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台北5月28日电(记者章利新 陈键兴)用自制望远镜一窥太阳黑子的真面目;亲身感受闪电现象;萃取自己的DNA;把玩3D打印机、4旋翼无人机等设备……30多度的高温,不能阻挡“台北科学日”活动把整个台湾师范大学公馆校区变成一个人流如织的科技“嘉年华”。
28日上午,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和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共同主办的“2016台北科学日——科学台北一起玩”活动在这里举行。活动邀请了台北市的中小学、师大各系所及其他专业团体共约70个单位参与,现场共展出73个摊位。
记者看到,校园主干道上搭满了帐篷,每个摊位都是学生唱主角,运用不同的科学知识制定不同的实验闯关游戏:“自制光谱仪看物质”“用积木来当创客”“乐高、程序、遥控好好玩”“体验云朵产生器”……科学加创意让一个个哆啦A梦式的奇想变成现实,也让不少摊位前排起了长队。
在万大小学的摊位上,“水果电力公司”的创意吸引了不少小朋友来体验。桌子上摆着几对对半切开的苹果,每一半上都插着两片金属片,用电线连接后,就能点亮LED灯这样的简单电器,这让小朋友们感到很神奇。
该项目的参与者施懿庭解释说,原理是利用两片金属的电化学活性不同,其中较活跃的金属片能置换出苹果中的酸性物质氢离子,因此产生电荷,形成电场,点亮电器。“第一次参加科学日的活动,在这里能看到很多有趣的东西,觉得蛮特别的。”
在60号摊位,前来体验的小朋友戴上了最新的VR(虚拟现实)设备,在一个虚拟空间中要求画出各种立体几何图形。一直致力于数字化教学研究的仁爱中学教师杨昌珣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样展示,能让学生们直观地接触到最新的技术发展。
“目前我们也在和科技公司合作,希望尽快推出适合课堂教学使用的VR内容。VR技术的运用不是简单地把原来平面的变成立体的,而是要切合教育的实际需要。在教育领域,如何善用最新的技术发展,始终是个大问题。”杨昌珣说。
据了解,每个项目背后都有师大的教授团队提供“智力支持”。他们将物理、光电、化学、生物、地球科学、能源、数学、信息、运动科学等九大议题设计成培训教材,一起培训老师和学生担任种子学员,再由种子学员组队参加活动。当天,教授们也穿着印有“科学台北”字样的T恤游走在活动现场,不时担任起解说的角色。
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贾至达教授对记者表示,学科学不应该只是坐在教室里算数字。科学日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现场还要回答很多人的问题,这种互动能让他们学到更多东西。对来玩的小朋友来说,通过广泛接触各类知识,也能培养自己的科学兴趣和爱好。(完)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也有嘉年华——“台北科学日”见闻,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