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交礼仪

100条社交礼仪:藏在人情里的分寸

 

1. 见面打招呼,哪怕只是点头微笑,也别装作没看见。

2. 记住别人的名字,再次见面时准确叫出,会让人觉得被重视。

3. 握手时力度适中,别软绵绵也别太用力,时间控制在3秒左右。

4. 介绍他人时,先把晚辈介绍给长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5. 递东西时用双手,尤其是给长辈、上级或客人,比如递水杯、文件。

6. 接别人递来的东西,无论是否喜欢,都先道谢再接过。

7. 递剪刀、水果刀时,把刀柄朝向对方,避免刀尖对着人。

8. 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别东张西望,但也别直勾勾盯着让人不自在。

9. 别人说话时不随意打断,等对方说完再开口,哪怕有不同意见。

10. 公共场合说话音量适中,别大声喧哗,尤其在图书馆、医院等安静场所。

11. 跟人聊天时,别总说“我”,多问对方“你觉得呢”“你最近怎么样”。

12. 不打探别人的隐私,比如工资、年龄、感情状况,尤其是不熟的人。

13. 朋友吐槽时,先共情再安慰,别急于讲道理或比惨(比如“你这算啥,我比你更惨”)。

14. 收到消息尽量及时回复,哪怕只说“忙完回你”,别让人一直等。

15. 微信发消息别只发“在吗”,直接说事儿,节省对方时间。

16. 不随意发语音,尤其给不熟悉的人或工作伙伴,文字更清晰高效。

17. 朋友圈别随意评论别人的私生活,更别在评论区吵架。

18. 别人晒娃、晒成就时,哪怕不感兴趣,也别泼冷水,简单夸一句总没错。

19. 上门做客提前打招呼,别突然到访,避免给主人添麻烦。

20. 做客时别乱翻主人家的东西,尤其是卧室、抽屉等私密空间。

21. 主人倒的水或递的零食,哪怕不喜欢,也接过来表示感谢。

22. 做客时间别太长,尤其对方没留饭的意思时,见好就收。

23. 送别客人时,送到门口或楼下,等客人走远再关门,别转身就关。

24. 餐桌上,长辈或主人动筷后,其他人再开始吃。

25. 夹菜用公筷,别在盘子里翻来翻去,一次别夹太多。

26. 吃饭时别吧唧嘴,喝汤别发出“呼噜”声。

27. 座位别乱坐,正对门口的主位一般留给长辈或贵客。

28. 敬酒时,酒杯低于长辈或上级的酒杯,碰杯时说句祝福的话。

29. 别人敬酒时,哪怕不喝酒,也端起茶杯示意,别说“我不喝”就置之不理。

30. 餐桌上别谈论让人倒胃口的话题,比如疾病、垃圾。

31. 职场中,跟同事说话别太随意,尤其别背后议论领导或同事。

32. 开会时手机调静音,别频繁看手机,发言时先举手或示意。

33. 借同事的东西及时还,哪怕是一支笔,还时说句感谢。

34. 帮别人带饭、取快递,算清费用及时给,别装傻充愣。

35. 收到工作消息,哪怕暂时处理不了,也回复“收到,稍后处理”。

36. 打电话时,先自报家门,“您好,我是XX”,别上来就问“你是谁”。

37. 挂电话时,让长辈、上级或客人先挂,自己再挂。

38. 公共交通上,给老人、孕妇、小孩让座,别假装睡觉或低头玩手机。

39. 排队时别插队,哪怕人少,也别抱着“通融一下”的心态。

40. 电梯里,主动按楼层,门开时让别人先出,进时别抢。

41. 跟长辈说话别用网络热词,语速慢一点,耐心听他们讲完。

42. 给长辈买礼物,实用比花哨重要,比如保暖袜、轻便的鞋子。

43. 跟晚辈聊天别摆架子,平等交流,别总说“我当年如何”。

44. 朋友有难时,别只说“加油”,能帮就搭把手,哪怕只是听他倾诉。

45. 朋友请客后,记得回请,礼尚往来才能长久。

46. 求人帮忙时,先说明事情,再问“方便吗”,别道德绑架。

47. 别人帮了忙,除了说谢谢,还可以买点小礼物或请杯奶茶表示感谢。

48. 拒绝别人时,态度温和但坚定,别说“我可能没时间”(留余地让人误会),可以说“这次确实有事,下次有机会再帮你”。

49. 别人道歉时,别揪着不放,“没事”“过去了”能化解尴尬。

50. 开玩笑要看对象和场合,别拿别人的缺点、痛处当笑点。

51. 递名片时,双手奉上,名片正面朝对方,别随手扔过去。

52. 接名片时,双手接过,看一眼再收好,别直接塞兜里或扔桌上。

53. 参加婚礼别穿白色(除非新娘不介意)或黑色,别抢新娘风头。

54. 随份子钱,参考周围人的标准,别太高显得别人小气,别太低显得没诚意。

55. 探病时,选在下午3-5点,别上午去(可能影响病人休息),别聊太久。

56. 探病礼物别送梨(谐音“离”)、菊花(寓意不吉),可以送牛奶、苹果。

57. 走路时,让长辈、女士走在内侧(远离马路的一侧)。

58. 开门时,顺手帮后面的人扶一下门,尤其是对方手里拿东西时。

59. 下雨天,跟别人共撑一把伞,尽量往对方那边倾斜,别让对方淋雨。

60. 别当众指责别人的错误,有问题私下说,给对方留面子。

61. 别人夸你时,别一味否认,可以说“谢谢,你也很棒”,顺便夸回去。

62. 穿衣服看场合,正式场合别穿拖鞋短裤,休闲场合别穿西装革履。

63. 指甲保持干净,别留太长,尤其指甲缝里有污垢会让人不适。

64. 身上别喷太浓的香水,尤其密闭空间,淡淡的香味更让人舒服。

65. 公共场合别脱鞋、抖腿,坐姿端正,别翘二郎腿对着别人。

66. 跟人约好时间,提前10分钟到,别迟到,万一迟到要提前告知并道歉。

67. 取消约会要尽早说,别等对方快出门了才通知。

68. 看电影、听音乐会时,别大声说话、吃带声响的零食。

69. 逛商场、超市时,别随意拆开包装,不买的东西放回原位。

70. 遛狗时牵绳,及时清理宠物粪便,别让狗扑人、吠叫。

71. 跟人合作时,多肯定对方的付出,“这个想法你提的特别好”,别独揽功劳。

72. 收到礼物要当面打开,表现出喜欢,哪怕不喜欢也说“谢谢,很用心”。

73. 送礼物别送“忌讳品”,比如给南方人别送钟表(谐音“送终”),给情侣别送梨(“离”)。

74. 别人失意时,别炫耀自己的得意,多说说“我也有过类似的难”。

75. 聊天时别总抬杠,哪怕不同意,也说“你的想法有道理,不过我觉得…”。

76. 对服务人员客气点,“谢谢”“麻烦了”挂在嘴边,别呼来喝去。

77. 快递、外卖备注别写“快点”“必须送到”,换成“辛苦啦,麻烦尽快”。

78. 租房、借住时,保持卫生,别乱动房东/主人的私人物品。

79. 合租时,晚上10点后别大声说话、听音乐,洗澡别太久。

80. 路上遇到熟人,简单聊几句就行,别拉住不放耽误对方事。

81. 别随意给别人起绰号,尤其是带贬义的,哪怕关系好也可能伤人。

82. 别人分享秘密时,守口如瓶,别转头就告诉其他人。

83. 跟异性相处保持分寸,别讲低俗笑话,肢体接触别太随意。

84. 参加聚会时,别只顾着玩手机,多跟身边人互动。

85. 聚会结束后,主动跟组织者说句“今天辛苦你了,玩得很开心”。

86. 遇到别人吵架,别围观起哄,能劝就温和劝,不能劝就远离。

87. 开车时,礼让行人,别加塞、别开远光灯晃人,停车停在车位里。

88. 发朋友圈别炫耀优越感,比如“这点钱不算啥”“随便买的小玩意”。

89. 别人求助时,帮不了就直说,别答应了又做不到。

90. 看到别人的朋友圈,别恶意评论,不喜欢可以划过,别抬杠。

91. 跟长辈吃饭,主动给他们夹菜(用公筷)、盛汤,提醒“慢点吃”。

92. 出差、旅行回来,给家人、朋友带点小特产,不用贵,心意到了就行。

93. 别人说“改天请你吃饭”,别当真催着兑现,多半是客气话。

94. 别追问别人的收入、感情状态,尤其是“你一个月挣多少”“啥时候结婚”。

95. 社交中别太“自来熟”,刚认识就问东问西、拍肩搭背,会让人不适。

96. 收到红包、转账,别马上拆,尤其当着别人的面,过会儿再拆并致谢。

97. 借钱给别人时,想好“这钱可能要不回来”,借出去就别催,还钱时说“谢谢”。

98. 别人还钱时,当面点清,过后别再说“少了”,避免误会。

99. 离开一个场合,跟主人和相熟的人打招呼再走,别悄悄溜走。

100. 人情世故的核心是“让人舒服”,别只图自己方便,换位思考最重要。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00条社交礼仪:藏在人情里的分寸,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