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生活百科

他是历史上唯一“敢”为自己而活的皇帝,生活乐无边,但被骂千年

 

中国自古王朝更迭频繁,皇帝辈出。从秦始皇称帝,到清末帝制终结,历史上正经能查得姓名的皇帝就有五百之多,放眼世界,着实罕见。各种牛吹得飞天,礼仪之邦、千年文明,这些听得多了,反而想问,皇帝们真有活得这么恣意吗?有人说皇帝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可惜真不是这么回事。集权体制下,皇帝权力看似通天,然而儒家民为本的理念硬是拴住了他们的手脚。小到自己衣食住行,大到举国兴废,能不能随心所欲?其实远没有想得那么简单。

说皇帝富有四海、语出法随心,表面光鲜。可摸着良心想想,敢娶民女为妃的也就寥寥数人,大部分还得看群臣和国人的脸色。毕竟自打儒家经典在官员脑子扎下根,“民贵君轻”这样的话不断地在宫墙间回荡。只要有点野心想法,真要大胆去做的又能有几个?三国两晋后南北朝时期,经常见皇帝活得短命还不得善终,说不定正是不想天天活在他人眼光下,却又不得不装出德才兼备的样子。这就有点讽刺了!

还有亲文化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皇帝自诩为“父”,说得好听点,天下百姓都是他儿女。可真到闹腾谁家钱粮,或对老百姓动粗时,马上引发一片谴责,父子相残、君臣无义。这种压力一直悬在皇帝头顶上。他们逗留在这身份里,想要自在,还得顾及“圣人”恕道:百姓是孩子要宽容,杀伐太重便无“明君”可言。那倘若出了一个敢不顾一切、全然以自我为中心的皇帝,结果会是怎样?

不少皇帝暗地里想过,哪天自己不管了,不理会讥笑和骂名,随意而为。可前有史书青史,后有宅斗八卦,这勇气没几人真拿得出来。慎言慎行,生怕死后混个恶谥骂名连子孙都替自己愤怒。史上那些“暴君”实际大部分也并未完全失去底线,哪怕秦始皇、隋炀帝,都还要给天下编个“正统”的理由。

这么一说,皇帝权力大而不能由着性子活的真相就不难看懂了。多数皇帝充最多的角色是“大家长”,心里常挂着祖宗法度、子孙基业。偷着乐一乐还好,想痛痛快快彻底自私就等着千古痛骂吧。结果成了一群活得最不像自己的人。身份是束缚,并不全是荣耀。这说出来,不太容易让普罗大众产生共鸣,有没有?

绝大多数皇帝好像都是活给后人看的,想要活成本色难上加难。可刘禅——蜀汉后主刘禅,却好像偏偏和大家唱反调。他不争名声,甚至不在意脸面。人送雅号“乐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这几个字比山还重。全然不怕别人说,刘禅真的算是另类。

他爸爸刘备是哭天抹泪里打下来的江山,个性强劲,泪点低却坚韧。丞相诸葛亮又是智慧与奉献的活教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刘禅遇事不急不慢,总是一幅不痛不痒的样子。蜀汉岌岌可危时,他好似并无“父仇国恨”,无论谁劝说坚守江山,他都不动心。反而看起来无所谓,似乎放下了比谁都轻。

诸葛亮伐魏时,刘禅更多时候是在旁观。还没等诸葛亮咽气,他就乐得松口气。这种轻松劲和老爸那种老泪纵横的执念简直南辕北辙。权且说他看得开,还是说他有点“自私”?谁能说得清!

等到姜维带兵苦苦死守,前线还没崩,邓艾一兵从阴平小径出奇兵,刘禅二话不说“力排众议”投降。哪怕城中有兵有粮,儿子极力劝说,也毫不犹豫。你要说军心已失也行,可这未免太果断?一点都不犹豫。偏偏就是这份“勇敢”,让皇帝成了“亡国之君”中的异类。

有趣的是,降魏后刘禅竟还能安然自得。司马昭设宴试探,故意让他看蜀舞小调,问“颇思蜀否”。换了常人,可能要顾左右而言他,生怕一念差池惹来杀身之祸。刘禅却回答得干脆,“此间乐,不思蜀”。一下便成了后世成语,真是“乐不思蜀”的祖师。他既不卖惨,也不用悲情包装自己!

其实,身边的郤正都替他急,生怕他说错话出岔子。劝刘禅学会圆滑一点,至少装装样子。可刘禅无所谓,司马昭再问时,直接把郤正“供”了出去。这就叫天真好,还是彻底自我?连自己人都拿来当挡箭牌。史官记下的,都是笑谈。

对于这种处事之道,有的人说是深谋远虑:有命则安逸,无命也保得性命。也许刘禅本就聪明,愚钝是假装,实则以保安全。可想想,若真有大计谋,他早该有一手。历史没有如果,反正他一生安稳,没遭折磨,末代亡国皇帝里还真是过得最安乐的一个。

要说“为自己而活”,像刘禅这样简单粗暴的,比比皆是其实并不多。李煜,南唐后主,自小才子,登基后生活奢靡,外界说他昏庸无能。可亡国后哀怨曲调写尽悔恨,不忍再提。哪像刘禅,投降后反而轻松,不恋江山,毫无愧疚,甚至还要感激敌将,像是卸下枷锁重获自由。

不少皇帝偶尔也装糊涂,比如汉桓帝。他先前受制于权臣梁冀,暗地里装傻充愣,等时机到了猛下狠手清除对手,稳固江山。假糊涂为真权谋。他们最后不还是想逆天改命,曾有翻盘之心。刘禅不是。他的愚傻,似乎是真傻。他的忍耐,不是等机会。而是,只要没威胁到小命,让你说去吧!

当然,也许刘禅不是彻底无情。他的性格,或许只是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他察觉命运如此,挣扎没有意义,干脆享受过程。一边顺着历史大流,一边不肯吃苦受累,各人命运各人造化。长时间忍耐下来,别人痛苦反思,他反而舒服自在。

还有些不同的声音,说刘禅对汉室不够忠诚。可按另一种角度讲,他在江山社稷命运面前选择自保,不也说明人性多面?这跟那些拼命挣扎终被杀戮的亡国之君比,算是一种另类中的智慧。有点像是认命,也有点像是放下。他可能强行掩盖了恐惧。谁知道呢?也没人能证明他真完全不在乎祖宗之业。

纵观两千年历史,称得上“敢为自己而活”的皇帝,真没几个。绝大多数都被僵化礼制和极重名声所缠绕,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刘禅的独特,在于他甚至连装作在乎都不屑。他选择了自己的节奏,安于现实,别的皇帝多少要点名声,他干脆做到底。

可再怎么说,这样被骂一千年,或许只能说时代造人。哪怕后世学者试图为他翻案,争执再激烈,该留的评价还是留了。当年《三国演义》里司马昭听后不由得大笑,甚至说“人生在世,不过如此”。你说不佩服都不行!

历史不是课本里枯燥的评分表,也不是道德审判的大板凳。人物复杂、局势时变,偶尔逻辑全乱套。刘禅活成了这样,或许只是大势使然,也可能纯粹个人选择,谁又说得清?

放到今天再看,刘禅那种“自己活自己”的姿态,换个时代,大概早就成了热搜。有人可能会酸他“扶不起”,也有人可能突然就羡慕他轻装上阵,活得坦然。

有时候打破规矩的人总能激起一池涟漪。多数皇帝拼命在意别人的眼光,刘禅却偏要随心。你说他是傻是懒,有些事真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明白。而历史,就是这样让人想不明白才叫有趣。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他是历史上唯一“敢”为自己而活的皇帝,生活乐无边,但被骂千年,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