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概述
本项目计划投资 8,013.13 万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办公楼购置、设备采购、人员招聘与培训等,总建筑面积为 1,650.00m2,实施主体为晨泰科技及其全资子公司,实施地点为广东省深圳市,建设周期为两年。
公司智能电网和新能源两大业务板块的主要硬件产品,在新能源业务领域,以硬件为基础,公司也可为客户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如新能源充电综合解决方案、智能光储充能源管理平台等,具体情况如下:
(1)新能源充电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以新能源充电桩为切入口,推出了“物联网设备+云平台”的新能源充电综合解决方案,以实现充电桩采购、后续监控维护、充电站运营及车端用户管理等业务环节对充电运营商的一站式赋能。华为、固德威等多品牌的光伏、储能产品,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目前,搭载晨泰 EMS 的光储充电站已在杭州及温州多地陆续投入运营。
公司以精密计量和物联网通信为代表的核心技术是计量相关的智能电力设备的关键共通技术。公司围绕低压台区场景构筑了品种丰富的产品矩阵,以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驱动产品创新,凭借多产品线的协同发展实现业务持续成长。
(2)智能光储充能源管理平台
公司与北大信研院联合开发的晨泰能源管理平台(EMS)是一款集成了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设备,进行管理、监测与协同控制的综合性平台,引入了云-边端对接模式,支持算力下沉,响应速度可达 10ms,数据安全大幅提升。平台集管理、控制、运营、运维、分成、分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支持权限与数据隔离,可满足多种用户群体的使用需求。平台可实现远程视频监控、充电桩远程运维等,提高了运维效率和安全性,还具备较高的开放性和拓展性,已成功接入阳光电源、
2、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1)项目的必要性分析
①有利于紧跟国际技术发展趋势,满足出海智能电表产品技术要求
在全球持续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与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开拓海外电表与电网市场是电表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各国电表及电网发展水平有所差异,设备技术要求也不尽相同。北美地区对高级计量基础设施(AMI)、智能电网配电管理等新技术较为敏感;欧洲地区重视能源和气候,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与智能电网的整合;中东和非洲处于初期增长阶段,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
亚太地区需求占比近半,碳排放严控、空气污染治理等带动智能电网发展,尤其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国家快速工业化带来较大智能电表需求。公司已陆续开拓了部分海外业务,且业务量呈现上升趋势,在技术层面尽快满足海外各市场的技术需求将成为公司加快海外布局的前提。本项目建设是公司满足海外电力计量技术需求的必要举措。
公司将重点开发GPRS/4G/WIFI 无线通信技术、宽带载波通信技术、Lora/Zigbee/小无线通信等技术,建立模块化国际标准软件平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建立和完善 AMI 集成、分析、管理系统软件,紧跟国际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满足海外智能电表研发需求。
②有利于丰富公司现有研发基础设施,保障公司技术迭代需求
公司现有研发场所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研发实验室位于温州总部,主要为研发新产品测试使用;另一部分租赁于深圳市宝安区创维创新谷,主要进行软、硬件开发。我国智能电表及电网技术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客户对各类电网产品及传输系统的研发要求日趋提升,公司现有研发实验室利用率已趋于饱和,无法开展更多研发项目,这对公司整体技术实力的提升极为不利。
当前急需寻找新的研发场地来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及相关设备与人员的安置。本项目建设将在深圳市宝安区购置办公楼,在扩大研发场地的同时增加研发设备安置空间,为公司研发团队提供更加优质的基础研发条件。
相比租赁场地,购置场地更能为公司构建长期稳定的研发优势,研发中心继续选址深圳,也可以更好利用深圳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和创新优势,吸引优秀人才加盟。
③有利于推进充电桩产业技术升级,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伴随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充电桩作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国内充电桩普遍存在慢充桩功率小、充电速度慢,快充桩成本较高、充电桩计量与管理较混乱等痛点问题。
本项目建成后将基于电动汽车充电机国家标准,以及各个车企的企业标准和不同的电源管理策略,推进充电桩技术迭代升级,提升电动汽车充电速度、效率和稳定性等性能,并开发大功率定制化的直流充电机以及模块化的计量单元,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充电桩领域的技术优势,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2)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①项目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智能电表及新能源配套设施发展。智能电表方面,2024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 2030 年,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实现主配微网多级协同、海量资源聚合互动、多元用户即插即用,有效促进分布式智能电网与大电网融合发展,较好满足分布式电源、新型储能及各类新业态发展需求。
另外,《国家电网公司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规划》《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等政策亦旨在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充电基础设施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 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等政策文件鼓励或重点发展的领域。
此外,《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 年)》等众多政策亦指出要重点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综上,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为本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②公司拥有坚实的技术研发基础
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体系最重要的终端之一,随着新的计量标准的推出,需要功能更完备的新一代电表设备进行适配,对老旧产品及无法达到新标准产品的技术升级与研发创新是电表生产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经过多年行业深耕,公司在电能计量仪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产品领域中,积累了宽量程及高精度电能计量、电磁兼容性及其对抗、低功耗设计、多重防窃电、物联网通信、嵌入式软件可靠性、智能制造等多项先进技术。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拥有授权专利 127 项,其中发明专利 46 项、实用新型专利 71 项、外观设计专利 10 项,此外公司还拥有 146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多个研发项目得到浙江省、温州市政府资助和奖励。公司在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坚实的研发基础将助力本项目的顺利实施。
③公司拥有优秀的研发团队
企业的研发效率与研发深度极大依赖于科研团队的人员配置,一个优秀的研发团队需拥有高效的研发能力、健全的管理体制、多样化的研发人才以及标准化的研发流程,研发团队对技术型企业的贡献不可估量。智能电网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优秀的研发团队将助力企业在行业竞争中获得先发优势。
公司研发团队由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及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培育对象胡东方、总工程师项超等高素质人才带头进行技术研发工作。公司对新产品及派生品研发均部署了详细的工作流程,在标准化前提下提升研发效率。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拥有研发人员 102 人,占员工总数比例为 19.73%。优秀的技术团队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人才基础。
本次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还将新增 36名硬件、软件、测试、结构等岗位研发工程师,进一步夯实和加强公司的研发实力。
3、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深圳市的政策,本项目拟于深圳新设全资子公司,购置办公楼新建研发中心,由晨泰科技及新设子公司共同运营管理研发中心,总建筑面积 1,650.00m2。为满足项目研发需要,本项目拟购置先进的研发及测试等设备共 62 台(套),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快公司国际电力计量产品、坚强智能电网配套设备、大功率充电机及计量单元等课题的研发,增强公司的综合技术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4、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建设期拟定为两年,项目进度计划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房产购置、设备采购、安装及调试、人员招聘与培训、课题研发等。
5、项目选址及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选址为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雪花科创城。本项目运营期污染物主要包括废水、固废及噪声,其中,固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固体垃圾,经统一回收后集中处理;废水为员工生活污水,经污水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噪声为部分研发测试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设备位置可有效降低噪声污染。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晨泰科技深圳市宝安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