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
月夜过七里滩,光景奇绝。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
挐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破前湾茅屋。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背景:此句出自清代词人厉鹗的《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康熙六十年(1721年)秋,厉鹗夜过浙江桐庐七里滩时创作此词。七里滩是富春江的一段,以东汉隐士严光(严子陵)曾在此垂钓而闻名。厉鹗借夜游之景,抒发对隐逸高士的追慕之情,同时暗含对南宋遗民谢翱的怀念,渗透着遗民之恨与文化孤寂。诗词大意:"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描绘了秋夜泛舟七里滩的幽寂景象:群山间回荡着自然界的各种声响(万籁),一颗星辰倒映在水中,词人恍惚间仿佛重续了驾鹤成仙的梦境。"鹤梦"典出陆游《秋夜》"露浓惊鹤梦",暗喻超脱尘世的隐逸之思。
鉴赏:
视听交融的意境:词人以箫声为引,将听觉("万籁生山")与视觉("一星在水")结合,营造出空灵神秘的氛围。箫声激发的自然回响与静谧的星光形成动静相生的美感。隐逸与仙境的象征:"鹤梦"既是典故化用,也是词人精神世界的投射。七里滩作为严光隐居地,其山水本身就承载着隐逸文化;而"疑重续"的恍惚感,则强化了词人对此境界的向往与疏离现实的孤高。孤独中的历史回响:下阕"心忆汐社沉埋"等句,将个人孤独延伸至对谢翱等南宋遗民的追怀。全词在清冷景色中隐含遗民之痛,使"鹤梦"的飘逸背后多了一层凝重。此句堪称厉鹗词风的代表:以浙西词派的清雅笔法,融南宋姜夔的冷峭与隐逸情怀,在"一星""鹤梦"的微小意象中,寄托宏大的文化追忆与生命感悟。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词鉴赏,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