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范文模板

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 GPU 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基本情况

本项目建设目标是研发公司下一代基于先进封装技术的云端大模型推理芯片(代号 Nx),专为生成式 AI 推理市场设计。该芯片计划采用公司最新的第三代指令集和先进封装工艺,通过超高显存带宽和大容量显存提高 token 吞吐量,同时保持低功耗和高能效,大幅降低 AI 推理成本。

项目完成后,相关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国内商业化智算中心,为其提供高性价比的大模型推理解决方案;或者用于 AI PC 等端侧低延迟、独立用户推理场景,支持从百亿到万亿各种参数规模的模型推理。同时,也可以与公司的训练芯片进行互连,提升协同效率。本项目的实施主体为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

2、项目投资概算

本项目投资总额为 57,813.35 万元。

3、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计划建设期为 3 年。

4、项目备案情况

本项目已完成备案,取得上海市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出具的《上海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明》,项目代码:2504-310115-04-01-598543。5、项目涉及的环保、用地情况本项目为研发项目,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无需办理环评手续。本项目拟使用公司现有办公场所作为项目实施地点,不涉及新增建设用地。

(二)报告期内为实现战略目标已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为实现公司的总体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公司在报告期内具体实施了以下举措

1、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了核心技术体系并驱动业务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高性能 GPU 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加大对 GPU 硬件及软件生态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分别为 64,752.09 万元、69,862.04 万元、90,089.04 万元和 21,790.41 万元。公司系统掌握了 GPU 架构、GPU IP、指令集、高速互连、先进封装、软件生态等全流程核心技术并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可复用于公司各条产品线开发。在技术成果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 GPUIP 已历经了多次迭代升级,应用于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高性能计算的 GPU 产品已规模化量产,软件生态的丰富度、兼容性与稳定性不断提高,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积极拓展应用市场,深度赋能产业链

报告期内,公司大力加强营销团队和营销网络的建设,积极开拓下游应用市场。公司 GPU 板卡已搭载于新华三等多家服务器厂商的产品中,在多个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商业化智算中心中实现规模化应用,算力网络横跨北京、上海、杭州、长沙、中国香港等地区,并逐渐向更多区域延伸。在垂类场景中,公司的 GPU 产品已重点布局教科研、金融、交通、能源、医疗健康、大文娱等行业,产品竞争力和交付能力得到市场充分验证。

3、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组建了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

芯片设计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公司深刻认识到研发人员是公司持续创新的第一生产力,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而建立了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研发团队。龚世东不断建立健全了技术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前沿技术分享、技术难点培训、行业会议交流等多种方式,完善了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提高研发团队的整体研发能力。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司拥有共 652 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人数的比例为 74.94%。

4、完善健全内部治理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组织架构、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以适应公司战略发展的需求,逐步建立健全内部治理体系,完善各项管理机制,使各项管理制度切实融入经营活动各项环节。同时,公司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持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的运作,优化公司管理层的工作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决策机制。

(三)未来规划采取的措施

1、聚焦云端、边端算力市场,实现技术升级和新产品开发

面对旺盛的高性能计算需求,公司将结合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重点聚焦云端和边端广阔的市场,研发下一代用于智算训练和推理、通用计算的高性能 GPU产品,打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将更主动地贴近行业客户,以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提升技术水平:在架构方面,持续迭代 GPU 核心架构,提高 AI算力密度;在计算方面,扩展对 FP8、FP4 等数据格式的支持度,增加多种数据转换指令;

在存储方面,研发新一代显存控制器接口 HBM3/4,顺应更大容量显存需求;在互连通信方面,研发新一代 MetaXLink 互连技术,结合光互连技术和 GPU 超节点系统设计,打破传统服务器架构的通信瓶颈、丰富公司 GPU 产品的适用范围;在先进封装层面,公司在 GPU 产品中引入新一代芯粒架构和三维堆叠芯片技术;

在软件生态方面,结合产业伙伴的需求优化软件栈的丰富度,持续提升其易用性和应用性能,进一步解决跨平台的应用兼容难题。公司将紧跟行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并积极融入 RISC-V 生态,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不断扩大竞争优势、巩固市场地位,推动国产算力产业链自主可控。

2、坚持“1+6+X”发展战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公司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与合作伙伴共赢”的理念,将长期坚持“1+6+X”发展战略。“1”代表数字算力底座,包括国家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商用 AIDC 以及由运营商、互联网厂商等承建的智算中心等,这类客户群体将是公司坚实的基本盘。“6”代表 AI 赋能的六大关键行业,随着人工智能在各类应用场景的迅速落地,传统由超大规模云厂商主导的集中式算力需求模式正逐步演进为由头部云厂商为主、各行各业中小企业为辅的人工智能生态,庞大的垂类客户群体将成为未来 GPU 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凭借具有高通用性优势的 GPU架构,公司将紧抓市场机遇,在维持与智算中心客户深度合作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教科研、金融、交通、能源、医疗健康、大文娱六大极具市场潜力的重点行业和“X”个长尾行业市场,积极寻找和发展垂类场景销售机会,率先实现行业卡位,不断拓展新的客户群体,挖掘更大的市场空间,全面推动中国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3、加速产业链布局,共建开放生态

在地缘政治、科技封锁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保障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链自主可控已至关重要。公司将秉承自主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与智算中心、服务器 OEM、大模型厂商、AI 应用方、晶圆厂、封测厂等产业链上下游参与方共创安全、稳定、开放的产业生态圈。

一方面将加速公司在晶圆生产制造、封测、存储颗粒、EDA、IP 等核心环节实现国产配套,保障供应链稳定,另一方面将反哺产业链上下游,带动国内先进工艺良率爬坡以及 IP、EDA、存储颗粒等核心环节技术进步。公司坚持在开放合作中推进技术进步,采取“自主创新与开放兼容”双轨并行策略,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现软件生态升级,构筑便捷、易用的软件环境。

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版 GPU 编程接口标准,坚决推动 MXMACA软件栈开源共享,促进解决跨 GPU 平台的应用兼容难题;公司将打造、维护友好、开放的开发者社区和论坛平台,降低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门槛,增强场景用户对公司 GPU 产品的使用粘性。

此外,作为中国计算机协会开源发展委员会(CCF)的 AI Infra 开源工作组的创始成员,公司依托 CCF 链接科教资源、产业资源和社会资源等,形成产、学、研、用联动的开源创新模式,通过大赛、线下课程等活动,协助培养 GPU开发和大模型开源创新实践人才,并举办孵化、创业投资对接会,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繁荣发展。

4、建立科学的人才战略,加强高端人才团队建设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要素。公司将以企业文化为纲领,建立科学的人才战略,避免人才的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构建能够不断吸引高端人才的人才体系平台。公司将不断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识别和挖掘有潜质的人才,并促进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同时,公司将提供更加完善、系统的培训、实践和晋升机会,支持员工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素质,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此外,公司将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体系,通过合理的薪酬福利、职业发展路径和精神激励,激发各类人才的潜力、积极性和创造力。

5、充分利用资本平台,提升公司品牌价值与公共形象

本次资金到位后,公司将结合市场需求变化和产品研发目标,合理高效利用募集资金,审慎推进募集资金的使用,充分发挥募集资金的作用。同时,公司将充分利用上市后的资本平台,结合业务发展及优化资本结构的需要,合理、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多元融资渠道,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价值、公共形象、行业地位与市场份额。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 GPU 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