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申请书

这一天,我重温三份“入党申请书”

 

今天是党的95岁生日,作为一名17年党龄的党员,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更是分外自豪。

这一天,我打开跟随17年的剪贴本,从中拿出有点泛旧的三份入党申请书,细细读上一遍,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每到这天,每到此时,激情就会撞击我的胸膛,思绪不可抑制地奔涌而下,促使我想起入党引路人,想起入党的那一刻。

在部队,我当过通信员、公务员、放映员、报道员,先后递交过3份入党申请书。

那年,我是一名新兵,分到指挥连当通信员不久,被机关选为公务员。政治处汪志斌主任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短短三天就消除我与他的隔阂。于是,刚到机关两个月,我就满怀信心地“克隆”了一份“入党申请书”,毫不迟疑地将它交给了主任。主任细心地看了一遍,严肃地说:“要求进步是对的,但感情换不来党票,你应当好好问问自己,这份‘入党申请书’上所写的,你能做得到吗?”,听了一席话我羞愧得无地自容,逃似地出了办公室,赶紧把那份“入党申请书”塞进了抽屉里。

从那以后,我像做了亏心事,每次见到主任都会满脸通红,一言不发。而汪主任却更加关心我的工作和学习,赠送我一些有关党的知识的书籍和优秀党员成长进步的材料,督促我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还利用空余时间,手把手教我写作。可能是受汪主任的感染,不知何时我开始痴迷于新闻写作。一年笔耕不缀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文章时常在报刊发表,在机关里也小有名气。我按耐不住喜悦的心情,又忐忑不安地将第二份“入党申请书”交到主任的手里。汪主任细细翻阅了一遍,嘴边似乎隐含着一丝微笑,回过头来对我说:“文笔有长进,但成绩不代表思想的成熟,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多向党组织靠拢,回去再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吧。”回到宿舍,看到被打回来的“入党申请书”,我心里有些不平,但想到自己平时在战友面前傲气十足,取得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的坏毛病,心里已没有懊悔,更多的是内疚和深思。

转眼三年过去了,在追随汪主任的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懂得了说与做的差距,懂得了“看我的”、“让我来”、“跟我上”的真正意义。于是,我的第三份“入党申请书”没有交给主任,而是递交给了机关党支部。

1999年9月9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我面对鲜红的党旗宣了誓,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那天,汪主任特意打电话将我叫到办公室,手里拿着的正是我的第三份入党申请书。原来,他一直关注着我的成长和进步。他拍拍我的肩膀满意地说:“德宝,入党不能单凭感情和成绩。记住,党的大门只向合格者敞开。现在,你思想成熟了,我很高兴,也很放心,这份‘入党申请书’你拿回去,好好地再看一遍,不要违背了自己的誓言。”一番话,说得我心里热乎乎的,两行热泪也不听话地洒在了脚下。

斗转星移,我离开厦门老部队已经八年,老主任也走上了更高的岗位,离开部队时我像宝贝一样将三次递交的“入党申请书”打在了行囊里,把入党经历珍藏在心里。每当党过生日,我都会翻出“三份入党申请书”,读上一回,抚摸一遍,内心溢满了对引路人的感恩之情。每当想起这段难忘的经历,我就会告诫自己:不忘组织的培养,不忘部队的恩情,做问心无愧的合格党员。

直到今天,我一直珍藏着三份入党申请书的底稿,也一直带在身边。每一次翻阅,我都会在心中重温一次入党的誓言。

作者:宋德宝;图片:网 络;责编:周红虹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这一天,我重温三份“入党申请书”,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