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收拾好的玩具被宝宝全倒出来,刚归位的杯子被敲得叮当响,刚藏好的插座又被小手戳——1-2岁宝宝的“破坏力”,是不是让你既头疼又无奈?
其实,宝宝这些“乱摸乱敲”不是“爱搞破坏”,而是探索能力和认知发育的关键信号。他们用手感受质感、用敲感知声音、用倒理解空间,每一个动作都是学习的过程。家长要做的是“安全兜底+正确引导”,别用粗暴制止浇灭他们的求知欲。
① 摸东西:把插座、刀具等危险物品放到够不着的地方,用“这个不能碰”严肃警告;教宝宝安全触摸(比如摸毛绒玩具),给宝宝准备不同质地的玩具(比如软积木、橡胶球),满足他们对“触感”的好奇。
② 敲东西:禁止敲电视机、花瓶等危险或易碎物品,用塑料玩具替代;公开场合宝宝敲东西时,及时制止并讲原因(比如“会影响别人”);给宝宝买玩具鼓、锤子等合适的敲击工具,让他们尽情玩。
③ 倒东西:把玻璃制品、清洁剂收起来,让宝宝在安全环境下倒东西(比如倒积木、倒大米);教宝宝“装”的动作,比如和宝宝一起把玩具倒出来再装回去,不要求数量,只要宝宝愿意装就表扬,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④ 扔东西:给宝宝准备能扔的安全玩具(比如软球、布娃娃),引导他们往玩具盒里扔;和宝宝玩“捡东西”游戏(比如“我们比赛捡球球,看谁先捡到盒子里”),用游戏培养自理能力。
宝宝的每一次“乱摸乱敲”都是成长的脚印,家长只要做好安全防护,用耐心引导代替粗暴制止,就能让宝宝在探索中快乐成长,智商和动手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你家宝宝有没有特别的“探索行为”?评论区分享一下,我们一起聊聊怎么引导!关注我,每天get一个育儿小技巧~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2岁宝宝总乱摸乱敲?别急,这是发育好的信号!,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