“滋养生活”上。
厨房设计也有意思,她选了餐厨一体。
我家厨房和餐厅隔道墙,做饭时听不见家人说话,端菜还得来回跑。
她这倒好,转身就能看见孩子趴在餐桌边等饭,锅铲碰着锅沿的响动,混着孩子的小念叨,烟火气里裹着热气腾腾的亲昵。
白色橱柜配原木餐桌,没什么复杂造型,可窗台上插的那束花、吊灯投下的暖光,倒比那些雕花隔断更有“家”的味道。
最戳我的是卧室。
床头贴了棕色调墙纸,乍一听挺大胆,可她配了白墙和浅色纱帘,阳光透进来,棕色就像杯温温的热巧,暖却不烫。
床尾弄了个小会客区,摆张纯色沙发,说是会客,更像给自己留的“发呆角”——周末窝在这儿翻两页书,或者和孩子玩会儿秋千,比挤在堆满玩偶的大床上自在多了。还有那用树枝做的挂衣区,看着土土的,可挂几件常穿的外套,倒比那些金属衣架有温度——毕竟,能亲手拾掇的,才叫“自己的家”。
想起之前看过德国其他主妇的家,有的用老木桌配宜家沙发,新旧混搭得特别舒服;有的把“少而精”刻进骨子里,客厅没几件家具,却样样是心头好。其实“低欲”从来不是苦行僧似的克制,是明白“我真正需要什么”。就像女主说的“有舍才有得”,舍去那些“看着好看但用不上”的,留下的才是能滋养日子的——阳光、绿植、家人的笑,还有每一样都带着“我选的”印记的小物件。
现在装修博主太多,总教我们“这样装显大”“那样装高级”,可看了这位女主的家才懂:最好的装修,是装完后你愿意多在家待会儿,愿意把拖鞋随便一甩,愿意让孩子在沙发上蹦跶——毕竟,家是用来过的,不是用来看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国一女主的“低欲”生活火了:全屋简单大气,精致耐看,超治愈,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