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创业心得

文化产业老板分享创业心得:做人有原则,什么都会成功

 

阳光网-阳光报(记者 李梦君 文/图)在南方干过销售,也创业卖过建材产品,回西安后在周至租了50亩地建苗圃,从事绿化行业。今年41岁的惠渊不仅是一位创业者,也是一位国学爱好者。两年前,一次学习培训的机会,让惠渊的见识、学识得到提升,决定转行从事文化产业,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做了十年销售积攒大量人脉和经验,使得初次创业非常顺利

昨日,记者见到了本期创业人物--惠渊。聊起他的创业故事,他笑着说:“这个故事有点长,得追溯到我初中毕业以后开始说起。”

1991年,惠渊初中毕业后,去过新疆,到过深圳,后来在浙江做起了销售工作。“前前后后加起来,在浙江待了近十年的时间。要说对我影响最大的工作,应该是在销售丝袜的企业做销售的那三年。我从刚入门的销售员做到销售经理,每月工资也从起初的两千多元钱涨到一万多元。不光是职位和工资有了变化,我自己从为人处事上面也学习到了不少东西,而且这份工作让我积攒了经验和人脉。”

有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和人脉,惠渊便萌生了创业的想法。2007年,惠渊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对于记者问,“为什么这个时候选择创业?”惠渊说:“因为那个时候我感觉时机到了。第一是,我之前一直在供弟弟上学,弟弟毕业了,我的压力也小了,创业不怕失败。第二是,我做的这一行当时的市场潜力大、前景好,在供求关系中,求大于供。第三是,工作多年积攒的经验和人脉。”于是,惠渊开了一家贸易公司,做建材产品的销售。

“两年的时间,受到大环境影响,这一行从暴利行业转为微利行业。我的第一次创业,在顺利中度过。”

创业者惠渊 建苗圃不懂操作遇资金问题,巧接大工程缓解燃眉之急

因为从小对国学、哲学有浓厚的兴趣,所以在工作的同时,惠渊相继在夜校、补习班等学习了四年的国学和哲学。

2009年,惠渊从浙江回到西安后,又开始潜心研究和学习国学和哲学。他一边学习,一边寻找第二次创业的项目。

惠渊看到城市快速发展,需要绿化,2011年,他在周至租了50亩地,建起了苗圃。和第一次创业相比,这次创业让惠渊遇到了创业生涯最困难的时期。“当时只看到了这一行的市场前景,却并不熟悉苗圃的操作流程。”

惠渊启动资金投入了40万元后,又陆续不断投入资金。“因为苗圃4年后才能销售。为了维持苗圃的日常费用,我只能做些其他绿化工作挣钱来供养苗圃,然而挣的钱不足以养活整个苗圃的开销。”

2013年,对惠渊异常难熬,地租、人员工资,苗圃的建设费用,资金缺口70万元。是坚持下去,还是放弃?惠渊犹豫了。惠渊说:“看着苗圃里的小树苗一点一点成长,像是自己的孩子一般。而且我是农村出身,本身就有土地情节,怎么舍得放弃。”

万般无奈之下,惠渊借了高利贷,又找人联盟,才得以解决资金问题。“恰好,当时我接了一个大的绿化工程,资金问题得到了缓解,我的苗圃才保住了。”

惠渊 免费为市民开放国学培训班,让更多人了解国学

2014年,惠渊在交大读了EMBA总裁班,他称,这次培训,不仅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让他的见识和学识得到了提升。于是,便萌生了从事文化产业的想法,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于是,他创办了西安任法融文化艺术研究中心,除了书法培训和学术交流外,还对市民免费开放国学培训班。他认为,国学教育应注意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拓展。

“2015年年底研究中心成立,开办了一期国学培训,市民参与度非常高,第一期期国学培训班的人数达到300--400人。”惠渊对记者说道。

记者了解到,研究中心的国学培训班一期时间为一天,内容有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和现代文学。除此之外,研究中心还举办了免费送春联的活动。

分享创业心得:做人有原则,什么都会成功

对于下一步计划,惠渊说到:“考虑利用互联网模式,通过公众号推出一些活动,市民可以关注公众号,参与我们的活动。目前计划推出国学讲堂、游学等活动。还计划在做国学推广同时,为了让市民更多的对国学进行了解和学习,我们研究中心会不定期免费为市民提供国学培训的名额。”

“创业9年时间,有哪些创业心得分享给我们读者。”惠渊借用《道德经》中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他说:“道在天地之前就已经诞生,它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在运行,不受任何外力影响,人也应该按照道德规律做事做人。”

“做人有原则,什么都会成功。另外,多积累人脉,成功就多了一层保障。”惠渊说道。

编辑:雯雯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产业老板分享创业心得:做人有原则,什么都会成功,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