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更高集成、电芯长薄化趋势下,叠片技术成为电池行业的新宠,越来越多电池公司开始尝试推出叠片+短刀电池组合。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未来两年内,中国新规划的刀片电池产能将超过200GWh,将超10家电池企业布局刀片电池。随着产能释放,将带动国内相应叠片设备市场规模超15亿元(以每条产线叠片设备投入1500万-2000万算)。
在过去,采用叠片技术生产出来的动力电池在极片一致性、单位能量密度等方面具备优势,但是生产效率较低,工艺复杂,设备投资高在当初产能不足的动力电池行业来看是不容易被接受的。
蜂巢能源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认为如果突破叠片效率,那么就能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于是,攻坚克难,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时间,蜂巢能源叠片技术完成多次进化,从常州一期0.6秒/片Z字形叠片机,到常州二期0.45秒/片Z字形叠片机,常州三期切叠一体机,再到盐城一期二期的飞叠。

从蜂巢能源飞叠设备正式导入盐城基地开始,效率不再是叠片技术的困扰,0.125秒/片的生产效率已经媲美卷绕效率。并且,蜂巢能源的飞叠技术并非传统的将隔膜、正负极片堆叠在一起的Z字型叠片工艺。据悉,蜂巢能源的飞叠技术首先通过两层隔膜包覆负极片经过加热辊进行热复合及隔膜封边,再裁切成片,最后和正极片依次堆叠。这样可以解决传统叠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隔膜褶皱,极片掉粉、错位等问题,对制造良率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这也为公司推进降本增效、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了有力支持。
叠片工艺的快速渗透和效率提升是近年锂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向。在这一领域,蜂巢能源以其创新的飞叠技术,成为了叠片工艺领域的赢家。未来,随着叠片效率的继续提升,锂电池行业将迎来更为高效的制造工艺,而蜂巢能源有望继续在这一潮流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叠片工艺扩大渗透,蜂巢能源成赢家,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