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编辑:贰玖
生活在现代,大家约朋友一起玩的方式都很简单,一个电话或一条信息就能迅速约定时间和地点。
然而在古代,古人拜访友人时,不仅需要提前半个月做准备,还得遵循一套名为“投刺礼”的礼仪规范。

除此之外,在不同场合他们用的社交方式也不一样,古人之间的交往充满了礼仪和规矩。
那么还有哪些社交礼仪是古人必须遵循的呢?
拜访朋友的“投刺礼”
先来说说这个“投刺礼”吧,古时候去朋友家、官员家或者长辈家,得先告诉人家一声,这叫“投刺”。
投刺其实就是送一张名片,古代人叫它“名刺”,而名刺一般用竹片或木片做,后来也有用纸的。
上面会写上拜访人的名字、职位、老家什么的,有时候还会写上拜访的目的或者简单的问候。
在一些正式场合,名刺怎么写、写什么也都有讲究,得体现出拜访人的身份和对主人的敬意。
投刺之前,拜访人得先打听一下主人在不在家,能不能见客,如果主人同意了,拜访人或他的随从就会把名刺交给主人家的门房。
再由门房把名刺给主人,这种正式的拜访方式可以避免直接打扰人家,还能给人留下好印象。
1. 名刺的制作
不过名刺的制作和材料讲究得很,古人一般喜欢用竹片、木片做名刺,还有的甚至会用象牙、玉石这种高级货。
到了唐代,还出现了纸质名刺,不过文人雅士们还是喜欢竹片名刺,因为轻巧又好看;而商人和官员们更偏爱木片的,因为结实耐用。
但在一些严肃场合,大多都会用红色的纸来做名刺,显得特别庄重,而这名刺的尺寸也有说法。
一般长宽比是2:1,长度大概在10到15厘米,宽度在5到7.5厘米之间,至于名刺上的字,那得用毛笔来写。
要求字迹工整、清晰,楷书或者行书是主流,写字的时候,笔力和墨色都很重要,这样才能显出写字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
比如官场或者商务大事件,名刺上的字还会用红色墨水写,这样看起来更正式、更喜庆。
而名刺上一般会写上个人的名字、官职、老家、别号等信息,面对尊敬的长者,名刺上还会写“拜谒”、“请安”这样的礼貌用语。
2. 投刺的时机
名刺做好之后,就得投刺了,这个时机非常考究,太早去显得没礼貌;太晚又会显得敷衍,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拜访。
一般上午九点是最适合的时段,因为老祖宗们觉得这个点儿阳气初升,万物复苏,这时候去拜访人家会被认为是带着好运和希望的。
然后在投刺之前,你得好好想想要对方的身份和地位是谁,如果对方是个大人物或者地位特别尊贵,那就得提前做好功课:
了解他们有没有空,还有他们的日常习惯、喜好,甚至可能的忌讳:
比如有些大官或者学者在特定的时间可能正忙着工作或者研究,这时候去拜访,可能会打扰到他们。
投刺的时候也得考虑季节和天气,夏天太热或者冬天太冷,极端的天气可能会影响主人家的观感,这是古代社交礼仪里很重要的一点。
3. 投刺的程序
投刺之后还得经过一个程序才算完成整个“投刺礼”,那就是主人正式接见并交换名刺。
到了主人家门口,拜访人不能直接进去,得先把准备好的名刺交给门房或者接待的人,由他们再转交给主人。
这期间拜访者就得在门外或者接待区耐心等着主人的回应,还得保持礼貌和耐心,就算等得再久,也不能露出不耐烦或者烦躁的样子。
而如果主人愿意受访,门房会出来告知,并带人去主家的客厅,但进去之前,拜访者得先整理一下衣服,确保自己衣冠整洁,以示尊敬。
反之如果主人不愿意接见,门房就转达主人的意思,拜访者被拒绝也得礼貌地接受这个回复,表示感谢,然后离开。
4. 拜访时的礼节
一旦拜访者被允许进门了,那和主人聊天的时候就得保持低调,说话要客气,别太嚣张。
在古代,大家都特别看重说话和行为,尤其是文人和官员,他们觉得这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
拜访结束在离开的时候,别忘了跟主人说声谢谢,再鞠个躬,表示你很尊重他。
书信往来
除了拜访朋友时的“投刺礼”,古代还有许多其他的社交礼仪,比如: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和通讯技术的限制,人们往往无法面对面交流,因此书信成为了维系远距离关系的重要纽带。
写信时,大家会使用专门的信纸,信的开头和结尾都有固定的写法,开头部分通常会写上“敬启者”、“致”等词语,表明信件的正式性。
并且会用“阁下”、“仁兄”、“贤弟”等称呼来表达对收信人的敬意和亲昵,结尾部分则会用“此致”、“敬礼”、“顺颂时祺”等词语来结束。
同时附上写信人的姓名和日期,以示信件的正式结束。
宴会礼仪
古人聚会时,座位怎么安排、谁先喝酒、怎么吃菜都有一定的讲究,比如座位,最重要的客人一般会坐主位,而主人就坐在主位旁边。
敬酒的时候,主人先带头会说些祝福的话,宾客收到敬酒后,也得回敬一下,这是礼貌。
敬完酒主人就会示意大家开始吃,但吃饭的时候,别光吃自己喜欢的菜,也要照顾到其他的菜,不然会让主人觉得你不尊重他们。
也尽量别发出声音,比如嚼东西的声音、餐具碰撞的声音,要保持优雅的吃相。
服饰礼仪
在不同的场合,古人穿着的服饰也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在朝会、祭祀等正式场合,官员们需要穿着朝服,颜色、图案都有严格的规定。
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服饰则相对自由一些,但也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
这么看来,古代的那些社交规矩虽然挺麻烦的,但它们也反映了古人对一个和谐社会的向往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重。
这些规矩教会了大家尊重别人、管好自己,这样就能创造出一个文明又有序的社会。
虽然现在时代变了,很多古代的社交规矩已经用不上了,但它们所代表的尊重和礼貌的态度,还是挺值得我们学习和继续传承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时候,人情社交礼仪很重要,拜访朋友时,还得遵守“投刺礼”,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