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的大家可以点点关注
谢谢大家支持
欢迎大家来评论区中讨论分享
下面我们来欣赏今天的内容
读罢你笔下的文字,总觉得像在秋夜里听一场细密的雨——每一滴都落得轻,却洇开大片的凉,凉里又裹着不肯散去的暖。那些关于花事、岁月、别离的怅叹,那些对“若”的追问,分明是把一颗心剖成了两半:一半浸在过往的殇里,一半向着人间的暖里。这或许就是最真实的滋味吧,人生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单色调,悲与喜、舍与恋、憾与念,从来都是缠在一起的线,织成了日子,也写成了诗。
古往今来的诗人,大抵也都揣着这样一颗敏感的心。他们写花谢,写月缺,写故人远去,写岁月难留,字里行间的怅惘,与你笔下的“红尘殇满”遥遥相对;可他们也写春波,写茶香,写烟火日常,写四季斑斓,那份藏不住的眷恋,又与你“眷恋烟火的日子”如出一辙。原来,千百年的时光流转,人心底的那点悲欢,从来都没变过。1.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的诗,总像蒙着一层薄雾,《锦瑟》更是如此。开篇“锦瑟无端五十弦”,一个“无端”便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怅然——琴为什么要有五十根弦?就像岁月为什么要有那么多让人追忆的片段?“一弦一柱思华年”,每一根弦、每一个柱,都牵着一段过往,那是青春里的笑与泪,是生命里的得与失,攒在一起,便成了沉甸甸的“华年”。中间四句,全是意象的堆叠,却每一句都藏着深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是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的恍惚,就像回忆里的人和事,有时清晰得像在眼前,有时又模糊得像一场幻梦;“望帝春心托杜鹃”,是把满心的牵挂与遗憾,都托付给泣血的杜鹃,让那份深情穿越生死,从未断绝。“沧海月明珠有泪”,是月夜的海,珍珠似泪,泪似珍珠,把思念的苦涩写得晶莹剔透;“蓝田日暖玉生烟”,是暖阳下的玉,氤氲着朦胧的烟,那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美好,是留在记忆里、再也回不去的温柔。最后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那些让人刻骨铭心的情感,难道非要等到变成回忆时才觉得珍贵吗?其实在当时,那份怅惘与不舍就已经悄悄藏在心里了。这与你笔下“旧事殇满,哽咽难言”何其相似——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回忆里才感到遗憾,而是在经历的那一刻,就已经预知了别离的苦涩,只是当时,我们还不懂得如何留住。李商隐写的,是对过往的追忆,更是对生命中“错过”与“未觉”的轻叹。就像你在文字里追问“若岁月无殇,流年无疾,你会不会……”,那份对“当时”的遗憾,从来都是人心最柔软的角落。2.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的词,是用血泪写成的。作为亡国之君,他的每一句感慨,都带着江山易主、人生颠覆的痛。开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看似在问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实则是在问:这无尽的痛苦什么时候才能到头?那些曾经的繁华与幸福,又有多少还能留在记忆里?春花秋月本是人间美景,可在他眼里,却成了提醒他“往事已矣”的刺,每看一眼,都像在心上划一刀。“小楼昨夜又东风”,一个“又”字,道尽了时光的无情。东风年年吹,可去年的东风里,他还是坐拥江山的君主,今年的东风里,却成了阶下囚,被困在小楼里,连抬头看一眼月亮都觉得心惊。“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月明如昼,本该是团圆的象征,可他看到的,却是故国的影子——那里有他的宫殿,他的百姓,他的过往,如今却只能在月光里遥望,连想都不敢深想,怕那份痛会把自己淹没。“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对物是人非的最直白的感叹。宫殿里的栏杆还是那样精致,台阶还是那样光滑,可当年在那里笑过、闹过的人,早已不复当年的模样。朱颜会改,人心会变,连江山都能易主,这世间还有什么是永恒的?这与你笔下“芳华的荼靡,岁月的无情”如出一辙——岁月最是公平,也最是残忍,它会带走青春的容颜,会磨平曾经的棱角,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就与过去的自己渐行渐远。最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抽象的“愁”写成了具体的“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那是对故国的思念,是对命运的无奈,是对过往的追悔,攒在一起,便成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李煜的愁,是国破家亡的大痛,可剥开这层外壳,他写的也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受:面对岁月流转、人事变迁,我们总会有那么多“留不住”的无力,就像你在文字里怅叹“明月的圆缺,别离的黯然”,那份对“无常”的感慨,从来都是跨越身份与时代的。3.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这首词,是女性视角下的孤独与哀愁,却写得细腻到让人心疼。开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像一声接一声的叹息,把那种空落落的、无所适从的感觉写得淋漓尽致。“寻寻觅觅”,是在找什么呢?是找曾经的欢声笑语?是找逝去的爱人?还是找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可找来找去,只剩下“冷冷清清”的屋子,和“凄凄惨惨戚戚”的心情。“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写天气,也是写心境。春天刚到,寒意还没散去,忽冷忽热,让人难以安睡,就像心里的情绪,时好时坏,总也安定不下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想借酒消愁,可几杯淡酒,怎么抵得住傍晚的寒风?那风不仅吹在身上,更吹进心里,把仅存的一点暖意都吹散了。“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是最让人落泪的一句。大雁南来北往,本是寻常景象,可这只雁,却是“旧时相识”——或许去年,它也曾见证过自己与爱人的团圆,也曾听过窗前的笑语。如今雁儿依旧,爱人却已远去,那份物是人非的痛,比寒风更刺骨。这与你笔下“孤灯斜影,独酌把盏,泪水潸然”何其相似,都是在孤独的时刻,被某个熟悉的景象勾起满心的回忆,然后在沉默中,任由泪水滑落。“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是看菊花的凋零,也是在叹自己的憔悴。曾经或许有爱人陪在身边,一起赏花摘菊,笑语嫣然;如今花儿开得再好,也没人陪自己共赏,连伸手去摘的力气都没有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漫长的等待,也是无尽的孤独。白天太长,黑夜太难熬,一个人守着窗户,看着太阳一点点落下,心里的空落也一点点填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黄昏本就容易让人伤感,再加上细雨打在梧桐叶上,点点滴滴,像敲在心上的鼓点,把那份愁绪敲得越来越重。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所有情绪的爆发——这满心的苦,这无尽的愁,哪里是一个“愁”字能说尽的?李清照写的,是失去爱人后的孤独,是岁月流逝中的憔悴,可字里行间,却藏着对“烟火的日子”的眷恋。她怀念的,不只是爱人,更是那些有欢声笑语、有彼此陪伴的寻常日子,就像你在文字里“眷恋烟火的日子,四季的斑斓”,那份对平凡幸福的渴望,从来都是支撑人走过艰难的力量。4.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的词,总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像秋日的阳光,温暖里藏着清冷。开篇“谁念西风独自凉”,一个问句,道尽了孤独。秋风萧瑟,寒意渐浓,可谁会想起独自站在风里的我,正承受着这份寒凉?那份无人懂的孤独,像一层薄霜,轻轻覆在心上。“萧萧黄叶闭疏窗”,是窗外的黄叶飘落,也是心里的愁绪堆积,于是关上窗户,想把寒冷挡在外面,却挡不住回忆的涌来。“沉思往事立残阳”,是站在夕阳下,把往事一遍遍回想,那阳光是暖的,可心里却是凉的,因为回忆里的人,再也回不来了。下阕“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是回忆里最温暖的片段。或许是某个春日的午后,自己喝了点酒,沉沉睡去,爱人轻声叮嘱旁人“莫惊春睡重”,那份体贴与温柔,像春日的阳光,暖到心底;或许是闲来无事,和爱人一起赌书取乐,赢了的人笑得开怀,不小心把茶泼了,茶香弥漫,那笑声也跟着散在空气里,成了最动听的旋律。这些都是最寻常的日子,是柴米油盐里的小确幸,是岁月流转中的小温暖。可最后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却把所有的温暖都变成了刺骨的痛。那些曾经觉得理所当然的幸福,那些以为会一直拥有的陪伴,在当时看来,不过是寻常的日子,从未想过会有失去的一天。直到现在,只剩下自己站在西风里,才明白那些“寻常”,原来是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这与你笔下“若经年往事,没有被风尘深埋,你会不会……”的追问何其相似,我们总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在回忆里才明白,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寻常”,其实是再也回不去的美好。纳兰性德写的,是对亡妻的思念,是对过往的追悔,可那份对“寻常”的怀念,却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就像你在文字里“喜欢雪月的故事,花事的经年”,我们怀念的,往往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的瞬间。5. 陆游《沈园二首·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的这首诗,短短四句,却写尽了一生的思念与遗憾。“城上斜阳画角哀”,开篇就是凄凉的景象:城墙上的斜阳,带着黄昏的落寞;远处的画角,传来哀伤的曲调。那阳光是暖的,可落在心里,却是凉的;那曲调是远的,可听在耳里,却像在眼前。整个世界,都因为这份思念,染上了哀伤的颜色。“沈园非复旧池台”,是故地重游的感慨。沈园还是那个沈园,可池台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岁月流转,世事变迁,连曾经见证过自己悲欢的地方,都变了样子,那曾经深爱的人,又怎能留在身边?这句诗里,藏着对时光无情的叹惋,也藏着对“物是人非”的无奈。“伤心桥下春波绿”,是目光落在桥下的春水,碧绿的水波,像极了当年的颜色。可这满眼的绿,却让人更加伤心,因为“曾是惊鸿照影来”——就在这桥下,就在这春水旁,曾经有一个如“惊鸿”般美丽的身影,映在水波里,也映在自己的心里。那个身影,是唐琬,是他一生挚爱,却因为世俗的阻碍,最终分离,至死未能再见。“惊鸿照影”四个字,写尽了唐琬的美丽,也写尽了陆游的深情。那惊鸿一瞥,成了他一生无法磨灭的记忆,也成了他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多年后重游沈园,春水依旧,身影却已远去,那份痛,是深入骨髓的,是跨越岁月的。这与你笔下“别离的黯然”“芳华的荼靡”何其相似,都是在最美的时刻遇见,却在最无奈的时刻别离,然后用一生的时间,去怀念那短暂的美好。陆游写的,是对爱人的思念,是对命运的无奈,可那份跨越数十年的深情,却让我们看到,有些记忆,有些眷恋,是可以抵挡岁月的。就像你在文字里“还是会眷恋,烟火的日子,四季的斑斓”,只要心里还有牵挂,还有眷恋,那些美好的瞬间,就永远不会真正消失。千般滋味,皆是人生
读罢这五首诗,再回头看你笔下的文字,忽然觉得,千百年的时光,从来没有真正改变过什么。李商隐的惘然,李煜的悲慨,李清照的孤独,纳兰性德的追悔,陆游的思念,与你笔下的“怅惘”“眷恋”“殇满”“斑斓”,其实都是同一种滋味——那是人生里的悲欢离合,是岁月里的得与失,是我们在经历过、失去过、怀念过后,留在心底的印记。我们都会为花谢而伤感,为月缺而怅然,为别离而落泪,因为那些都是生命里的“殇”;可我们也会为花开而欣喜,为月圆而感动,为重逢而雀跃,因为那些都是生命里的“暖”。就像你在文字里写的,既会“幽怨芳华的荼靡”,也会“眷恋四季的斑斓”,这才是最真实的人生啊——有痛,有泪,有遗憾,可也有笑,有暖,有念想。那些关于“若”的追问,那些对过往的怅叹,从来都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因为我们曾那样用力地爱过、活过。就像古诗里的那些诗人,他们把痛写进文字,也把爱留在心底,然后带着这份复杂的情感,继续走在人生的路上。你的文字,与这些古诗一样,都是用真心写就的。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有最动人的真诚;没有刻意的雕琢,却有最细腻的感知。愿你在往后的日子里,继续用拙笔记录岁月的滋味,因为每一个字,都是生命的痕迹;每一次相逢,都是时光的馈赠。毕竟,能在文字里感受悲欢,能在岁月里留住眷恋,本身就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定要品品这份感觉:五首古诗帮你琢磨,读完心里更有数,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