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美文鉴赏

小说鉴赏知识点整理

 

1.近年全国高考命题归纳

风格

典型选文及题源

风格特征

“散文化”小说

①《给儿子》 (陈村,中国当代作家)(2023年新高考Ⅰ卷)

②《会明》(沈从文,中国近现代作家)(2016年江苏卷)

③《邮差先生》(师陀,中国当代作家)(2012年江苏卷)

淡化情节冲突,抒情性强,语言优美,重视风俗民情的描写,不太执着作品的冲突和戏剧性,自然而然塑造人物形象。

乡土小说

①《社戏(节选)》(沈从文,中国现代作家)(2023年新高考Ⅱ卷)

②《长出一地的好荞麦》(曹多勇,中国当代作家)(2023年全国乙卷)

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对故乡的眷恋与某种失落感相交织,具有抑郁的抒情调子。

历史小说

①《江上》(冯至,中国近现代诗人)(2022年新高考Ⅰ卷)

②《石门阵》(卞之琳,中国近现代作家)(2021年新高考Ⅰ卷)

③《理水》(鲁迅,中国近现代作家)(2019年全国Ⅰ卷)

以真实的历史(史事、人物)为基础,加以文学的虚构和想象,阐释人文的思考和观察。

传奇小说

①《秦琼卖马》(谈歌,中国当代作家)(2021年全国乙卷)

②《大师》(双雪涛,中国当代作家)(2020年新高考Ⅱ卷)

③《书匠》(葛亮,中国当代作家)(2020年全国Ⅱ卷)

④《赵一曼女士》(阿成,中国当代作家)(2018年全国Ⅰ卷)

⑤《塾师老汪》(刘震云,中国当代作家)(2015年全国Ⅱ卷)

⑥《峡谷》(阿城,中国当代作家)(2013年全国Ⅱ卷)

奇人异事,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精彩。在一些俗世“小人物”身上,体现出某种独特的人文思考。

写实小说

①《到梨花屯去》(何世光,中国当代作家)(2019年全国Ⅲ卷)

②《有声电影》(老舍,中国近现代作家)(2018年全国Ⅱ卷)

③《天嚣》(赵长天,中国当代作家)(2017年全国Ⅰ卷)

通过真实的细节描写历史的、具体的形象或场景,反映社会生活,并以此感染人,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革命小说

①《支队政委》(王愿坚,中国近现代作家)(2022年全国甲卷)

②《石门阵》(卞之琳,中国近现代作家)(2021年新高考Ⅰ卷)

多以残酷的战争年代为背景,表现革命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科幻小说

《微纪元》(刘慈欣,中国当代作家)(2018年全国Ⅲ卷)

将科学与想象结合,突破科学的边缘,将感性与理性相融合。

外国小说

①《越野滑雪》(海明威,20世纪美国小说家)(2020全国Ⅰ卷)

②《小步舞》(莫泊桑,19世纪法国小说家)(2019年全国Ⅱ卷)

③《一个圣诞节的回忆》(杜鲁门·卡波特,20世纪美国小说家)(2017年江苏卷)

强调人物、主题鲜明、情节富有因果逻辑等。进入20世纪后,小说开始背离“真实”“反映”等现实主义陈规,叙事手法上出现了很多挑战性的技巧。

2.高考命题分析

1. 从各类型小说的内容上来看,选文更加注重“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教化功能,反映中国革命传统的优秀作品和体现文化精髓的中外作品越来越多,且以现当代作家作品为主;主题上,趋向关注“家国情怀”“民族传统”“地域文化”等,体现作者对人生、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2. 从小说的创作时期和故事的时代背景来看,选文更倾向于中国近现代时期的作品,且以写实为主,偶有当代典型风格的作品,如《微纪元》。同时,兼顾外国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文化的代表作品,如海明威的《越野滑雪》。

3. 从风格和题材来看,与教材的关联度增强。小说的阅读与“课标”中的任务群10“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11“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15“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和任务群16“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日趋融合,换句话说,小说选材的范围大抵在这几个“任务群”的范围之内。

3.部编版教材小说篇目整理分析

选文及主题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

《百合花》

主题:革命战争年代的年轻人追求民族解放和自由进步的青春,表现了战火中的青春美和人性美。

风格:散文化小说

题材:革命战争题材。

艺术特色:①选材讲究;②构思巧妙;③心理刻画细腻;④细节刻画生动;⑤女性视角。

1. 学会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品特定的内涵。

2. 学会欣赏小说的描写艺术,如人物描写(肖像、动作、心理、语言等)和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分析它们的作用或效果。

3. 能够评点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

《哦,香雪》

主题:改革开放时代山村青年对现代生活的向往。

风格:散文化小说

题材:时代变革题材。

艺术特色:①运用象征的手法;②注重逼真、细腻的心理描写

《祝福》

主题:以“归乡”为主题,抨击封建礼教,呼唤“改造国民性”。

风格:批判现实主义

题材:“祥林嫂”的悲惨故事。

艺术特色:①“我”(具有启蒙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叙述视角;②环扣式构造;③环境描写的作用;④细节描写;⑤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1. 进一步了解情节、人物、环境等小说要素,理解它们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 领略小说多变的叙事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把握“虚构”对于小说的意义。

3. 学会鉴赏小说描写(场面、人物)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分析小说中伏笔与照应、烘托与对比、写实与象征等手法的综合运用。

4. 重点关注小说的社会环境描写,进而分析其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主题:“官逼民反”的主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认识。

风格:历史传奇

题材:林冲由隐忍走向反抗的故事。

艺术特色:①明暗线索的交织;②巧合的情节设计;③环境描写的作用;④传神的细节描写;⑤小说中“道具”的作用;⑥高超的“讲故事”技巧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主题:作者通过“别里科夫”这一人物愤怒地控诉专制统治,批判腐朽保守的社会思想文化对人的桎梏,反思人性中的奴性弱点。

风格:讽刺小说

题材:19世纪末沙皇统治时期,“套中人”别里科夫的故事。

艺术特色:①漫画式夸张的手法;②戏剧化的情节;③描述语言简练,善用白描;④人物语言不多,但个性化鲜明(直白、生活化)。

《促织》

主题:揭露各级官员讨好皇帝、搜刮贡物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批判了“官贪吏虐”的黑暗现实。

风格:志怪小说

题材:“人化为虫”的“幻化”故事。

艺术特色:①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增强了戏剧性;②构思巧妙;③心理刻画细腻;④细节刻画生动。

《变形记(节选)》

主题:现代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乃至被异化的荒诞现实,揭示了现代人生活的困顿和凄凉。

风格:西方现代派

题材:一个小职员变成甲虫的荒诞故事。

艺术特色:①综合运用了荒诞、变形和写实的艺术手法;②双重的叙事视角(即格里高尔的视角和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主题:通过儿童的视角,发现、讴歌了善良正直、仁爱宽容等一切善行美德,也暴露了许多社会问题。

风格: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题材:变成孤儿的大卫被迫当童工的经历以及与房东米考伯的交往。

艺术特色:①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转换;②用艺术夸张突出人物的某些特征;③心理刻画细腻;④细节刻画生动。

1. 领略外国不同国家和时期的经典作品,感受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2. 侧重小说中人物的分析(心理描写、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挖掘作品的丰富内涵,探索民族心理、时代精神和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智慧。

《复活(节选)》

主题:人物在精神上的探索与蜕变。

风格: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小说

题材:通过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复活”,揭示了人性蜕变的故事。

艺术特色:①“你”和“您”的犹豫;②大量内心独白;③全知视角的心理诠释。

3. 从主题内容、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入手,感受小说多样的风格,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了解文学艺术手法的传承与创新。

4. 以“篇”带“本”,阅读整本小说,拓展阅读的广度与深度。

5. 重点关注以下几种小说的艺术手法,即如何“把故事讲好”:

①小说心理描写的不同方法和各自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多重功能。一方面影响、制约人物的行动和情节的展开,为人物的行动提供依据,也让人物的性格在与环境的互动甚至冲突中能更充分展现;另一方面,环境又常常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能够烘托气氛,激发读者的情感,隐喻主题等。

③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外在冲突和内在冲突)和叙事视角(全知视角和人物视角)。

《老人与海(节选)》

主题:揭示了人类永恒的主题——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和决不屈服的顽强精神。

风格:美国“英雄主义”小说

题材:老人与鲨鱼奋力激战五个回合的精彩故事。

艺术特色:①象征和寓言的手法;②丰富的内心独白;③“冰山理论”;④细节刻画生动;⑤场景描写少用形容词、副词,人物语言也很简短,多用重复词,体现了口语化特征,符合人物的身份。

《百年孤独(节选)》

主题:从魔幻般的表现中去透视“深层的人类灵魂”,领悟人类终极的心灵孤独。

风格: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

题材:马孔多小镇建立、兴盛、衰落乃至消失的百年历史和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坎坷经历。

艺术特色:①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②巧妙融入传说、神话、宗教典故,增添了小说的神秘色彩;③象征隐喻的手法;④循环式的叙事手法。

《荷花淀》

主题:以独特视角,展现抗日军民的爱国热忱、斗争精神和美好情感。

风格:“荷花淀派”

题材:抗日青年参军、妻子寻夫的故事。

艺术特色:①以战争与诗意的矛盾为突破口;②清新优美、富有诗情画意的“荷花淀派”风格;③心理刻画细腻;④细节描写生动传神;⑤写意的写作手法

1. 体会文学形象的典型性。典型性,是文学形象鲜明独特个性和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概括性所达到的程度。个性愈鲜明独特、概括性愈深刻形象,典型性愈强。

2. 侧重分析艺术形象,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从中获得感染,汲取精神力量,发扬革命传统。

3. 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与心理,并放置在小说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中体察、分析人物的性格。

《小二黑结婚(节选)》

主题:抨击了农村的封建残余势力,批判了人民群众中的封建思想,展现新生活的面貌。

风格:“山药蛋派”

题材: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青年男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婚姻自主的故事。

艺术特色:①通俗生动,乡土气息浓厚;②情节连贯,故事性强;③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④语言富有地方(山西)特色

《党费》

主题:以“缴党费”为线索,讲述苏区人民对敌英勇斗争的故事,突出表现斗争的残酷。

风格:革命历史小说

题材:中国工农革命历史题材。

艺术特色:①运用倒叙,制造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通过典型环境塑造人物形象;③细节描写生动传神;④用第一人称叙述,贴近读者,让人感动。

《阿Q正传(节选)》

主题:揭示并批判了旧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阿Q的“精神胜利法”,寄寓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刻忧思。

风格:社会写实小说

题材:描写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一个无名无姓、无家无业的贫苦雇农阿Q短暂一生的故事。

艺术特色:①灵活运用杂文的笔法;②语言幽默、诙谐,运用反语、夸张、大词小用、庄词谐用等手法,对人物进行调侃、讽刺、挖苦;③擅长用白描的手法来刻画人物。

1. 总结小说体裁的特征和赏析方法,综合运用,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思想意蕴。

2. 结合社会历史背景,思考作品内涵,理解现当代文学的精神追求与思想意义,探究作品所表现的近代以来中国人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变动轨迹。

3. 从语言锤炼的角度,尝试分析和评价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

《边城(节选)》

主题:描绘了湘西特有的风土人情,歌颂了人性的纯净美好(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也展现出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和悲凉。

风格:散文化小说

题材:以湘西小城茶峒为背景,讲述摆渡老人与其孙女翠翠的故事。

艺术特色:①没有激烈的情节冲突,在看似散漫的叙述和描写中,自然而然地塑造人物;②大量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③较少直接描写人物心理,而主要通过对话和感情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说鉴赏知识点整理,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