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酸掉命,碱回命!秋季除烦躁

 

为什么生命会死于酸性,活在碱性?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为碱性体质者,但这部分人只占总人群的10%左右,更多人的体液的PH值在7.35以下,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医学上称为酸性体质者。与碱性体质者相比,酸性体质者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到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如不注意改变,就会继续发展成疾病。

《体质易变酸的几种行为》

1、熬夜,体质变酸!

晚上1:00以后不睡觉,人体的代谢作用会改由内分泌燃烧,用内分泌燃烧产生的毒素会很多,会使体质变酸。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机率比抽烟或喝酒的人都来得高。所以每天尽量在12:00以前睡觉,不要常熬夜!熬夜时不要吃肉,尽量吃碳水化合物,这样隔天才不至於很累,可把伤害减至最低。

2、吃宵夜,体质变酸!

凡是晚上8:00再进食就称做宵夜。吃宵夜隔天会疲倦,爬不起床,肝也会受损,因为睡觉时,人体各器官活动力低,处於休息状态,因此食物留在肠子里会变酸、发酵,而产生毒素伤害身体。

3、不吃早餐,体质会变酸!​

台湾人普遍不吃早餐,这是非常不正确的饮食习惯。早餐一定要丰富,而且要选择耐燃烧4-5小时的食物,才足够你一天的消耗量。

4、运动不足,体质会变酸!​

在阳光下面多做运动多出汗,容易帮助体内排出多余的酸性物质。但是由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加之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整天坐在办公室的上班族,运动量大大地减少了,这样导致酸性毒素长期滞留在体内,导致体质的酸性化。

5、过重的心理负担,体质会变酸!​

心理负担过重也会导致体质酸性化。有关科研机构曾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两只小白鼠放在两个笼子里,一只小白鼠用黑布将其眼睛蒙上,然后用一根小棍去骚扰它。一个月后发现,蒙上眼睛的小白鼠体液完全酸性化。第二个月发现小白鼠的身上出现了癌细胞。而另一个笼子里的小白鼠却安然无恙。可见在高度紧张、高度压力的情况下,生物体会出现严重的酸性化。科学家也发现,当一个人在发脾气的时候,尤其是暴怒的时候,他呼出的气体都是有毒的。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工作中,感情上都承担着不同的压力,在压力得不到释放的时候,同样能导致体质的酸性化。

《酸性体质的危害》

酸性体质的人面色晦暗、皮肤毛孔变粗、皮纹加深、嘴唇发紫、目光无神,自觉疲乏,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

日本著名医学博士柳泽文正曾做过一个实验:找100个癌症患者抽血检查,结果100个癌症患者的血液,都呈酸性,也就是酸性体质。

美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说,叫做“片濑学说”人体的健康与否,是由人体的血液酸碱比例来控制的。

1973年科学家“荷尼”和“巴班”二人,经过研究证实一点,人体内的淋巴球,欲消灭癌细胞时,体质必须是“碱性”才可以。

古希腊医圣“希波克拉底”说“要治病需靠自己本身,这表示一切生物都具备自然的治愈力。”若个人的身体完全变化为“酸性体质”,这个人的生命顶多维持二天,因为变成“酸性”体质时,大致上会引起败血症,或尿毒症而死亡。​

《酸性体质对人体的影响》

1、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体液偏酸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循环减慢、血液中的脂质类物质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早期动脉硬化、血栓或心、脑血管疾病。

2、对骨骼的影响:

偏酸的体液刺激甲状旁腺,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骨骼释放到血液中的钙增多,钙虽然可以中和血液中的酸,但这样长期“借”钙的结果,会导致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骼变形及牙损害等。

3、对眼睛影响:

体液偏酸、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循环减慢、对组织细胞供氧减少,易造成组织细胞衰老死亡,而眼底的血管又细又长,所以极易受累病变,使循环不畅,发生眼部疾病。

4、对皮肤的影响:

偏酸的体液使皮脂腊的微酸性状态受到破坏,失去了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易引发痤疮、毛囊炎、疖肿等感染性皮肤病。据调查,80%痤疮患者的体液偏酸。粘稠度增高,血循环减慢,黑色素及酸性产物在皮下瘀积,晚出现色素斑、皮肤干燥,以及皮肤弹性差、晦暗、提前衰老等。此时皮肤还处于高敏感状态,极易过敏。

5、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体液偏酸、人的免疫力降低,易患感冒及其他感染性疾病。因此,体液的酸碱平衡对健康与美容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改善酸性体质的方法》

首先,多吃富含碱性物质的食品。英国最佳营养协会的创始人帕特里克在他的《营养圣经》中提议:日常饮食中,应该有80%的碱性食物和 20%的酸性食物。但是,事实上,我们在平常的饮食中很难将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的比例控制在1:4,这就需要通过补充一些高碱性的功能性食品来进行调节。

其次,配合改变饮用水质,用微碱性的水来代替自来水、纯净水,创造体内微碱环境。

再次,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同时进行适量的运动,杜绝不良嗜好。

体质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千万记住1:4。

美国医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雷翁教授说:“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而基本上,所有的肉类都属于酸性,绝大部分的蔬果类都属碱性。

美国著名营养学家RAGNARBERG博士说:如果想维持健康的身体,每摄取20%的酸性食物,就需要80%的碱性食物。可见,当你每一天吃进肚子内的食物都是酸性为多,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体质酸性过高,进而患上各种慢性痪病。

大致上,您每吃一份肉,就需要吃至少四份以上的蔬果才能平衡其带来的酸性,加上各种辐射、污染、压力、坏心情等也会令身体酸性化。这就是为何只有10%的人体质是碱性的。

日本医学博士柳泽文正用实验证明100%的癌症患者是酸性体质; 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生物化学家 OttoWarburg 博士认为缺氧的环境使正常细胞癌变,而体液酸化是导致缺氧的主要因素。

《秋季饮食养生吃对食物可除烦躁》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炎夏,人体出汗多,消耗大,或多或少都有体虚的表现。秋季是万物成熟收获季,也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因此,秋季养生,应注意以补充夏季的虚损为根本。

1、入秋后换些吃法更健康

多吃深色蔬菜,尤其是绿叶菜和橙黄色蔬菜。在夏季,为了祛暑降温,人们所吃的果蔬一般以瓜类为主,然而这类果蔬中的胡萝卜素(它在人体内能转化为维生素a)含量较低,容易导致人体内的维生素a储备较少。维生素a缺乏表现为表皮干燥,毛囊突起,皮肤粗糙,眼睛发干。橙黄色蔬菜和绿叶菜中富含胡萝卜素,比如胡萝卜、菠菜、芥蓝、西兰花、小白菜等,秋季应多吃。

常吃有助养胃的食物,比如南瓜、小米等。秋季是消化道疾病的高发期,频繁吃肥甘厚味之物会让脆弱的肠胃“雪上加霜”,此时应该吃一些有助养胃的食物,比如南瓜、小米、圆白菜、姜、木瓜等。另外,酸奶、豆豉等发酵食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也适合秋季食用。

用薯类来代替部分精白米面。秋季是薯类出产的旺季,常吃一些山药、芋头、土豆、红薯等,用来替代精白米面,是非常好的选择。一方面,薯类食物中富含b族维生素和钾、镁等矿物质,膳食纤维也丰富,有助于人们获取更多的营养。另一方面,它们作为主食食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

每天吃一小把坚果。秋季正是食用花生、核桃等坚果的好时候。常吃坚果有助心脏健康,并且坚果还能提供维生素e和多种微量元素。

2、户外运动防秋乏

话说“春困秋乏”。秋季来临很多人表现出的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是人体的一种正常反应。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保证充足睡眠。最好的状态是,运动到背部微微出汗,或自己感觉疲劳便可止住。

进行户外锻炼,到空气好的户外呼吸吐纳,可以增强肺系功能及抗病能力,不仅能有效地抵御燥邪的侵袭,对冬季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3、热敷脑后驱风寒

夏秋换季,早晚温差大,很多人因此受凉感冒了,此时不妨热敷脑后的“风池穴”,能起到驱寒健脑的作用。“风池穴”位于脑后枕骨之下的凹陷处,可将热水袋,装进布套或用毛巾裹好,放在该部位;也可把盐或米,炒热后装入布袋,代替热水袋热敷。小心热敷不能太烫,以免烫伤。

秋季一到,很多人心情也跟着忧郁、烦躁了起来。中医认为肺与秋相对应,如果秋季肺内气血运行受干扰,就容易引发“悲秋”的心态。此时,可多按位于虎口的“合谷穴”,帮助肺脏排毒。肺气运转正常,心情自然就开朗乐观了。

《酸碱体质自我测试》

试在下列小问题中与你情况相符的问题有多少个:

1)皮肤没有弹性、暗淡无光泽。

2)脸上容易长痘或粉刺。

3)容易疲劳,嗜睡,稍做运动就觉得累。

4)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

5)牙龈经常出血,外伤口愈合慢、容易淤青。

6)胃肠、肝、肾功能不好。

7)常出现便秘现象。

8)爱吃甜食,口中常有异味。

9)汗脚,四肢容易冰冷。

10)夏天容易被蚊虫叮咬。

11)免疫力低下,容易感冒。

12)晚上睡眠不好,早上起来感觉精神不好。必要时补充营养补充剂。​​​​​​​​​​​​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百科- 酸掉命,碱回命!秋季除烦躁,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