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东海游轮上熙熙攘攘,锃亮的橡木地板上回响着笑声和掌声。德云社把相声搬来甲板,各路票友和嘉宾齐聚。郭德纲身着中式长衫,穿梭于人群,说说笑笑,仿佛全场都是他的茶馆。挺热闹的场景,却被随手拍进了一张侧影照里,一串百岁辫儿在阳光下摇晃,郭汾阳,不声不响站在父亲身边——像极了个小太子。只是没人能想到,此刻舞台背后的另一个角落,郭麒麟正蹲着,盒饭已经冷透,不远处鱼腥味吹来,连忙收住口中的咸菜,不落声色地咽下。
***德云社的两位“太子爷”,唏嘘各不相同。***
每个人要是只看这一幕,会觉得郭德纲铁定是偏心,风向也很容易倒。小儿子衣食无忧,出走入场的每一步都有人陪着。大儿子呢?从不抱怨,可所有人都知道,他连自家洗漱台都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牙刷,晚饭时间更像局外人。难不成,这份亲疏有真有假?有人议论,私心到底藏在谁的眼里?
事实还没那么明白。郭德纲略略胖的身影,偶尔在场地边上转悠,隔着人群喊郭汾阳,“快过来,别晒着!”声音不大,却能听出那点温柔。现场图片发出来,郭汾阳笑得很欢。十岁左右的孩子,明显比同龄壮实,剪着很显眼的辫子。有人感叹“小少爷气派”,也有人腹诽,这差距摆在那。
小儿子家中“出奇制胜”的段子离不开他。小孩说相声没动画片好看?台下大笑,郭德纲自己乐成一团。配合得天衣无缝。还有一回,郭汾阳直接冲台,将郭德纲手下拽下去。照理说这得批评,台下却没人皱眉。反而见老人家笑眯眯,说“看看送我啥来了”。那副模样,温柔到人心里去。
可同样的亲人,郭麒麟却体会不到这份松弛感。他偶尔能讲上一两句笑话,但笑声总是稀疏。一轮巡演过去,经常吃的是冰冷盒饭。网上那些照片,他身边总有师兄弟簇拥,但也像是群体中最安静的那个。
有人说郭德纲教育子嗣格外严厉,这法子不算温柔,但老话讲“棍棒底下出才子”。反正他就是那一套,“粉碎自尊”教育理论。被父亲骂为“蠢子”时,郭麒麟只会默默收拾自己。表演冷场,公开道歉,他做得很认真。不对,怎么会有人16岁就敢面对上万人认错?这勇气,不是一般家庭能培育得出来的。
可郭德纲的态度,往往更加让人费解。他从不为郭麒麟的反省感到欣慰,反倒直接微博开骂。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仿佛要彻底敲碎儿子的自信心。有网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将门虎子。可也有人嘲他“冷血”,甚至觉得是情感缺失。凭什么?但现实不像二极管,复杂得很。
郭麒麟承认过,自尊丢在了家门口。于是他不再只做相声演员。他开始转身投影视圈,各种尝试都来一点。演戏、综艺、配音样样不落,2019年更凭《庆余年》的范思辙一下红了。走红有代价,争议也跟着来了。有人说没有郭德纲捧他哪能有今天?有人又说什么“这孩子被教坏只会更优秀”。真是无解的局面,谁能说清?
再回到海上。郭汾阳还是那个蹦来蹦去的小孩,被一众演员围在中心。郭德纲格外留神,生怕烈日晒疼儿子。可郭麒麟身边只有冷清,他站在舞台边,那种客气和距离感仿佛是天然存在。采访中,他曾脱口:“我家连我的洗漱用品都没有,我更像是个外人。”出门在外,心里装着德云社,也装着一点落寞。光鲜是光鲜,表面的风光,背后却有多少苦涩,不说没人知晓。
家里笑声不断,郭麒麟永远像外来户。打闹时,他不小心被绊倒,师父师兄们继续闹腾,没人停下来拉他。看上去还挺平常,可到底是打心底冷淡,有点像把人划到外圈去。他曾自言成就了父亲的“教育理论”,意思是——这法子用在别人身上行不通。或许这句才是所有人都不想挑明的失落。对吗?
说起来,郭德纲后来变了。郭麒麟走红,父亲开始在朋友圈留言,催着孩子“常回家喝点”。过去的冷落,好像换成了关怀。微信留言,偶尔分享朋友圈动向。单看这些,是弥补,更像失落后的回头。这变化意味什么呢?没人给过答案。
德云社内部,其实也并非事事如一。有师弟凭关系进组,也有老演员不满阵仗,台下台上,各自有各自的算盘。假如郭麒麟不出头,谁家的孩子会享受这样的待遇?可偏偏现实就这样,德云社舞台大,戏里戏外的“剧本”谁也写不全。
倒是网友始终热衷于追究教育方式的责任推诿。有说成就是父亲冷酷“锻炼”出来的,有说还是得靠个人努力。争得面红耳赤,结论却永远出不来。细想也觉得可笑。真实人生里,哪来这么简单的因果关系?你信吗?我反正有点狐疑。
再回到郭汾阳。这孩子在游轮边上高高兴兴,一脸天真。德云社演员走到哪都念着他,仿佛多少宠爱都不够。母亲王惠拿着饮料递来,他顺手接过,笑得没心没肺。简单,其实不简单。凡事太过顺遂,将来未必受得起琢磨。可眼下谁还会想那么远。舞台上热闹,家里静悄悄,生活的味道也就这样。
有趣的是,外人常常在舞台边上自作主张,指点江山。可真实家庭里的那些小摩擦大折腾,哪有多少逻辑可讲?今天亲热,明天冷淡,转眼又成朋友。这种起伏,却比戏台上逗哏逗得更熟稔。
如果有人用数据复盘:2019年郭麒麟作品某综艺收视2.8%,社交热度冲上单日第一。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郭麒麟2018年仅电影片酬就突破千万元——这不是靠人情资源推出来的数字。你说这里面父亲教育究竟占多少?媒体说什么不重要,孩子心里明白就好。
现场观众或许只能看到台上光芒,对舞台外的生活不甚理解。德云社的熏陶,是传统也是折磨,是庇佑也是桎梏。说起来,郭德纲对孩子的要求总是高得离谱,但时间一长,各自伤痕也就淡了。毕竟,有时候爱和管教只隔一个不经意的动作。
也许所有的比较,本身就不成立。夜里海风挺凉快,船在水波里晃几下。台上一堆相声段子手,谁都装不下人心全部的模样。舞台下的故事,换成谁讲都难以两全。
有的人命里注定能走出风雨,有的人却得始终有人护着。至于哪个人生本身更值得,被命运全盘托付,抑或自力更生,外人又怎说得清。德云社的曲艺江湖里,本就是一桌杂烩,舞台上下,谁不是各自摇摆。
这事说远了就是这样,不服也没辙。戏里戏外,只能各自心安,哪有绝对的道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谁是德云社真少爷一目了然!看郭汾阳现状,才知道郭德纲有多偏心,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