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集邀约**:文人周慕白收到好友杜远山的雅集邀请函,在深秋时节前往城郊的"听松别院"参加聚会,期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共度美好时光。
- **初入别院**:周慕白抵达别院,被庭院中的秋色美景所吸引,随后见到久违的老友们,包括杜远山、女词人柳青眉、书法家黄石公和年轻诗人方子期。
- **诗意开场**:聚会以杜远山珍藏的"琥珀光"为引,众人不直接言酒却处处体现酒意,以诗词唱和开启雅集,气氛渐入佳境。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醉意渐浓**:随着"琥珀光"的作用,众人情绪高涨,谈笑风生,从诗词歌赋到人生际遇,再到家国情怀,展现出文人雅士的洒脱与深情。
- **意外插曲**:方子期因情感困扰而情绪失控,众人以诗词相劝,最终化解心结,体现了文人之间的真挚情谊。
- **月下离别**:聚会结束,众人带着微醺的诗意和深厚的情谊告别,相约明年再聚,留下美好的回忆和传世的诗篇。
本次写作重点在于描绘文人雅集的全过程,通过不直接提及"酒"字却处处体现醉意的方式,展现中国传统文人的风雅与情怀。故事将着重刻画聚会中的诗词唱和、情感交流以及那份微醺中的诗意境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深秋的午后,周慕白收到了杜远山的信笺。那是一张泛着淡淡檀香的宣纸,上面用行楷写着:"明日申时,听松别院,携诗而来。"落款处盖着一枚朱砂印章,形如一片枫叶。周慕白将信笺放在鼻尖轻嗅,仿佛已经闻到了别院里那熟悉的、混合着墨香与某种醇厚气息的味道。
他微微一笑,提笔在回帖上写下:"定当携满袖秋风而至。"
次日,周慕白踏着满地金黄的银杏叶来到城郊的听松别院。这是一座掩映在枫林中的幽静院落,白墙黛瓦,飞檐翘角,门前一条碎石小径蜿蜒而入。还未进门,便听得院内传来阵阵笑声,间或夹杂着几句诗词吟诵。
"慕白兄到了!"杜远山亲自迎出门来。他身着靛青色长衫,腰间系一条月白色丝绦,面如冠玉,双目炯炯有神,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风流态度。
周慕白拱手笑道:"远山兄相邀,岂敢不来?只是不知今日又有何佳酿...啊不,佳句相候?"
两人相视一笑,心照不宣。杜远山挽着周慕白的手臂步入庭院。院内一株老梅树下已设好席面,几张藤椅围着一张红木圆桌,桌上摆着几碟时令果品和精致点心。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那只青瓷执壶,通体如玉,在秋阳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慕白!"席间站起几人,都是熟识的文友。女词人柳青眉一袭藕荷色罗裙,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花,清丽脱俗;书法家黄石公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还有年轻诗人方子期,眉目如画,正捧着一册诗集细细品读。
"诸位久等了。"周慕白向众人拱手,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被那只青瓷执壶吸引。壶嘴处隐约有热气升腾,带着一种令人心神荡漾的芬芳。
杜远山会意,提起执壶为众人面前的杯盏一一斟满。那液体呈现出琥珀般的色泽,在白玉杯中微微晃动,映着阳光折射出迷离的光晕。
"此物采南山之精,得天地之气,历三冬而酿,经九转而成。"杜远山举杯环视众人,"今日得与诸君共赏,实乃幸事。"
柳青眉轻笑:"远山兄又卖关子。此物虽无名,却早已声名在外。去年重阳,不就是它让子期醉后写下一枕秋风梦不成的佳句么?"
方子期闻言,白皙的面庞顿时飞上两片红云:"青眉姐莫要取笑,那日...那日确实是情之所至。"
黄石公捋须大笑:"好一个情之所至!今日老朽倒要看看,诸位才子佳人又能情出什么新花样来!"
众人哄笑间,周慕白已浅啜一口杯中物。那液体甫一入口,先是清冽如山泉,继而化作一股暖流,自喉间缓缓而下,最后在胸腹间绽开,如春风拂过冻土,唤醒万千生机。他不禁闭目轻叹:"妙哉!"
"慕白兄既已品过,当赋诗一首以记此情此景。"杜远山笑道。
周慕白睁开眼,见众人皆含笑望着自己,便也不推辞。他略一沉吟,目光扫过院中那株叶子半红半黄的枫树,朗声吟道:
"枫叶未红先醉容,
一庭秋色与君同。
莫问杯中何物是,
只道人间有春风。"
"好一个莫问杯中何物是!"黄石公拍案叫绝,"慕白此诗,正合今日之趣。老朽虽不善诗,却愿以书法记之。"
说罢,他命童子取来笔墨纸砚,挥毫泼墨,将周慕白的诗作书于宣纸之上。那字迹苍劲有力,如老松盘根,又似飞瀑流泉,与诗意相得益彰。
众人品评间,第二巡已过。那"琥珀光"的效力渐渐显现,席间气氛愈发活跃。柳青眉提议行飞花令,以"秋"字为题。一时间,佳句迭出,妙语连珠。
"我先来——秋水共长天一色。"方子期抢先道。
"太俗!"杜远山摇头晃脑,"不如我的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柳青眉轻抿嘴角:"二位未免太过直白。妾身倒有一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如何?"
周慕白听着众人斗诗,忽觉一阵微醺之意涌上心头。他望着院中那株老梅,枝干虬曲如龙,虽未到花期,却自有一番风骨。他缓缓道:"我有一联,不知可否——老梅知我醉,故遣暗香来。"
"妙极!"黄石公击节赞叹,"慕白此句,不着痕迹而尽得风流。当浮一大白!"
众人举杯相庆。不知不觉间,日影西斜,院中枫树的影子越拉越长。那只青瓷执壶已经空了两次,童子又悄悄换上了第三壶。
酒至半酣,话题也从诗词歌赋转向了人生际遇。柳青眉说起自己年轻时的一段情事,眼中泛起朦胧的光:"那时年少,以为一句执子之手便是永恒,谁知...谁知人生如逆旅,聚散终有时。"
席间一时静默。方子期忽然举杯一饮而尽,声音有些哽咽:"青眉姐此言,令我想起...想起..."话未说完,竟伏案抽泣起来。
杜远山轻拍方子期肩膀:"子期,可是又想起那位李家小姐了?"
原来方子期曾与城中李员外之女相恋,却因门第之见被生生拆散。此事众人皆知,只是平日不便提起。今日在"琥珀光"的作用下,年轻人终于压抑不住心中郁结。
周慕白见状,温声道:"子期,我有一言相赠——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情之一字,最是磨人,却也最能成就诗人。你看李商隐、温庭筠,哪个不是情场失意而诗坛得意?"
柳青眉也劝道:"慕白兄说得是。妾身虽为女子,却也明白曾经沧海难为水的道理。有些人事,放在心里比握在手中更长久。"
方子期抬起头,眼中泪光闪闪,却已平静许多:"多谢诸位开解。只是...只是心中实在苦闷。"
杜远山笑道:"既如此,不如再饮一杯,让那琥珀光替你消愁解闷。须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可有时候,愁到极处反而通了。"
众人又笑又劝,方子期终于破涕为笑。他抹去眼泪,举杯道:"今日得诸位良言相劝,子期感激不尽。请容我献丑一首——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好诗!"黄石公大声喝彩,"此句当记下来,明日我为你写成条幅!"
夕阳西下,院中点燃了灯笼。微凉的风中,那"琥珀光"的暖意愈发明显。周慕白觉得自己的思绪变得异常活跃,仿佛能捕捉到空气中每一丝诗意的颤动。他望向远处山峦的轮廓,忽然道:
"诸位可曾想过,我们今日在此吟诗作对,谈古论今,百年之后,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杜远山晃着杯中的液体,看着它在灯光下泛起的涟漪:"慕白兄何出此言?人生在世,当及时行乐。百年之后?谁知道呢!或许我们的诗作会流传下去,或许这听松别院会化为尘土,又或许..."
"或许后人会在某个秋日,像我们今日这般相聚,品着类似的琼浆玉液,吟诵着我们留下的诗句。"柳青眉接过话头,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黄石公哈哈大笑:"你们两个,一个伤春,一个悲秋,倒真是天生一对!来来来,老朽虽然年迈,却也要说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众人又是一阵欢笑。席间气氛愈发热烈,连那轮明月也似乎被吸引,悄悄爬上了枫树梢头,将清辉洒向这一桌欢聚的文人。
夜渐深,那"琥珀光"的效力也达到了顶峰。周慕白觉得自己的头脑异常清醒,却又带着一种飘飘然的愉悦。他看到杜远山正在与黄石公争论某个典故的出处;柳青眉倚在栏杆上,望着月亮出神;方子期则伏在案上,似乎已经进入了梦乡,嘴角还挂着笑意。
"真是美好的一夜啊。"周慕白轻声自语。他忽然诗兴大发,取过纸笔,一挥而就:
"一壶风月满庭芳,
醉倒东风不用扶。
莫笑书生多意气,
从来诗酒是吾徒。"
写罢,他将诗笺轻轻放在熟睡的方子期身旁,然后起身走向院门。夜风拂面,带着微醺的凉意。身后,杜远山的声音传来:
"慕白兄这就走了?"
周慕白回头笑道:"醉后各分散,不是么?明日还有公务,先行一步了。"
杜远山也不强留,只是举杯示意:"那就不送了。改日再聚!"
走出听松别院,周慕白深吸一口秋夜的空气。他觉得自己脚步轻快,仿佛能踏月而行。路旁的银杏叶在月光下泛着金色的光晕,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诗行上。
这一夜的欢聚,这一席的谈笑,这一杯杯的"琥珀光",都将成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想,人生得意须尽欢,有诗有友如此,夫复何求?
月光下,周慕白的背影渐行渐远,唯有袖中残留的那一缕醇香,证明这一夜并非梦境。
图文来源于网络!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篇没有(酒)字的作文。,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