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汽车知识

别让灯光成“马路隐患”这些汽车灯光使用规则,90%的人都弄错过

 

在马路上开车,汽车灯光可不只是照明工具,用不对,不仅挨罚,还可能酿成大祸。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说道说道,这些老司机都容易忽视的灯光使用规则。

一、雾灯:不是“装饰灯”,关键时刻别犯迷糊

图片来源网络

每到大雾、暴雨天,能见度低,很多司机就开始乱开灯,雾灯更是被当成“摆设”。但其实,雾灯才是特殊天气里的“保命灯”。

雾灯分前雾灯和后雾灯,颜色和亮度都有讲究。前雾灯一般是黄色穿透性强,在浓雾中能照亮前方;后雾灯亮度高,警示后方车辆注意保持车距。有些司机觉得“大灯够亮,雾灯没必要”,但大灯的光线容易在雾气中散射,反而影响视线,雾灯的光线设计更贴合特殊天气的穿透需求。

图片来源网络

法律规定,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必须开启雾灯和近光灯。但现实中,不少人要么不开,要么前后雾灯全开——后雾灯过亮,容易晃到后车司机,干扰视线。所以,只有在极端天气、后方视线严重受阻时,才建议开后雾灯;一般小雨、小雪天气,前雾灯足以应对。

二、远光灯:别让“强光”变“凶器”

图片来源网络

远光灯是夜间行车的“双刃剑”,用好了照亮前路,用不好就是“马路杀手”。在没有路灯、照明条件差的郊外,远光灯能让视野更开阔,但在市区、会车或跟车时,滥用远光灯就成了“缺德行为”。

想象一下,你正正常行驶,对面突然射来一道强光,瞬间眼前白茫茫一片,啥都看不见,这就是远光灯滥用的危害——会车时开远光,对方司机的视线被严重干扰,反应时间大幅缩短,极易引发追尾、碰撞事故;跟车时开远光,强光反射到前车后视镜,影响前车司机观察后方情况,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图片来源网络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会车时,距相对方向来车150米内不能使用远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不能使用远光灯;夜间没有路灯、照明不良或者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情况下行驶时,同方向行驶的后车与前车近距离行驶时,不能使用远光灯;通过急弯、坡路、拱桥、人行横道或者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应交替使用远近光灯示意。可即便有这些规定,远光灯滥用现象仍屡禁不止。

三、转向灯:别让“沉默”成“事故导火索”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转向灯是汽车的“语言”,它告诉其他司机你的行驶意图。但现实中,很多人把转向灯当“摆设”,转弯、变道不打灯,直接行动,让周围车辆措手不及。

有些司机觉得“转弯速度慢,没必要打灯”,或者“看了后视镜没车,直接转就行”,但这种想法很危险。转向灯提前3秒开启,能给后车和周围车辆足够的反应时间,避免因突然转向导致追尾。而且,转向灯的规范使用,也能让交通更顺畅,减少不必要的急刹车和拥堵。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在一些复杂路况,比如环岛、路口,转向灯的作用更加关键。进入环岛前,打左转向灯示意要进入环岛;驶出环岛时,打右转向灯告知后车你的行驶方向,这样大家才能有条不紊地通行。

四、安全驾驶,从正确用灯开始

汽车灯光的正确使用,关乎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每次因灯光问题引发事故,都让人痛心——那些本可以避免的碰撞、伤害,背后是对规则的漠视。

下次开车前,不妨多想想:我的灯光开对了吗?如果人人都能规范用灯,马路上是不是会少一些“路怒”,多一些安全?你在开车时,遇到过哪些因灯光使用不当引发的糟心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起聊聊如何让马路更安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别让灯光成“马路隐患”这些汽车灯光使用规则,90%的人都弄错过,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