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技见闻

又创纪录了?港股科技下跌,南向却在疯狂“吸筹”

 

港股科技今天继续调整,加上昨天的“跳水”,吸引了大量资金疯狂“吸筹”。

譬如南向,昨天“真金白银”地净买入117.1亿港元,今天截至10点半又买了36亿,用实际行动为“低吸”思路投票。

热门两融标的港股科技50ETF(159750昨日调整也获得了1507万元的资金加仓。今天开盘,又有资金低吸买入2700万份,按照ETF实时净值计算,金额约2850万左右。

这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认知差:散户往往会因恐慌抛售,但主力却擅长借回调吸筹、用更低的进场位置换取更大的收益空间。

数据显示,2025年仅过去7个月,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8400亿港元左右,不仅超越去年全年,更刷新了互联互通启动以来的历史纪录

这种规模的、持续的、甚至在某些交易日堪称“疯狂”的流入(如4月9日单日净买355.86亿),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估值处于历史相对低位、且拥有众多A股稀缺核心科技资产的港股市场,正成为内地资金寻求配置机会的重要出口。

中信在最新的一篇研报《水牛行情5问》中也提议:突破3600点后,我们应该增配恒生科技、增配科创50。

但对比几个港股科技类指数之后,我们会发现,有一个指数要比恒科更值得低吸分批建仓——港股科技指数。

因为恒生科技指数更集中地覆盖资讯科技业,成份股主要是互联网巨头。而中港股科技指数数在覆盖腾讯、美团等核心互联网龙头的同时,更广泛地纳入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医疗生物(创新药)等领域的优质科技公司,是港股唯一一只全面覆盖“中国科技十雄”的科技类指数。

这使得港股科技行业分布更均衡,更能全面反映中国泛科技领域的发展活力,也分散了单一行业(如互联网)的政策或周期性风险。

更全面的行业覆盖,使港股科技在新能源车、创新药领涨时可能具备更好的表现潜力。数据显示,港股科技不管是今年以来、去年924以来,还是最近10年的长期表现,均优于恒生科技,区间涨幅分别高达30.94%、57.40%和95.02%

上面提到的港股科技50ETF(159750)跟踪的就是这个指数。

南向资金史无前例的流入强度,为港股市场,尤其是估值仍处低位、业绩具备修复与成长弹性的科技板块,注入了强大的流动性支撑和信心。港股科技50ETF(159750)支持T+0交易,大家既可以捕捉日内波段、也可以采用定期定额投资的方式逐步积累份额、平滑成本。

对了,这个ETF早就被纳入两融,大家可以结合南向资金流向(如持续大额净买入或单日爆买)、板块轮动信号以及重要的技术位进行操作,注意风险。

作者:ETF金铲子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本文源自金融界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又创纪录了?港股科技下跌,南向却在疯狂“吸筹”,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