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子芝麻茶,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名字,却饱含了生活的酸甜苦辣,仿佛一个微小的符号,诉说着无数人生的故事。
最近有幸看到了《豆子芝麻茶》这本书,杨本芬奶奶,本身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她于花甲之年拾笔写作,在《红豆》、《滇池》等刊物上发表过短篇小说,80岁出版首部长篇小说《秋园》,写她1914年生于中南腹地的母亲的一生。因为《秋园》,杨本芬奶奶走进了万千读者心中,人们常常以一颗平静的心进入她的故事,最后带着悲戚、哀怜、宽慰的情绪掩卷深思。
她写挥之不去的过往,也写认识不久的拾荒老太秦老太,她写下的,也许只是豆子芝麻的小事,但这些豆子和芝麻,事关婚姻,事关生死,事关爱。杨本芬奶奶写人叙事,平实、淡然,不夸张,没有繁复的渲染,如静水细流,弯弯曲曲,从细微处沁入读者心田。慢慢的,一点一滴,直达最深内心处。
当我翻开《豆子芝麻茶》,仿佛走进了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那书页间的文字,如同一道道柔和的光,在我的心间闪烁。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将自己沉浸其中,每一都如同一次心灵的触动,每个故事都如同一幅生活的画卷。
《豆子芝麻茶》分上篇和下篇,每一个篇章都如同一杯茶,饮之甘醇而回味无穷。上篇是过去的婚姻,描绘了三位女性的抉择与挣扎。秦老太、湘君、冬莲,她们的故事或让人唏嘘,或让人心痛,但却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她们如同豆子和芝麻,虽小却充满力量,充满生活的酸甜苦辣。
下篇为伤心的极限,聚焦于“妈妈”这个角色。妈妈,一个普通的村里老师,却在晚年的日子里,用自己的生活诠释着坚韧与温暖。她的故事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让我明白生命的可贵。在“妈妈”这篇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位智慧、豁达的母亲形象。她在病榻前的坚强和淡定让人敬佩。而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美的理解,则让她成为周围人心中的典范。
通过“豆子芝麻茶”的寓意,杨本芬奶奶传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情世态的体悟。《妈妈》这篇故事里有两处极为重要的细节,“做长寿”写出妈妈面对死亡的豁达,泡“豆子芝麻茶”不仅是待客之道,亦成了一种精神象征,是人与人之间缔结情感的日常行为。在豆子芝麻茶的香气熏陶下,杨本芬奶奶用不事雕琢的叙述,勾绘着一位自力更生、独立自主,不愿麻烦子女的母亲形象。
杨本芬奶奶擅写人情美,在守护“妈妈”、寸步不离的日子里,“我”为妈妈抹澡、抹脚,“絮叨”成了安顿记忆、盛放亲情的最好方式。在“絮叨”中,时间流逝,记忆重生,许多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细节,竟因此焕然一新,生动异常。杨本芬奶奶将这些碎片拾取、点燃,烧成灼灼旺火,给靠近的人以暖意。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能够感受到每一个角色的情感波动,每一个场景的真实再现。豆子芝麻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生活的象征,代表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杨本芬奶奶的文字里,我看到了生活的温暖与美好。她用平实而深情的语言,勾勒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与故事共鸣。
《豆子芝麻茶》无疑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盏明灯,让我们明白生活的香醇与苦涩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读书亦是阅世阅人,人生总是充满着遗憾和残缺,但也终究有希望和美好,让我们用心去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让每一次阅读都成为心灵的触动,让每一个故事都成为生活的颂歌。
文:李璐村
责编:小月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文赏析 | 豆子芝麻茶:品味生活酸甜,感悟人生百态,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