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 GPT写作文、AI解数学题、机器总结笔记,如今的学生用起AI越来越顺手。老师忙着禁AI、定新规,可更让人忧心的是:孩子们是不是把动脑子这事儿全丢给AI了?写作业变轻松,成绩看着上去了,但他们真的在学习吗?AI时代,学习到底意味着什么?

作业漂亮了,脑子却空了?
AI火了之后,学生成了最忠实的用户。数据显示,2024年底美国近七成青少年用过生成式AI,超一半用它写作业;国内学生也常找文心一言、豆包等工具,从论文到数学题,作业完成得越来越完美。但他们真的学会了吗?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实验很说明问题:高中生学数学时,自由用GPT-4的组练习表现最好,可禁AI的考试中,其平均分比不用AI的低17%;用引导式AI的学生练习时表现突出,考试成绩却和不用AI的差不多。研究人员指出,无限制的AI就像拐杖——学生靠它完成了作业,却没吃透知识,遇到类似问题还是不会。这就是教育的AI悖论:AI让你看起来聪明,实则可能学得更少。
越依赖AI,越不会独立思考?
AI的影响不止于没学会,还可能削弱认知能力。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微软的研究发现,AI用得不当会导致认知能力下降。《自然》杂志也提到,过度依赖AI会降低独立决策能力,让人变懒。认知科学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大脑在反复挣扎中建立新连接。可AI直接跳过了挣扎——阅读、理解、思考、表达全被代劳。有学生坦言:用AI读东西很轻松,可大脑慢慢忘了怎么逐字理解、批判思考了。还有老师发现,有些学生用AI写出高分论文,课堂讨论时连基本概念都答不上。
比忘更糟:根本没机会学
比忘了怎么学更可怕的是从来没学过。技术作家Nicholas Carr指出,新手一开始就靠AI,可能永远学不会技能。教育正是如此:小学生刚学阅读,AI代写读后感;中学生刚学论证,AI生成议论文;大学生刚做研究,AI给提纲。技能还没掌握就被替代。斯沃斯莫尔学院教授说:用好AI的前提是本身懂很多。可从没自己动过脑,连让AI怎么帮都想不明白。
传统教育中,作业好=会写,解题快=懂公式,分数高=掌握知识。但AI来了,这套逻辑乱了:完美作业可能是AI写的,高分可能只是会用提示词。各国都在应对:中国提醒别过度依赖,日本禁止AI代写,美国引入教育版AI等等。核心问题绕不开:当AI能代劳时,学生该学什么?是把AI当工具,还是被AI养懒?答案或许藏在每个孩子放下AI、自己动笔的那一刻。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瑞承:当AI会解题,我们的大脑会变懒吗?,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