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相干的人,不会带给你痛感;相关的人,总会在心底最脆弱的地方下刀子。
我对我的母亲,是有怨言的。
关于我人生重要命题的选择,关于我情感世界的诉求,她关注得不多。
但她要得很多,她既需要我时刻陪在她身边,做她的情绪垃圾桶,又需要我外出展翅飞翔,可以成为她吹嘘的骄傲。
更为重要的是,在共生相处三十年的时间里,我们都非常熟悉彼此。
我了解她,所以我会尽可能地满足她的物质需求与情感需求。
她也了解我,所以她总是会在我最柔软的地方挖苦我。
我更了解她,所以我每次遇到类似话题,我都压抑内心的怒火,不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坦白出来。因为我觉得,亲人之间是没有办法分享苦痛的,我不想看到我的母亲无措的模样。倒不如,继续维持她这样“假大强”的形象。我看着她,母女两个人,有一个是舒服的,也行。
这是我一个人的情感轮回,是我给自己打下的死结。
表面的和谐维持得久了,久到想一直假装和谐。
但是,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
《小团圆》是张爱玲的人生最后一部小说,也是自传性质的小说。
我们都知道她来自一个复杂而又凉薄的家庭,所以,这本书的线索非常繁杂,像做一件精美的刺绣旗袍,未成型之前,线头很多。但就是在这样几十万字的小说里,有两句话读起来,竟然有让我想要哭泣的冲动:
1.她是最不多愁善感的人,抵抗力很强。事实是只有她母亲和之雍给她受罪。
2.二叔怎么会伤我的心?我从来没爱过他。
书里,女主人公九莉称呼自己的亲生父母为“二叔/二婶”,因为她小时候被过继给了大伯一家。
小时候九莉被打,佣人问她:“会不会伤心?”她回答:“二叔怎么会伤我的心?我从来没爱过他。”
当九莉已经远渡重洋,写起回忆录来,追忆自己人生的沟沟坎坎时,回忆到:“她是最不多愁善感的人,抵抗力很强。事实是只有她母亲和之雍给她受罪。”
童年时受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伤害,但是她并不伤心,因为没有爱。
老年时回忆自己一辈子的伤心事,发现抵抗力很强的自己,只在母亲和爱人之中,受到了永生难忘的痛。
不相干的人,连伤害人,都不知道从哪里下刀;相关人,总是能讲出诛心的话,做出诛心的事。
为什么我们爱的人,往往伤害我们最深?
我后来想了很多这样那样的原因。最后的落脚点,可能是期待吧。
我们对不相干的人,没有期待,但我们对自己爱的人,有期待。如果期待没有满足,连失望,都让人难以接受。
因为十分在意,所以痛彻心扉。
也许,少一些不必要的期待,我们的人生,会更加轻松。
其实,还是我们自己的错,对吧。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爱玲与《小团圆》:因为十分在意,所以痛彻心扉,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