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参加个人金融部副科长岗位的竞聘。首先,我要衷心感谢组织给予我这次宝贵的机会,更要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们,在我扎根海州分行的这些年里,给予我的悉心指导、无私帮助和温暖关怀。
我叫俞意能,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海州人,对这片“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热土怀有深厚的感情。我于1985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毕业后,怀揣着服务家乡金融事业的梦想,于2008年加入八闽银行海州分行大家庭,一直在个人金融部工作至今。这些年来,我始终牢记“挎包精神”,传承“爱拼敢赢”的海州基因,兢兢业业,勤勉工作,并有幸在2024年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今天,我满怀信心与期待,竞聘个人金融部副科长岗位。这不仅是对我过往工作的一次检阅,更是我渴望为海州分行、为我们共同的事业贡献更多力量的新起点。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汇报我的竞聘优势:
一、勇立潮头敢担当,深耕一线破难题
海州,是一座因商而立、因贸而兴的城市,拥有活跃的民营经济和庞大的小微企业群体。服务好这片沃土,是我们八闽银行的使命。在个人金融部,我曾直面挑战,啃下过“硬骨头”。记得刚接触小微企业普惠金融业务时,面对复杂多样的客户需求和信用数据难题,我主动请缨,带领团队历时三个月,深入走访了海州辖内近百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梳理分析了上万条客户数据,牵头构建了“一户一档”动态信用评估模型。这不仅让我们的不良率显著下降,更让授信效率提升了40%,我们的经验做法得到了市级分行的肯定和推广。
同时,我深知金融服务不仅要有速度,更要有温度。面对部分侨乡客户、老年客户在金融服务中遇到的难题,我主动对接了10余个重点侨乡社区和养老服务中心,耐心讲解、上门服务,成功解决了数百位客户的跨境汇款、养老金领取及理财咨询难题。我们还以此为契机,推动上线了“银发关怀”和“侨汇通”线上专窗,让客户满意度提升了近25%。此外,在分行组织的“金融服务进万家”、“乡村振兴金融行”等专项活动中,我始终冲锋在前,高效完成了多项急难险重的任务,连续两年获得“服务标兵”称号。事实证明,我愿意扛重担,也能打硬仗!
二、精耕细作谋发展,锐意创新结硕果
身处个人金融部,我们既是服务的提供者,也应是市场的洞察者和产品的创新者。作为部门的业务骨干,我曾牵头开展《海州市民营经济融资需求与金融服务创新调研》,深度剖析了本地纺织鞋服、石材陶瓷等特色产业的金融痛点,提出了15条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其中8项被分行采纳并融入到新的信贷产品和民生服务项目中,有效带动了普惠贷款投放增长超过5000万元,新增服务小微企业客户300余户。
在金融产品和政策宣传方面,我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们创新性地构建了“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结合海州独特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策划开展了近20场“金融知识入社区、进园区”活动;同时,紧跟时代潮流,制作了系列闽南语金融知识短视频、H5互动页面等,全网累计点击量超过300万次,使我行个人金融产品的知晓率从60%提升至90%以上。我们组织的金融技能比武活动,不仅激发了团队的学习热情,更培养出多名省市级业务能手,我们团队也在全省农商系统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这些数据,是我们用心服务海州人民的最好证明!
三、博学笃行强本领,跨界融合促提升
金融行业日新月异,我始终怀揣“本领恐慌”,不敢有丝毫懈怠。我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先后考取了理财规划师、银行从业资格等证书,并在金融类期刊上发表了2篇关于区域金融发展的论文。我深知,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协同作战方能致远。我积极推动与分行对公业务部、风险管理部、科技部等兄弟部门的协作,牵头建立了客户信息共享与交叉营销机制,有效推动了“个人+对公”联动服务模式,让多项高频业务办理时限平均压缩了50%以上。
特别是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中,我们团队积极响应,参与开发和推广手机银行、线上信贷平台等,疫情期间,我们更是加班加点,确保线上服务渠道畅通,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0万人次,为保障海州经济民生的稳定贡献了我们农商行的一份力量。这些努力,不仅提升了我的综合能力,更让我坚信,持续学习与跨界融合,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必由之路。
“爱拼才会赢”,这是激励一代代海州人勇闯天下的精神动力。今天,我站在这里,正是这份精神的感召。如果我有幸竞聘成功,我将以“归零”的心态,加倍努力,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做好同事的“协作伙伴”,成为群众的“金融管家”。我将和大家一起,植根海州这片热土,围绕分行的战略部署,聚焦个人金融业务的痛点和增长点,以更创新的思路、更务实的举措,助力海州分行业务再上新台阶!
即使这次未能如愿,我也将一如既往,保持初心,继续在个人金融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八闽农商银行海州分行的发展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单位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优秀演讲稿(竞聘副科版),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