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美文鉴赏

散文:跨越时空的高考记忆

 

王充慧

端午的艾草香、荷包的药草味与粽子的糯米甜还萦绕在鼻尖,高考的气息已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望着那些正值花季的少年,他们日夜苦读、风雨无阻,此刻坐着免费的出租车、公交车,从容地驶过我家门前的红绿灯,奔赴考场。眼前的这一幕,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往昔参加高考的点点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那是 1990 年的夏天,经过六月中旬激烈的预选角逐,我幸运地拿到了高考的入场券。七月五日下午,怀揣着紧张与忐忑,我从乡下乘坐班车,一路颠簸着前往县城,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六、七、八三日高考。巧合的是,那天恰逢小暑。老辈人常说:“大暑小暑,泡死老鼠。” 果不其然,刚到县城不久,七点多的时候,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瓢泼大雨倾泻而下。我站在迎宾饭店的二楼,焦虑地透过玻璃窗向外张望,心里不停地祈求着雨能小一些,好让我顺利前往一中参加考试。然而,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雨不仅没有减弱的迹象,反而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砸在地上、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老天爷在宣泄着什么。那雨就像一位中了魔的勇士,拼尽全力,誓要冲刷掉世间所有的污垢。

离进入考场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了,我和同学再也等不下去,当机立断,撑起伞,毅然决然地踏入雨中。刚一出门,雨水便如瀑布般倾泻在伞面上,很快,整把伞都湿透了。雨水顺着伞布不停地滑落,落在地上,溅起一串串晶莹的水花,宛如破碎的珍珠四散开来。不一会儿,水就顺着我破旧的解放鞋的缝隙钻了进去,瞬间,脚指头被凉冰冰、黏糊糊的感觉包裹,十分难受。

走过十字街,进入北街巷道时,眼前的景象让我大吃一惊。原本的巷道此时竟变成了一条 “黄河”,浑浊的泥水漫过脚踝,密密麻麻的人群撑着伞在水中艰难前行,远远望去,就像一朵朵移动的黑蘑菇,又似一艘艘小船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同学们挽起裤腿,露出白皙的肌肤,与路上的黄泥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偶尔,城里的学生穿着高筒水鞋,趾高气扬地从我们身边走过,他们溅起的雨水毫不留情地打湿了我的裤子,可我大气都不敢出,生怕与他们发生争执,影响了考试的心情。

看着巷道内深深的积水,我和同伴相互帮忙撑伞,将裤腿挽到膝盖以上,一步一滑地蹚着水继续向考场走去。逼窄的巷道两边,住户们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好奇地从门里探出头来,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们这群在雨中奋力前行的身影,仿佛在欣赏一场特别的风景;有的人家地势较低,为了防止屋内进水,主人头戴草帽,身披一大片塑料,正用笤帚不停地把水往路中间扫;还有的门前屋檐下摆放着木盘,上面放着香喷喷的锅盔,旁边一家的油茶麻花锅正滋滋作响,冒着腾腾热气,那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与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雨中画卷。

一路艰难跋涉,我们终于在开考前赶到了考点。当我把湿漉漉的伞放到窗台上,手持准考证走进教室坐定后,才真切地感受到身上的狼狈。只要脚在鞋里稍微动一下,泥水就在鞋里晃荡,发出 “哧溜哧溜” 的声音,鞋面紧紧地贴在脚面上,那种难受的感觉难以言表。教室里,无论是考生还是监考老师,个个都像落汤鸡一样,身上潮乎乎的,脚底湿漉漉的。就这样,我们开始了这场特殊的高考,这段经历也成了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高考成绩只能到学校教务处查看,录取通知书也是寄到学校,全靠自己腿脚勤快,一趟趟地去学校打听消息。

再看如今的高考,与我们那时相比,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预选的门槛早已取消,高考时间也提前了整整一个月,巧妙地避开了高温天气和大暑小暑节气,大大提高了考生的舒适度,也更有利于他们在考场上超常发挥,减少了因恶劣天气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高考期间,全县实行静默管理,考生们有免费的车辆接送,再也不用担心日晒雨淋,幸福指数直线上升。成绩公布后,网上查分的方式多种多样,不用再像我们当年那样挤在教务处,吵吵嚷嚷地等待消息。填报志愿也更加科学合理,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精准选择学校和专业,不像过去只能凭借模糊的估分盲目填报,导致滑档的人数比现在多得多。

如今,每逢高考,总能听见人们说 “六,七,八,录取吧!” 确实如此,现在的学生们告别了曾经令人畏惧的 “黑色七月”,只要参加高考,大多都能被心仪的学校录取。这对于每一个家中有高考生的家庭来说,都是值得庆贺的喜事。看着眼前奔赴考场的学子们,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高兴,也为时代的发展变迁而感慨万千。

《巴蜀文学》出品

主编:笔墨舒卷

投稿邮箱:gdb010@163.com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散文:跨越时空的高考记忆,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