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花间一壶酒
—【01】—
睡起风帘一派垂。
失巢燕子傍人飞。
日长深院委香泥。
绿笋出林翻锦箨,红葵著雨褪胭脂。
微风度竹入轻衣。
——赵长卿《浣溪沙·初夏》
一场初夏的午觉醒来,眼前的景象带着几分慵懒的诗意。
那被风吹动过的帘子,此刻安静地垂落下来,一派整齐。
几只离了巢的燕子,似乎有些慌乱,竟也壮着胆子,在人的身边绕着飞过,平添了几分生趣,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牵动。
白日渐渐拉长,深深的庭院里,燕子们衔来的香泥,大概是用来修补它们的新家吧,散落在地上,也带来了泥土的芬芳。
院中的景致,正是初夏的明媚。
新生的绿竹笋,努力地从竹林边缘探出头来,剥落了它那带着美丽花纹的笋壳,如同翻开了一卷锦绣。
而那盛开的红葵花,经过一场雨水的滋润,颜色似乎比先前褪去了一些,不再是浓艳的胭脂红,反而多了一份雨后的娇嫩与清新。
一阵轻柔的风吹过,穿过庭院中的那片竹林,带着竹叶的清香,悄悄地钻入人们轻薄的衣衫,送来一丝丝恰到好处的凉意。
这便是初夏,有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有雨后清新的闲适,更有那微风带来的,一份不必言说的惬意与安然。
生活中的许多美好,也如同这不请自来的微风,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予人最温柔的抚慰。
—【02】—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苏轼 《阮郎归·初夏》
高大的槐树与垂柳,绿荫匝地,新生的蝉儿在枝头发出阵阵鸣叫,那声音仿佛被浓密的绿叶过滤过,带着几分幽咽与涩然。
南来的暖风,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薰风,刚刚开始吹拂,如同乐师拨动了琴弦,奏响了夏日的序曲。
在碧绿纱窗的掩映下,室内的水沉香炉正燃着,一缕缕青烟袅袅升起,带着淡淡的香气。
这份宁静,却被一声清脆的棋子落盘声打破,惊醒了沉浸在午后小憩中的人。
窗外,一场微雨刚刚过去,池塘中的小荷叶,被雨珠打过后,轻轻地翻转过来,叶面上的水珠滚动,更显娇嫩。
那石榴花,也仿佛要将积蓄了一春的生命力尽情释放,开得如火如荼,鲜红热烈,几乎要燃烧起来。
在这样的景致旁,一位美丽的女子,伸出她那纤细白皙的素手,在盛着清水的玉盆中轻轻拨弄,享受着泉水的清凉。
那溅起的水珠,晶莹剔透,如同玉石雕琢的珠子,在瞬间破碎,旋即又在水面聚合成圆润的模样。
许多事物,看似破碎,实则蕴藏着重生的圆满,如同这水珠,也如同生命中许多不期而遇的波折与惊喜。
—【03】—
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
午枕梦初回,远柳蝉声杳。
藓井出冰泉,洗瀹烦襟了。
却挂小帘钩,一缕炉烟袅。
——晁补之《生查子·同前夏日即事》
悠长白日,仿佛也解人意,展现出它最美好的一面。
庭院中的百合花与萱草(古人称忘忧草)竞相开放,各自吐露芬芳,为这初夏增添了明媚的色彩与一份可以忘却忧愁的期盼。
午后的小憩,从短暂的梦境中悠悠醒来,精神也恢复了许多。
窗外远处,柳树依依,而那先前聒噪的蝉鸣声,此刻却变得稀疏而遥远,仿佛也随着梦境一同散去了。
来到庭院中那口长满青苔的古井旁,打上一桶冰凉清冽的泉水,用它来洗濯一切烦闷与暑热,心境也变得开阔明朗起来。
回到屋中,重新将那小小的帘钩挂好,隔绝了外界的暑气,只留下室内的安宁。
香炉中,一缕细细的青烟,伴随着淡淡的香气,缓缓升腾,萦绕在空气之中。
在简朴的日常中,懂得如何调适心境,从自然中汲取清凉与慰藉,这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那清泉洗去的,不仅是身体的暑热,更是心灵的尘埃,让人回归到一份本真的宁静与自在。
—【04】—
林断山明竹隐墙。
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
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鹧鸪天》
树林的尽头,远山显露出清晰的轮廓,青翠的竹林围绕着农家的院墙,若隐若现。
小小的池塘边,蝉鸣声显得有些杂乱,伴着几丛已略显衰败的夏草,构成一幅朴素的田园画面。
天空中,不时可以看见白鸟展翅翻飞,矫健的身姿划破长空。
水面上,几枝红色的红蕖(荷花)静静开放,倒映在清澈的水中,阵阵清幽的香气,随着微风,细细地飘散开来。
从村舍之外,古城之旁,拄着藜杖,悠闲地散着步,不知不觉间,已是夕阳西斜的时分。
此刻他的心境是愉悦而感激的,因为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透彻的雨,这场雨驱散了连日来的暑气,使得这漂泊不定的人生旅途中,又多了一天清凉舒爽的好日子。
苏轼一生虽经历不少波折,但他总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寻找到慰藉与乐趣。
“又得浮生一日凉”,这淡淡的一句,却蕴含着对生活深深的感恩与珍惜。
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点滴之美,心怀感恩,才能收获内心的清凉与安宁。
—【05】—
和时候雨初晴。密树翠阴成。
新篁嫩摇碧玉,芳径绿苔深。
雏燕语,乳莺声。暑风轻。
帘旌微动,沈篆烟消,午枕馀清。
——赵师侠《诉衷情·鉴止初夏》
恰到好处的一场雨,在和暖的时节过后,终于停歇,天空放晴。
庭院中,原本就浓密的树木,经过雨水的滋润,枝叶更加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翠绿浓荫,遮蔽了暑气。
新生的竹子,青翠欲滴,那嫩嫩的竹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碧玉雕琢而成。
芬芳的小路两旁,绿色的苔藓因为雨水的滋养,显得更加幽深厚重。
雏嫩的燕子在巢边发出细细的呢喃,嗷嗷待哺;刚刚学会飞翔的黄莺,也用它们清脆的嗓音,在林间歌唱。
夏日的风,此刻还带着几分轻柔,并不显得闷热。
室内的帘幕与旗帜,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地飘动。
香炉中那盘成篆文形状的沉香,已经燃烧殆尽,青烟消散,只留下淡淡的余香。
主人从午后的睡梦中醒来,精神清爽,心中一片宁静。
即使在平凡的日常中,也处处可见生命的律动与美好。
而那份午睡醒来后的清爽与安宁,更是人生中一种难得的福气,值得细细品味。
—【06】—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苏轼《江神子·江景》
凤凰山下,一场雨水刚刚停歇,天空放晴,水面上升起的风带着清爽的气息,傍晚的云霞也显得格外明亮。
那一朵荷花,即使盛开的时节已过,依然保持着丰润饱满的姿态,在水面上亭亭玉立。
不知从何处,飞来了两只白鹭,它们的身影那样优雅,仿佛也被这荷花的风姿吸引,特意前来欣赏它的娉婷美好。
正当沉醉在这片宁静的景致中,江面上忽然传来一阵哀婉的古筝声。
那乐声中蕴藏着浓浓的情感,却不知是弹给谁听的呢?
烟雾与云气渐渐收敛,水面与远山在暮色中依稀可辨,那弹筝人,莫非是传说中的湘水女神?
想要等到曲子终了,上前去探寻一番,可乐声停歇之后,却再也寻不到弹筝人的踪影,只有那几抹青色的山峰,静静地矗立在远方,沉默无言。
—【07】—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宋·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溪水边的堂屋里,竹席与枕头都带着一股凉意,仿佛秋天已经悄悄来临。
天边那些断续的云彩,在傍晚时分,也渐渐依偎着水面收拢,不再飘游。
池塘中的红莲,一朵朵相互依傍,那姿态如同醉酒一般,带着几分慵懒与娇媚。
而那些白色的水鸟,却一言不发,它们心中,一定也藏着各自的忧愁吧。
那些平日里想要抒发的满腹牢骚与不平,姑且放下,暂且不去理会它了。
即便只是隐居在这一方小小的山丘,一条小小的溪谷之间,也能领略到其中的雅致与风流。
病后的身体,不知筋骨气力到底衰退了多少,只是明显感觉到,近来连上楼都觉得有些懒散,提不起劲头了。
辛弃疾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后,据说当时他抱病在身。
那份“一丘一壑也风流”的自我安慰,与“新来懒上楼”的身体实感,交织出一种复杂的心境,既有对仕途不顺的愤懑,也有在山水间寻求慰藉的努力。
—【08】—
绿水满池塘。点水蜻蜓避燕忙。
杏子压枝黄半熟,邻墙。
风送荷花几阵香。
角簟衬牙床。汗透鲛绡昼影长。
点滴芭蕉疏雨过,微凉。
画角悠悠送夕阳。
——李之仪《南乡子• 绿水满池塘》
一池碧绿的春水,涨得满满当当。
几只蜻蜓轻盈地在水面上点过,它们飞得那样迅捷,似乎是在忙着躲避追逐它们的燕子。
邻家院墙那边的杏树上,果实已经压弯了枝条,呈现出半熟的黄色,煞是喜人。
一阵阵清风吹过,送来了荷花的幽香,那香气一阵阵地,沁人心脾。
夏日午后,屋内铺着清凉的席子,安置在精致的牙床上。
暑气逼人,连那薄如蝉翼的轻纱衣衫,也被汗水浸透了,白日里的影子也显得格外悠长。
忽然间,几点雨滴噼啪地打在芭蕉叶上,一场疏雨就这么过去了,带来了一阵难得的微凉。
远处,悠扬的号角声断断续续地传来,仿佛在为西沉的夕阳送行。
—【09】—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 《西江月》
皎洁的月光在树枝间移动,惊动了原本在枝头栖息的喜鹊。
宁静的半夜,清风送来阵阵蝉鸣,打破了夜的沉寂。
稻花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人们谈论着又将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耳边是传来的一片片热闹的蛙声,充满了乡野的活力与喜悦。
夜空中,稀疏地缀着七八颗星星,远山之前,似乎刚刚下过了两三点微雨,空气格外清新。
沿着乡间的小路行走,在记忆中那社庙旁的树林边上,有一间简陋的茅草小店。
当路途在溪水边的桥头转过一个弯,那间熟悉的小茅店,便出乎意料地出现在眼前。
—【10】—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
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笑语檀郎,今夜纱厨枕簟凉。
——李清照《采桑子·晚来一霎风兼雨》
傍晚时分,忽然来了一阵又急又骤的风雨,将白日里所有的炎热暑气都冲洗干净。
雨过天晴,暑气已消,她从容地收拾好笙簧等乐器,然后来到菱花铜镜前,略施粉黛,化了一个淡淡的妆容。
她穿着一件用淡红色丝绸制成的薄薄衣衫,那衣衫轻盈,更衬托出她肌肤的冰清玉洁,如同白雪般细腻,又带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仿佛酥糖般甜美诱人。
她带着浅浅的笑意,柔声对自己的夫君说,今天晚上,我们那张有着轻纱帐子的床铺,还有那枕头与席子,一定会非常凉爽宜人。
—【11】—
梅雨霁,暑风和。高柳乱蝉多。
小园台榭远池波。鱼戏动新荷。
薄纱厨,轻羽扇。枕冷簟凉深院。
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周邦彦《喜迁莺》
连绵的梅雨季节终于过去,天空放晴,夏日的风也变得温和起来,不再那般湿热难耐。
高高的柳树上传来阵阵蝉鸣,虽然听起来有些噪杂,却也正是宣告着盛夏的来临。
小巧的园林里,亭台楼榭错落有致,远处的池塘水波荡漾。
水中的鱼儿快活地嬉戏着,不时触动刚刚长出的新鲜荷叶,漾起一圈圈涟漪。
居室内,轻薄的纱帐低垂,以隔绝蚊蚋的侵扰。
手边放着一把羽毛制成的扇子,轻轻摇动,便能带来一丝凉意。
在深深的庭院之中,枕头触手清凉,竹席也散发着天然的凉爽。
此刻的心情,就像这雨后初晴的天气一般,明朗而舒畅。
没有俗务缠身,没有忧愁烦扰,身心都处于一种极致的放松与安逸之中,真如同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
生活中的幸福,有时并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内心的那份宁静与满足,能够在平凡的日常中,体味到“无事”便是“小神仙”的境界。
—【13】—
荷钱浮翠点前溪。
梅雨日长时。
恰是清和天气,雕鞍又作分携。
别来几日愁心折,针线小蛮衣。
羞对绿阴庭院,衔泥燕燕于飞。
赵长卿《朝中措 首夏》
初夏时节,溪水之上,圆圆的荷叶如同青色的钱币般,漂浮在水面,点缀着清澈的溪流。
梅雨连绵,白日也显得格外悠长的时节。
天气倒也还算清爽宜人,只是,那华美的马鞍,却又一次见证了与心上人的分别,踏上了各自的旅程。
自从分别以来,不过短短数日,那份离愁别绪,已经让人的心饱受折磨,要寸寸断裂。
手中做着针线活,为远行的人缝制着贴身的衣衫,每一针每一线,都寄托着深深的思念与牵挂。
庭院中,绿树成荫,景色依旧,只是自己却羞于面对这美好的景致,因为那份美好,反而更衬托出内心的孤寂。
抬头望去,一对对燕子正忙碌地衔着泥土,在屋檐下筑巢,它们双宿双飞的恩爱模样,更让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
人生总有聚散,那份因别离而生的愁绪,或许也如同这梅雨一般,连绵不绝,唯有期盼,能如雨后初晴,重见明媚。
—【14】—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在室内点燃沉香,那袅袅的青烟与清雅的香气,渐渐驱散了夏日的湿热与沉闷。
清晨时分,鸟雀们也在呼唤着晴朗的好天气,它们在屋檐下探头探脑,叽叽喳喳地相互说着话,充满了生机。
经过一夜雨水的滋润,荷叶上的露珠,在初升的朝阳映照下,很快便蒸发干净。
水面上,一片片圆润青翠的荷叶,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亭亭玉立,姿态优美。
然而,这美好的夏日景致,却勾起了词人对遥远故乡的思念。
故乡吴门(今苏州一带),山明水秀,何时才能够回去呢?
自己久居京城长安,作客他乡,早已厌倦了这漂泊的旅人生涯。
不知到了这五月时节,家乡那些相熟的渔家子弟,是否还会想起我这个远方的游子呢?
常常在梦中,自己驾着一叶轻快的小船,摇着船桨,驶入了那开满芙蓉荷花的江南水乡,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园。
—【15】—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林中的莺雏羽翼渐丰,鸣声也变得老练起来;连绵的雨水滋养下,枝头的梅子也变得肥硕饱满,这正是春夏之交的景象。
午后的浓密树荫,投下一片清凉而圆满的影子。
此地(溧水无想山)地势较低,又靠近山林,空气潮湿,连穿着的衣服都带着湿润的感觉,需要常常点燃熏香来祛除湿气。
此地人迹罕至,只有乌鸦和老鹰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盘旋翱翔,享受着它们的乐趣。
小桥之外,新生的绿草蔓延,水色青碧,要溢出堤岸。
独自在栏杆旁倚靠了许久,眼前是那黄色的芦苇与苦寒的竹林,不禁让人想起白居易在九江时被贬的遭遇,也萌生了想要效仿古人,驾一叶小舟,泛游于江上的念头。
年复一年,自己就像那秋去春来的社燕一般,四处漂泊,浪迹天涯,来到这僻静的山中寄寓,依靠着这简陋的屋檐。
既然如此,姑且不要再去多想那些身外之事,功名利禄,都付诸脑后吧,还是常常亲近酒杯,在杯中寻求片刻的欢愉与解脱。
我这个憔悴失意的江南倦客,实在再也听不下去那些节奏急促、音调繁乱的管弦之乐了,它们只会徒增烦恼。
在歌舞筵席的旁边,请先为我安置好枕席,让我能够在酒醉之后,安然入睡,在梦中暂时忘却这世间的一切纷扰。
—【16】—
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夏日的风,吹动着池塘边的蒲草,发出猎猎的声响,那声音里带着几分野趣与活力。
一场骤雨刚刚过去,洗去了尘埃,院子里的荷花经过雨水的滋润,益发显得娇嫩,阵阵清香弥漫在空气之中,沁人心脾。
为了消解暑气,人们将李子和甜瓜沉在清冽的井水里,那份浸透了冰雪般的凉意,光是想想就觉得舒爽。
在这样惬意的夏日午后,一张竹制的方床摆放在清凉处,暑热与疲倦袭来,连平日里最常做的针线活计,也懒得去拿起了,只任凭自己沉入悠长而甜美的午梦之中。
生活中的美好,往往就蕴藏在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细节之中,一份简单的清凉,一个安稳的梦,都能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17】—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还常常能够回想起,在溪边的亭子里游玩,一直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
因为喝得尽兴,有些醉意,竟然忘记了回去的路。
游玩的兴致到了最高点,才在傍晚时分驾着小船往回返,却因为辨不清方向,一不小心,将船划进了那一片茂密的荷花丛的深处。
大家慌忙地想要划出这片“迷宫”,口中喊着“快划呀,快划呀”,那声音与船桨的响动,惊动了在水边沙滩上栖息的一群水鸟,
它们扑棱棱地展翅飞起,场面煞是热闹。
李清照这首早期作品,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率真。
一次寻常的游玩,因了那份“沉醉”与“误入”,变得妙趣横生。
那“争渡”的急切与“惊起一滩鸥鹭”的生动画面,将少女时代无忧无虑、活泼烂漫的情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18】—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
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随群暂遣愁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宋·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
那迷濛的烟霭,那沾湿衣衫的露水,都带着几分撩人的意味,仿佛在挽留着我,让我在这个地方片刻停留。
与心爱的人手牵着手,一同走在开满荷花的湖边小路上,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忽然间,天空飘下了一阵黄梅时节特有的细雨,那雨丝细细密密,给这夏日的游湖,增添了几分朦胧的诗意。
心中那份少女特有的娇憨与痴情,此刻也顾不得旁人是否会看穿与猜测了。
随着众人一同出游,暂且将平日里那些莫名的愁绪与烦闷都抛开,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欢愉。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最让人伤感的,便是游玩结束,不得不与心上人分别的时候。
回到家中,心中那份因离别而生的失落与怅惘挥之不去,连平日里最喜欢的梳妆打扮,也提不起半点兴致,只是懒懒地挨着妆台,任凭思绪纷飞。
这便是爱情的滋味,它能带来极致的欢愉,也会伴随着别离的苦涩,让人在甜蜜与酸楚间,体验着情感的百转千回。
—【19】—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那位步履轻盈、如同仙子一般的女子,终究是没有走过那条通往横塘的小路,便消失在我的视线之外了。
我只能久久地凝望着她离去的方向,目送着她那美好的身影与扬起的芳香尘埃,渐渐远去。
这美好的青春年华,又有谁能够与我一同度过呢?
那些曾经共同游赏过的月下小桥,那些曾经一同流连过的开满鲜花的人家院落,
那些曾经窥见过她身影的精美窗棂与朱红门户,
如今,恐怕只有春风还记得我们曾经的故事了吧。
傍晚时分,天边的浮云悠悠地飘过长满杜蘅芳草的河岸,暮色渐渐四合。
我拿起彩色的笔,想要写下此刻的心情,却发现写出来的,都是令人肝肠寸断的句子。
试着问一问自己,这满怀的闲愁,到底有多少呢?
它就像那春天里一望无际的萋萋芳草,蔓延到天涯海角;
又像那布满整个城市的纷飞柳絮,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更像那梅子成熟时节,江南特有的连绵阴雨,淅淅沥沥,无休无止,让人愁上加愁。
—【20】—
年时忆著花前醉。而今花落人憔悴。
麦浪卷晴川。杜鹃声可怜。
有书无雁寄。初夏槐风细。
家在落霞边。愁逢江月圆。
——苏庠《菩萨蛮》
还记得年少时,曾在盛开的花丛前,饮酒作乐,醉意醺醺,那是何等快活的时光。
到了如今,花儿早已凋零,而我也因为历经世事与相思的磨折,变得容颜憔悴,精神不振。
窗外,金色的麦浪在平坦的原野上翻滚,一派丰收的景象。
而那杜鹃鸟的啼鸣,声声都带着“不如归去”的哀切,听来让人心生可怜,更添愁绪。
心中有许多话想要倾诉,写好了书信,却找不到可以托付的鸿雁,无法寄给远方的亲人。
正值初夏时节,槐树花开,微风吹过,带着淡淡的香气,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燥热。
我的家,就在那遥远的、时常能看见绮丽晚霞的天边。
在这异乡漂泊,最怕遇到的,便是那象征着团圆的江上明月,因为每当月圆之时,那份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便会愈发浓重,让人愁肠百结。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千年宋词,最美在夏天。20首,美得令人心醉,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