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刚睁开眼,大宝就扑过来摇我的胳膊:“妈妈,我想吃玉米!”看着窗外的暴雨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得窗户噼啪响,路面的积水都漫过了台阶,带俩孩子出门买玉米?光是想想就头疼——小的要抱,大的要拉,伞根本遮不住祖孙仨,说不定还没走到超市,裤脚都能拧出水来。更愁的是,孩子在家闲得发慌,一会儿翻出积木扔得满地都是,一会儿闹着看动画片,眼睛都快贴到屏幕上了,总想着找点能动手又有意义的事儿做。
正对着窗外叹气呢,瞥见厨房角落那半颗昨天蒸好的南瓜,突然灵光一现——买不到玉米,咱就自己做!而且要做个能让孩子一起参与的“玉米”,既解决了吃的问题,又能陪孩子玩,简直是下雨天的“救星”!
说做就做,先把食材摆上桌,连孩子都凑过来帮忙:南瓜面团要用到200克蒸熟的南瓜泥、40克白糖、3克酵母粉和300克面粉;牛奶面团更简单,100克纯奶、30克白糖加200克面粉就行。步骤超适合亲子合作,孩子的小手都能派上用场:
先处理南瓜面团,把南瓜泥、白糖和酵母粉搅成糊糊,孩子拿着勺子帮着搅,溅得鼻尖都是南瓜泥,还笑着说:“妈妈,像做蛋糕一样!”然后加面粉揉成面团,装保鲜袋里醒10分钟——这一步是让面团“休息”,等下揉的时候更光滑,孩子揉起来也不费劲。
牛奶面团也是一样,孩子帮着倒牛奶,眼睛盯着杯子里的奶泡,说:“妈妈,我帮你放白糖,要放三勺对吗?”揉好的面团也装袋醒10分钟,俩面团像小枕头似的,放在餐桌上等着“变魔术”。
醒好的面团拿出来,孩子主动伸手揉:“妈妈,我帮你揉白色的!”揉得手心都沾了面,却越揉越带劲。白色面团取一点,加可可粉揉成灰色——这是玉米须,孩子捏着灰色面团搓成细条,说:“像小绳子一样!”
接下来做玉米芯:白色面团分成小剂子,孩子揉成锥形,像小火箭似的,还举起来给我看:“妈妈,这是玉米的身子!”黄色面团擀成方形薄片,用刀背压出印(别压断),切成三角形——孩子拿着刀背压的时候,眼睛都亮了:“妈妈,这像玉米的皮!”
然后是最有意思的步骤:把黄色三角形粘在白色锥形上,一排一排的,像真玉米的颗粒。孩子帮着粘,手有点抖,却特别认真,粘好一个就举起来炫耀:“妈妈,我做了一个玉米!”再贴个白色面团当尾巴,灰色细条当玉米须,一个可爱的玉米馒头就做好了——孩子的作品虽然有点歪歪扭扭,却满是童趣。
做好的玉米馒头要放在蒸锅里醒发,等手感轻飘飘的,体积比原来大了一圈,就水开上汽蒸15分钟,焖2分钟再出锅。刚掀开锅盖,热气裹着南瓜的甜香和牛奶的醇香味儿就飘出来了,孩子踮着脚往锅里看,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妈妈,好香啊!”
咬一口,暄软得像棉花糖,甜丝丝的,南瓜的香和牛奶的醇在嘴里散开,比外面买的玉米还好吃!大宝举着自己做的玉米馒头,啃得腮帮子鼓成小包子,嘴里还念叨:“妈妈,下次我还要做!”小的也抓着一个,啃得满脸都是面,却笑得眼睛都弯了。
其实,做这个玉米馒头,不是为了省那点买玉米的钱,而是为了陪孩子一起度过一段有温度的时光。孩子在揉面、粘面团的时候,学会了耐心,学会了动手,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了妈妈的陪伴。看着孩子脸上的笑容,听着他们的笑声,比什么都强。
下雨天没法出门?没关系,在家就能做孩子爱吃的玉米馒头;孩子闲得慌?没关系,一起做馒头就是最好的游戏。不用复杂的工具,不用昂贵的食材,只要一点耐心,就能给孩子一个快乐的下午,给家庭一份温暖的回忆。
你看,孩子举着玉米馒头跑过来,脸上还沾着面,说:“妈妈,这个玉米是我做的!”那一刻,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只剩下满满的幸福——原来,最甜的玉米,不是超市里买的,而是和孩子一起做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适合亲子互动的玉米造型馒头,图文详细讲解,学会和孩子一起做吧,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