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育儿亲子

动画片下饭有害,千万别毁了娃的开口期!

 

前两天在某个亲子育儿论坛上浏览,总能看到很多家长关于宝宝发育问题发帖求助,尤其那种担心自家娃比别人慢半拍的焦虑感。看到一位网友写的文章,说1岁宝宝大脑发育最忌三种事情,我们这些带孙子带孩子的人,真该一起聊聊这个话题。

手机平板管孩子最误事

不少家长、老人图省事,吃饭、玩耍,恨不得全程拿手机、平板和电视哄娃。我当年带外孙也干过这事,觉得孩子安安静静多省心。可后来看到宝宝学说话比同龄人慢半拍,经常只会啊啊呜呜,才发觉这不是啥好苗头。文章里说得清楚,孩子一岁半之前本不该接触电子屏。动画片、短视频花里胡哨、闪屏太快,孩子眼睛根本跟不上,大脑全被外部信息塞满了,哪还有余力琢磨语言、琢磨思考。就跟开车路上遇见雾一样,啥都看不清。宝宝语言能力更多靠跟大人面对面交流。真心推荐各位爷爷奶奶多花点时间跟娃说话,讲故事、指东西、一起笑,比手机、电视管用一百倍。

早教不能走极端,玩耍才是正道

身边不少年轻爸妈生怕娃输在起跑线上,恨不得早教课上满,每天英语、识字、算术轮番轰炸。那位网友写的特在理:一岁多的孩子,需要的是‘慢慢吸收’,不是‘你丢我捡’填鸭子。曾见过有人把育儿风格比成泡茶,有的人喜欢快冲,结果味道寡淡,真正香的茶叶都慢工出细活。孩子的创造力、专注力,其实是在自由玩耍里长出来的。就像我带孙子时,玩个小勺子、小球,让他自己学着拿、摸、敲,比啥图卡拼图强。放空让孩子大脑回味、整理,更能激发创造力。硬塞啥都记不住,反而挫败了他的兴趣。

操之过急,反变包袱

有些人总觉得孩子反应慢,着急替孩子“出主意”。问娃问题没等答,自己抢先说答案。其实小娃反应的确慢,需要时间走神、处理信息。我们老人一着急,恨不得提醒一遍又一遍,其实帮了倒忙。真正应该学会“慢一点”,问一句,等几秒,给他点耐心。还有挑选玩具、吃东西这种事,不要一股脑递到他手里,让他多琢磨选择、动脑筋。自家孩子需要自己去了解,每个宝宝有自己的节奏。别急着刷各种速成攻略,也别太担心‘输’。慢点反而有效。

焦虑只会害了孩子

新手爸妈、长辈总怕娃比别人“慢”,各种补早教、补特长,结果孩子兴趣被熄灭,反应更木更慢。前段时间在小区看到推着四个月大的娃去上数学启蒙班——真不敢相信。文章里有句话扎心:‘慢就是快’。学东西拼的不是谁补得多,谁冲得快,而是每天点滴积累。跟娃好好玩,让他们自己琢磨、慢慢来,孩子反而学得更牢,能力也更全面。

亲身经历让我改变育儿观

我自己当初也是图省事,动画片一开一个小时,下饭容易,后来孩子真的口齿不清。真正觉悟后,每天饭后带孙子多说话,讲小故事、玩积木,现在开口说话特别溜。那些一天到晚各种课排满的小朋友,反而没精打采,不爱说话。孩子小,真的需要多点安静时间,不要被电子产品、过度干预绑架。

每个家长、老人多关注孩子自己的情况,别怕‘慢’。急躁反而误事。让宝宝有自己的节奏、自由探究世界,远比‘赢在起跑线’有意义。

你们家带娃是否也遇到这种焦虑?有没有看到手机、早教、催促带来的变化?一起来聊聊养娃路上的感受和收获吧。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画片下饭有害,千万别毁了娃的开口期!,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