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育儿亲子

明明爱孩子却处成“上下级”?这3步帮你重建亲子关系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喊孩子吃饭他装没听见,让他写作业他摔门,明明你为他好,他却像跟你“有仇”?其实问题不在孩子,而在你们的亲子关系——当你把自己当成“领导”,他自然就成了“反抗的下属”。

很多家长误以为“父母就该有父母的样子”,要保持权威,但其实亲子关系的核心,是“两个独立个体的情感联结”。就像你不会对朋友说“赶紧过来”,却会对孩子说;你不会否定朋友的想法,却会对孩子说“你懂什么”。参考资料里说,亲子关系是孩子一生人际关系的基础,你对他的态度,会变成他对世界的态度——你用命令式说话,他以后要么习惯服从(失去自我),要么学会反抗(拒绝沟通);你用平等的方式相处,他才会学会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比如我有个朋友,以前总对孩子说“赶紧写作业,别磨蹭”,孩子反而越写越慢。后来她改成“我们一起定个时间,写完作业可以玩半小时游戏,怎么样?”孩子居然主动问“妈妈,现在开始写,能不能多玩10分钟?”你看,只是把“命令”换成“商量”,孩子的态度就变了。

从“领导式”转向“伙伴式”,其实就3步,咱们一步步来:

第一步,把“命令”换成“请求”。比如不说“下来帮我做饭”,而是说“我今天有点累,能帮我摘个菜吗?”孩子不是你的“下属”,而是“家人”,请求会让他觉得“我很重要”。就像原文里作者说的,妈妈如果换个语气,她肯定不会发脾气——谁会拒绝一个需要帮助的家人呢?

第二步,把“说教”换成“倾听”。当孩子说“今天同学骂我”,别急着说“你为什么不骂回去”,先问“你是不是很委屈?”孩子需要的不是“解决办法”,而是“被理解”。参考资料里说,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情感支持”,倾听就是最好的支持。比如我表哥,他跟父母吐槽工作压力大,父母不会说“这点苦都吃不了”,而是说“我知道你不容易,要不要一起吃顿好的?”所以他愿意跟父母说心里话。

第三步,把“控制”换成“支持”。比如孩子想选画画兴趣班,不是说“选奥数有用”,而是说“你为什么喜欢画画?我们一起看看哪个班老师好”。孩子需要的不是“你替他选”,而是“你陪他选”。参考资料里说,尊重孩子的独立性,能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就像我闺蜜,她从小不在父母身边,但父母从来不会强迫她做什么,所以她现在跟父母像朋友一样,什么都愿意说。

当然,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有的孩子性格敏感,需要更多的肯定;有的孩子性格倔强,需要给点“缓冲空间”。比如敏感的孩子犯了错,别当众批评,私下跟他说“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我们一起注意”;倔强的孩子不想写作业,别逼他,说“我小时候也不想写,后来发现先写完再玩更开心,你要不要试试?”关键是“投其所好”,找到适合你们家的方式。

其实,好的亲子关系不是“管出来”的,而是“聊出来”的、“陪出来”的、“尊重出来”的。从今天开始,试着把“我是你妈/爸”换成“我们是一伙的”,你会发现,孩子比你想象中更爱你,也更愿意听你的。

比如今晚吃饭时,你可以说“今天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跟我说说呗”;比如孩子写完作业,你可以说“今天写得真快,是不是有什么秘诀?”;比如孩子犯了错,你可以说“我们一起想想,下次怎么避免?”这些小改变,会让你们的关系越来越近。

记住,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而是一个“独立的人”。当你把他当成朋友,他才会把你当成“自己人”。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明明爱孩子却处成“上下级”?这3步帮你重建亲子关系,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