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美文鉴赏

当代散文|千里江山水色连天,蒙蒙细雨烟雨江南

 

文/邱晓辉

诗曰:

七律·忆旧江南

千里江山水色连天,蒙蒙细雨话说当年。 乌篷摇曳波心梦,白舫穿梭柳岸烟。 古寺钟声萦客枕,长堤花影绕诗笺。 繁华过眼皆成幻,唯有清风似旧贤。

赏析:首联点明主题,描绘出一幅江水连天、细雨濛濛的江南画卷,自然引出对当年的回忆。颔联通过“乌篷”“白舫”等典型的江南元素,勾勒出当年水上交通的繁忙景象,“波心梦”“柳岸烟”增添了梦幻与朦胧的美感。颈联中,古寺钟声和长堤花影,一静一动,虚实结合,不仅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氛围,也体现出当年生活的诗意。尾联由景入情,感慨繁华易逝,唯有清风依旧,如同古时贤士,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宁静淡泊境界的追求。

七律·故地重游

千里江山水色连天,蒙蒙细雨话说当年。 荒村古径残碑卧,野渡寒芦倦鸟眠。 旧巷无人苔满壁,孤桥有梦月盈川。 凭栏欲问兴亡事,风卷涛声入暮烟。

赏析:此诗以故地重游为背景。首联奠定基调。颔联描绘荒村古径上残碑横卧,野渡边寒芦中倦鸟栖息的衰败景象,暗示时光的沧桑变迁。颈联聚焦旧巷和孤桥,无人的旧巷长满青苔,孤桥在月光下仿佛承载着往昔的梦想,进一步渲染出寂寥和落寞。尾联中,诗人凭栏欲问兴亡之事,然而只有风卷涛声融入暮烟,给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无奈感,抒发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七律·英雄往事

千里江山水色连天,蒙蒙细雨话说当年。 金戈铁马惊宿雾,剑影刀光破暮川。 烽火边城思勇士,硝烟古道忆雄贤。 如今霸业成尘梦,唯有青山映碧涟。

赏析:这首诗围绕英雄往事展开。首联依旧是开篇点题。颔联描绘当年金戈铁马、剑影刀光的战争场景,“惊宿雾”“破暮川”生动地展现出战争的激烈和英雄们的英勇无畏。颈联将视角从战场转移到边城和古道,表达对勇士和雄贤的缅怀之情。尾联笔锋一转,感慨曾经的霸业如今已如尘梦般消散,只有青山依旧倒映在碧波之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凸显出历史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七律·文人雅趣

千里江山水色连天,蒙蒙细雨话说当年。 诗朋酒侣寻幽处,墨韵书香绕画船。 曲径通林吟雅句,回廊倚榭赋佳篇。 风流韵事随波远,唯有诗情似旧绵。

赏析:该诗讲述文人雅趣。首联点明主题。颔联描绘当年诗朋酒侣在山水间寻觅幽处,船上墨韵书香四溢的场景,展现出文人的高雅情趣。颈联进一步描述文人在曲径通林处吟诗,回廊倚榭间赋篇的惬意生活。尾联感慨那些风流韵事已随波远去,但诗情却如同往昔一样绵远悠长,体现了文人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和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七律·爱情旧忆

千里江山水色连天,蒙蒙细雨话说当年。 花前月下盟私语,柳畔桥边寄锦笺。 倦客相思催泪雨,离人别梦绕寒烟。 如今情债成追忆,唯有江潮似旧怜。

赏析:此诗围绕爱情旧忆展开。首联开启回忆之门。颔联描绘当年恋人在花前月下盟誓私语,在柳畔桥边互寄锦笺的甜蜜场景。颈联描写分别后倦客相思落泪,离人在别梦中被寒烟环绕的痛苦,生动地表现出爱情的无奈和忧伤。尾联感慨如今曾经的情债都已成为回忆,只有江潮依旧,仿佛在怜惜这段逝去的爱情,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七律·渔家岁月

千里江山水色连天,蒙蒙细雨话说当年。 渔舟唱晚归烟浦,网罟收晨出雾川。 风卷篷帆惊宿鹭,浪摇舟楫破寒涟。 如今生计多更改,唯有江风似旧牵。

赏析:这首诗描绘渔家岁月。首联引入主题。颔联勾勒出渔家早出晚归的生活画面,“渔舟唱晚”“网罟收晨”体现出渔家生活的规律和质朴。颈联通过“风卷篷帆”“浪摇舟楫”,描绘出渔家在风浪中劳作的惊险场景,“惊宿鹭”“破寒涟”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尾联感慨如今渔家的生计发生了诸多改变,只有江风依旧,表达了对传统渔家生活消逝的惋惜之情。

七律·田园往昔

千里江山水色连天,蒙蒙细雨话说当年。 耕牛犁破三春雨,野老锄开五月田。 稻菽飘香浮远梦,桑麻绕舍起炊烟。 如今沃野多新貌,唯有青山似旧怜。

赏析:该诗回忆田园往昔。首联点明背景。颔联描绘春天耕牛犁地、五月野老锄田的繁忙农事场景,展现出田园生活的勤劳和生机。颈联中,稻菽飘香让人联想到丰收的喜悦,桑麻绕舍升起的炊烟营造出温馨宁静的氛围。尾联对比如今田园的新貌,只有青山依旧,仿佛在怜惜往昔的田园生活,流露出对传统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七律·边塞情思

千里江山水色连天,蒙蒙细雨话说当年。 胡笳十八催征泪,羌笛三声破戍眠。 铁骑奔腾惊宿草,弯刀闪耀破寒烟。 如今烽火消于野,唯有征鸿似旧怜。

赏析:此诗聚焦边塞情思。首联引入回忆。颔联通过“胡笳十八”“羌笛三声”,营造出一种哀怨、凄凉的氛围,催征泪、破戍眠生动地表现出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和戍边的艰辛。颈联描绘铁骑奔腾、弯刀闪耀的战斗场景,展现出边塞的紧张和激烈。尾联感慨如今烽火已在旷野中消散,只有征鸿依旧,仿佛在怜惜曾经的边塞岁月,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历史的铭记。

七律·盛世繁华

千里江山水色连天,蒙蒙细雨话说当年。 琼楼玉宇辉星汉,画栋雕梁映月川。 舞榭歌台传雅韵,珍馐美酿醉华筵。 如今盛景皆成幻,唯有江波似旧绵。

赏析:这首诗描绘盛世繁华。首联点明主题。颔联描绘琼楼玉宇与星汉交相辉映,画栋雕梁倒映在月光下的江面,展现出盛世建筑的华丽壮观。颈联描写舞榭歌台上雅韵流传,珍馐美酿摆满华筵的热闹场景,体现出盛世的繁荣和奢华。尾联感慨如今曾经的盛景都已成为幻梦,只有江波依旧绵远,表达了对盛世消逝的惋惜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序言

细雨如丝,轻轻拂过江面,将远山近水笼在一层薄纱之中。那山色便不再是山色,水光也不再是水光,都化作了一幅洇湿的水墨,在天地间缓缓晕开。

记得那年也是这样的雨天,我撑着一把油纸伞,站在渡口等船。江水泛着细密的波纹,像是千万条银鱼在水面跳跃。对岸的山峦隐在雨雾里,只露出淡淡的轮廓,宛如一幅未完成的画作。船夫披着蓑衣,在雨中划着橹,木桨拨开水面时发出沉闷的声响,与雨打篷顶的滴答声交织成一首古老的歌谣。

江边的柳树低垂着枝条,嫩绿的新叶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偶有微风拂过,那些水珠便簌簌落下,在青石板上溅起细小的水花。石板路上行人稀少,只有几个挑着担子的农夫匆匆走过,草鞋踏在湿滑的石板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

当年的故事就藏在这蒙蒙细雨里。那间临江的茶肆还在,只是招牌已经褪色;那位总爱讲古的茶博士早已作古,但他说的那些江湖轶事,却随着雨声一直在我耳边回响。江水依旧东流,带走了一个又一个雨季,却带不走那些沉淀在岁月深处的记忆。

如今再临江畔,细雨依旧,山水如故。只是当年那个在雨中奔跑的少年,已经两鬓斑白。他站在雨中,望着千里江山水色连天,恍惚间又听见了当年的雨声,看见了当年的自己。

夏日赏雨

深夜,外面下起了雨。雨不知是什么时候下的,淅淅沥沥,将睡梦中的我唤醒。我推开窗,倚窗而立,静静听那雨声。

少年时,我生长在农村,非常喜欢下雨的日子。晴天,我随父母下地干活,只有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才得以歇息。我就约几个小伙伴,赤着脚在泥地里玩泥巴,玩一整天才回家。那时只是感觉雨声好听、好玩。每到下雨时,我就站到屋檐下听雨声,看着雨潇潇洒洒地落下,噼噼啪啪地敲打着小院里的梧桐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雨大了,不能去村头的水井挑水,母亲就叫我端几个铁桶接雨水。雨敲打着铁桶的底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奏鸣曲,带来的是天籁之音。那时的天空是纯净的,雨水是纯净的,雨是大自然的恩赐。

上学后听雨,真正体验到“风声,雨声,读书声。”一旦狂风大作,雷震屋瓦,破损的窗玻璃遮挡不了暴风骤雨时,读 书的声音就被压下去了。老师无奈喊停,我们就侧耳倾听外面越下越大的雨,心也随着雨声飞出窗外。晴耕雨读的生活,早已成为美好的记忆。人到中年,更多的时候,我喜欢泡一壶清茶、捧一本旧书,在一缕氤氲中听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杜甫的雨,是希望的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是李商隐的雨,是寂寞的雨;“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黄庭坚的雨,是艰辛的雨;“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是蒋捷的雨,是禅意的雨。读着旧书,以安详、平和的心境听檐前积雨,我仿佛听到了儿时庄稼拔节的声音、种子发芽的声音、母亲呼唤我回家的声音。

雨声骤然停了,那只是一个短暂的休止符。滚滚红尘,静下心来,能听几场雨?雨叩击着我的灵魂、潮湿我的心绪,就算明天没有彩虹,至少今夜有雨,相伴到天明……

江南烟雨,梦里水乡

表里如一的碧波荡漾,常常会在心头。

江南,宛如一幅水墨画卷,在时光的长河中徐徐展开。那如烟的细雨,如诗的古镇,如画的山水,如梦的柔情,交织成了一曲动人的旋律,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的这首《忆江南》,道尽了江南的美丽与风情。江南的美,美在那细腻的烟雨。细雨如丝,纷纷扬扬地飘落,似轻纱,似薄雾,笼罩着整个江南大地。在雨中,古老的小镇变得更加宁静而神秘,青石板路泛着微微的水光,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河边的垂柳依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嫩绿的枝叶,宛如一位位羞涩的少女,舞动着柔美的身姿。

江南的水,是江南的灵魂。“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那清澈的河水,如同一面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古老的建筑和岸边的垂柳。小船在河面上缓缓行驶,荡起层层涟漪,仿佛在弹奏着一首悠扬的乐曲。船夫轻轻地摇着橹,哼着古老的歌谣,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乡愁。

江南的古镇,是江南的瑰宝。古老的建筑,狭窄的街道,斑驳的墙壁,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走在古镇的街道上,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过去。那古老的石桥,横跨在河面上,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和人间的悲欢离合。桥下的河水静静地流淌,诉说着古镇的故事。街边的小店,摆满了各种特色的手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在古镇里,你可以放慢脚步,感受生活的美好,寻找内心的宁静。

江南的人,是江南的风景。他们温柔、善良、勤劳,有着如水的柔情和坚韧的品质。江南的女子,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清新脱俗,美丽动人。她们穿着淡雅的旗袍,撑着油纸伞,在雨中漫步,那画面如诗如画,让人陶醉。江南的男子,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有着一种内敛的气质和智慧。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传承着江南的文化。

江南,是一个梦,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梦。在这个梦里,有烟雨,有古镇,有山水,有人情。它如同一首悠扬的乐曲,回荡在我们的心中;它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走进江南,感受它的美丽与风情,寻找那一份心灵的宁静和归宿。

今日雨水,好雨知时节

还没来得及和立春说再见,雨水就携着春风轻盈地走来了。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的“雨”,湿漉漉的,浑身上下挂满了水珠。我见过雨在雨水时节滑落的样子,不紧不慢,很庄重。雨水的雨不大,既然春雨贵如油,就注定下不大。细雨无声无息地挥洒着,丝丝缕缕,孜孜不倦,平静安然地飞舞着,给人一种凉丝丝、痒酥酥的感觉。一大早,我站在老家屋子的窗前,望着室外的村庄、大地、山川、田野,笼罩着一层薄烟,若有若无,宛如一幅水墨画,朦胧且迷人。

雨水一到,在融融的暖意中,感觉风柔软了许多,也湿润了许多,不再硬生生地扎脸。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雨水时节,随便出去走走,心情都是愉悦的。春雨一起头儿,菜花、杏花、李花、樱花……就一路热热闹闹地次第开放。嫩绿的草芽破土而出。河畔垂柳,不知从哪一天开始,由鹅黄到嫩绿,一天比一天妩媚了。田里麦苗也有一拃高了,绿茵茵直逼人的眼。从此,越来越多的绿奔跑起来,铺展开来,浓郁成一道醉人的景色。

家乡的香椿,每年雨水时节都准时抽穗。母亲说要采了嫩芽,做一盘香椿炒蛋。奶奶说,雨水了,她要捉几只小鸡,再养一只猫。八十多岁的人了,还谨守着节气安排日子。雨水了,我则跑到山里去赏梅,老梅树干弯曲有致,梅花品种繁多,明晃晃的花儿攒满枝头,淡淡幽香濯人心骨,让人有置身世外的幻觉。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柳外飞来双羽玉,弄晴相对浴。”雨水时节,农家的窗户一扇扇打开,开始迎接燕子的归来。我在大朵大朵的阳光下,走在乡间小路上。远处,几只鸟站在孤零零的树上,梳理着羽毛,叽叽喳喳讨论着什么,我淘气地一吆喝,鸟儿扑棱棱地直入云霄,把啼鸣留在晃动的树枝上。

好雨知时节,催生万物。在春风春雨的催促下,新一年耕种正在孕育之中。雨水足,犁出来的土地都是松软的,散发出特有的芳香。村里田畈中,散落着三三两两劳作的人们,这些年长的父老乡亲,正根据时令特点,开始对三麦等中耕除草和施肥,清沟埋墒,为排水防渍做准备。

雨水时节,天气回暖,但“倒春寒”也是一年中最多的,忽冷忽热的天气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所以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同时可多吃些诸如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食物,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海子说:“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温润的雨水过后,便是惊蛰,从此,草以草的姿势翠绿,花以花的姿势绽放,大地开始呈现出一派风情万种的景象。

梦里江南

江南的美,一直萦绕在我的梦里。翠柳烟霞,繁华似梦;烟雨蒙蒙,流水落花;亭阁亮瓦,小桥人家;渔歌唱晚,桨声栖霞……那种美,撕扯着每一根神经,婉约入画。

我常常泛起心底细碎的涟漪,柔波里漾着甜美的梦呓——栖宿在江南的梦里。花纸伞的小巷,叩响漫长江南的雨夜;江枫渔火不眠,搅动那多情的桨声。寒山寺的余韵悠长 ,我一腔凡夫俗子的心声。江南啊,为何这般牵动我的衷肠?

或许是生在北方,解读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凌寒壮美,幻想南国的“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的神思;或许是疲倦于北方彪悍粗犷的不羁性格,向往着南国温婉绰约的温情;或许想将北国风光与南国风情相融合,找寻我审美的契合点?

对江南的神往,我情有独钟。虽也去过一些地方,但总觉得没有窥视到江南的全貌。没有真正感悟到江南的婉约、柔媚和温情。江南的美,犹如小家碧玉,温婉绰约,端庄贤淑;每一处景致都那么迷人,仿佛镶嵌在脑海里,挥之不去。走进江南,仿佛走在山水画廊之中。

更爱恋江南的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江南雨,风情万种。“愁兼杨柳一丝丝,客舍江南暮雨时。”一种愁情,在江南雨中淋漓挥洒。踏着江南暮雨,款款情深;烟雨楼阁静穆,廊桥遗梦,乌篷船炊烟袅袅,油纸伞清叩小巷,羞涩的少女,微雨中,窗前一幅动人的剪影,江南雨分娩出温润如玉的娇嗔。

江南的风,三月更是柔情,如青丝掠过,似玉手拂面,舒润柔滑。风中浸着花香,风中含着鸟鸣,风儿拂过,绿意盎然。草色新雨中,绿茵茵,欣欣然,舒张着勃勃生机。走过长堤,千万条绿丝荡漾,袅娜;走过池塘,“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

江南的美,无法描述,只能在梦里旖旎。江南的魅力,与日俱增,缱绻着悠悠情思。身在北方的我,只有羡慕的份儿,和那无尽的遐思……

江南的细雨蒙蒙

街上的游人慢慢散尽。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似莲花的开落,我是归人,还是过客……

古朴的长亭,旧时的巷陌,温润的细雨,旋起水花的油纸伞,似曾相识的姑娘……多少年了,江南让无数墨客沉醉,那诉不尽的柔情氤氲在芳草碧连天的斜阳下,道不尽的离愁定格在北上阳关的客舍旁,说不尽的风流凝聚在三月里春天的柳枝上。那个地方,是否依旧?

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水总是那么清澈见底,干干净净的,容不得一点儿污秽;树总是那么茂盛葱翠,郁郁青青的,受不了一点儿束缚。山似林妹妹眉尖上的颜色,花像西施莞尔一笑的朱唇。江南的雨,丝丝离离,像人间四月天里珍贵的水晶,澄澈的,透明的,仿佛一眼能从里面看透整个世界,那澄澈的镜子里一定有什么人的影子吧?绵绵的细雨织住了谁的心吧?谁又在曲折蜿蜒的雨巷里,踏着微湿的青石板,撑着油纸伞,向被遗忘在人群中地彷徨地寻找一位忧愁的姑娘?江南,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成全了多少在风雨中漂泊的文人墨客的心?江南的雨,有滋润了多少干涸的灵魂?

江南的才子佳人是江南一道永不退色的风景。江南的女子,是和丁香一样哀婉惆怅的吧。她们泛舟在白频洲,牵挂着去往阳关的道路,思念着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醉而神伤地凝望着手中告别的杨柳。她们折下一段段莲藕,于是,藕断丝连也成了不用诠释的美丽。

孤影照初壁,物是人非,亭台楼阁,寻常巷陌,昔景重温,泪满衣袖。想着白素贞和许仙在断桥相遇的故事而泪眼涟涟,枕着梁山伯和祝英台化蝶的凄美的传奇而悄然入梦。黄昏把酒,阴雨绵绵,举杯再不邀明月,对影也不再成三人。那些岁月,那些人儿,是否依旧?

窗边纸糊的风屏透出了初晓,姑苏城外的乌篷船里传来了一曲离殇,是谁在微风中摆起衣角,岁月的涟漪晕开了忧伤。巴山,还会共剪西窗烛吗?回首,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吗?沧海里可有明月的眼泪?蓝田里还生有暖玉吗?

只记得在江南,雨敲打着楼台的青瓦,清幽深远,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久远的故事,那故事里有春风,有桃花,有故地,只是没有了故人,不知道张生守候在崔莺莺的雕花窗下,可能与其媲美,只能看见桃花在春风里笑得招摇无谓,永远不懂离愁之苦。

关于江南的烟雨

  江南烟雨,美得让人痴醉。多情的春雨,给娇艳的江南批上了一层薄纱,使得玲珑的躯体更显迷人。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氤氲的水气中一路走来,带来了一地的新鲜与靓丽。下面是我向各位推荐的关于江南烟雨的散文随笔,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江南是才子,是在梧桐落叶下舞剑,冷月清辉中吟诗的书生;江南是佳人,是在深闺秀阁中抚琴,秦淮河边嬉戏的小家碧玉。江南不从政,不议天下事;江南只读诸子百家,只观琴棋书画。江南不是皇宫都阙的富丽堂皇,江南只是山清水秀的世外仙境。江南不是富贵牡丹,江南只是清水芙蓉。江南不是大红大紫,江南只是淡蓝淡绿。江南不是高亢秦腔,江南只是呢喃吴音。江南不是兵马俑,江南只是青花瓷。江南不是毛皮,江南只是丝绸。江然而那只是千年前的江南,士别三日即刮目相看,何况是整个江南?人工的玄武湖底隧道都如蜘蛛网般四通八达了,我们还能相信岸上是晓风残月杨柳,画阁凤楼珠帘吗?

  江南不是火,江南只是水。江南只是水,而水似江南。

  或者根本就是我想错了,也许她真的不如虞姬般贞烈,她顺从了,已不是当年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了。辗转千年中,她变了,杜郎见了她今日这副模样也唯有惊呼深情难赋了。就好似玻璃橱窗里的一件古老展品,纵无人识得她曾经的容颜,她仍低吟浅唱般地讲述往昔“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繁华。而如今她的繁华落尽后的苍老与展厅里的灯火极不协调地交织在一起,让人怀疑这时否只是一件赝品,而那二十四桥的明月也恍如隔世的迷梦一样。跟前的她穿金带银,傅粉画眉,似风华绝代的贵妇人一般,我只能对着此情此景怨她背叛了她的初衷,背叛了“江南”着两个字。

  当然那些只是我凭空的猜测,无论是那一种可能我都不愿意接受,于是我从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找出一本古籍,抖落灰尘缕缕,再翻开,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变”字。紫金山天文台上发现的星星都一百多颗了,明孝陵都重修的面目全非了,秦淮河边许久都没有《后庭花》的声音了,谁还会讲起“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的神话,谁还会描绘金陵十二钗的美貌,谁还会登凤凰台悯吴宫花,谁还会道说当年四才子的风流韵事,当然更不会有人在二十四桥指点玉人吹萧了。

  当秦淮河已不是当年浣纱的秦淮河,栖霞寺消除了当年祭天的风光,贡院也没有当年卧虎藏龙的时候,就只剩“江南”空虚唇齿留香的名字让我感觉她的幽怨,她奄奄一息地残喘着。

  总之“手持一杆烟雨,笑傲十丈红尘”的飘逸被一种庸俗的氛围取代,空中不在弥漫淡淡的墨香,江南只是一个形同虚设的画框,她表面上顺应潮流的变化确乎理所当然,然而引来了一声不为人知的轻叹。

江南,她究竟在想些什么?烟雨依旧,然而当梦被埋在江南的烟雨中后,我心碎了都不懂,世间竟是这样瞬息万变……

江南烟雨的诗意画境

  淅淅沥沥的春雨,依旧在窗外飘飞,整整一星期,世界沉浸在了一片迷蒙的水雾中,仿佛一幅若隐若现的水墨画在眼前升腾,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时而素净,时而明艳。随着雨滴的浮动,画面不停地变化着色泽,极其美丽,美在这烟雨朦胧的江南。

  多情的春雨,给娇艳的江南批上了一层薄纱,使得玲珑的躯体更显迷人。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氤氲的水气中一路走来,带来了一地的新鲜与靓丽。地上,又泛起了一层新绿。起得早的小草,已身姿挺拔,全身冒着油亮的绿,彰显着自己的强壮。有些才探出小脑袋的,则在雨水的滋润下,蓬蓬勃勃地向上伸展着。绿色,还显得过于娇嫩,仿佛一不小心就会被手指划破。一些叫不出名的小花,在花坛中开得正艳,黄的金灿灿,红的亮堂堂,还有优雅的紫,明亮的橙色也在眼前不停闪现。春天,向来是个色彩缤纷的季节,即使在这样多雨的早春,也阻止不了姹紫嫣红的到来。待到雨水过后,天气放晴,喝足了水分的植物们会争先恐后地抢着来闹春。世界,将成为一片花的海洋……

  虽然,马路上,街角边,四处都泛起了潮湿的味道,雨水似乎要把整个城都滴碎,滴进每个人的心头。但,春雨温柔与清新的容颜轻盈赶走了一切。不管雨水怎样滴个不停,人们的内心依然喜悦,明朗。瞧!一些淘气的孩子,索性丢掉了手中的雨具,一头扎进了雨中,与小伙伴们尽情地嬉戏开来。有的热火朝天地打起了水仗,有的用双脚使劲地踩水,惹得水花四溅。孩子们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在雨中荡漾开来,似一朵朵鲜花怒放。奇怪的是,妈妈们都去哪儿了?平时只要自家孩子衣服穿少了就会唠叨个不停的妈妈,这会儿竟然放手不管了,任凭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肆意地淋雨,难道不怕孩子感冒生病吗?还是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凝固住了妈妈们正要追赶出来的脚步,不忍心去打破这雨中的喧闹与幸福?春雨,向来是柔情与善良的,她不会伤害到孩子只会用温柔的双手轻轻抚摸孩子的面颊,给孩子温暖的拥抱,用甜蜜的爱浸润孩子。

  撑起雨伞,携着一颗孩子般欢喜的心,走进雨中。蒙蒙细雨,如一根根银色的细线悬挂在空中,落到伞上,细小的线头,钻进雨布中,一下子没了影儿,好调皮!细细的雨丝,在眼前不停飘飞,看似微弱,其实很密集,很快,外套就湿了一大片,只是雨水,还是浮于表面的浅,不必担心浸透到内层而受寒。于是依然宁静地一个人走路,徘徊在伞下,透过雨伞,悠然地欣赏这个美丽的世界,好似在欣赏一朵花开,聆听一曲动听的天籁之音。幽幽地行走在微雨中的感觉,总是分外的浪漫与诗意。可惜,我不是诗人,没法创作出动人的诗篇,只能将这雨中的静谧与祥和悄悄地刻上心头,独自静静地品读与回味。

  一朵带雨露的月季,清冷浓香,淡逸而出,像夕阳中的彩霞,又像来自心灵深处的快乐如花绽放。如烟如梦,弥漫成特有的清香和纯美,无迹可寻的浪漫。泼墨一般的山水韵味,在氤氲模糊的意象周遭回绕。湿漉漉的田间小路,路边嫩绿的小草,仰着笑脸的迎春花。一种近似透明的愉悦,悄然朦胧了澄澈的双眸。

 江南烟雨恍如梦里

  江南水乡,诗情,才情,爱情,注定被铭记,在天涯,或海角;江南烟雨,如诗,如画,如梦,注定被珍藏,在天上,或人间。淡烟,疏雨,醉美江南,只要你一见,便钟情;只要你一来,即忘回。

  掬一水柔情,盈一袖暗香,从一条雨巷出发,轻轻的,我便走进了烟雨江南。彷徨在悠长、悠长的雨巷,杨柳风,吹面不寒;杏花雨,沾衣欲湿。撑一把油纸伞,踏着那温润婉约的诗行,举目张望,我也想邂逅一位象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只是痴迷的守望如梦一样,凄婉迷茫。一路走来,谁知道那油纸伞,撑开了几多佳人的诗意情怀?一路等待,谁明白那青石板,承载了几多才子的寂寥彷徨?行到尽头,蓦然回首,只见丁香瓣瓣,旋在风中,轻舞飞扬,从此烟雨江南便有了丁香的芬芳,丁香的惆怅。

  研一池清波碧水,蘸一笔花红柳绿。那和风,细雨,堤柳便描绘出清疏淡雅的江南烟雨。那小桥,流水,人家就勾勒出淋漓尽致的江南水乡。行走在水墨丹青的烟雨江南,和风,吹皱了,一池春水;细雨,滋润了,一方柔情;堤柳,醉美了,几世芳心。彳亍在青砖黛瓦的江南水乡,小桥传承着江南的文化,流水孕育着江南灵气,人家延续着江南的风情。独上西楼,飞花似梦,丝雨如愁。放眼处,江南的烟雨好轻,好淡,如风一样缥缈,如梦一般迷离。江南的情愁好重,好浓,如酒一样酣醉,如诗一般婉约。从此烟雨江南,便迷了天涯客,醉了闺中人。

  摇一叶轻舟,借十里荷风。欸乃一声,歌随桨飞,顺流而下。只为访遍江南水乡,寻觅烟雨旧梦。行至船头,负手而立,白衣胜雪。自得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览阅两岸,风光四时不同,别有情趣:春披一蓑烟雨,夏看十里荷花;秋赏三秋桂子,冬钓一江寒雪。春夏秋冬,无法言说的美,只能化成片片诗香,飘进雨中,淡在烟里,久久不散。淌过小桥,流水,两支橹桨便把江南的诗情,才情,爱情一瓣一瓣拨开,让我写其心,读其意,领其神。泯着唐时的风花,噙着宋时的雪月。二十四桥的明月,六朝古都的旧事,沾染着江南的烟雨,千百年来便美在诗中,醉在词里。

  烟雨江南,最美西子。这里有荷花,别样红,莲叶,无穷碧;有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这里有杨柳依依,烟雨蒙蒙;有流水潺潺,小桥弯弯;这里有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有曲院风荷,断桥残雪;这里有柳浪闻莺,三潭印月;有南屏晚钟,雷峰夕照……仅凭字里行间想像,就足以令人心驰神往、魂牵梦绕。灵秀西子,人间天堂,美不胜收。行走其间,我最钟爱西子堤柳,她婀娜多姿的站在水边,如不食人间烟火的绝世美女。微风微拂,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便醉了行人,羞了桃红。最是那一转身的回眸,便痴了才子,迷了风月。从此烟雨江南,一江秀美,羡得仙临世间;一水柔情,惹得爱落红尘。

  烟雨江南,酝酿着动情的故事,滋润着不老的传说,演绎着温柔的浪漫。走过江南,你是否依稀看见他们为爱水漫金山,为情梁祝化蝶?烟雨中,情似水,爱如诗,不管是蜻蜓点水,还是蝴蝶恋花。一江春水,流淌着的,依然是款款柔情;满地黄花,堆积着的,依旧是层层思念。依楼听春雨,入梦化柔情。疏篱月下,踏微雪而漫步;南山西畴,临清泉而赋诗。静下心来慢慢咀嚼,细细品味,诗意绵绵,情醉胜酒,爱甜如蜜。从此烟雨江南,解不开的是一种相思,散不去的是两处情愁。

  回眸处,千里烟波,渐行渐远,只是我的心还留在江南,乐不思蜀,流连忘返。无人处,偷几缕江南的柔情,切几片江南的和风,掬几捧江南的细雨,藏进梦里,埋在心中,悄悄酝酿成一坛醇香醉人的女儿红,从此醉在烟雨江南,永不醒来。

这正是:

七律·夏夜初醒听雨声

深夜推窗雨乍鸣,淅淅唤醒梦魂轻。 儿时泥地嬉游趣,此刻轩窗静听情。 叶底沙沙传旧忆,桶间脆脆奏新声。 清风伴我心归处,遥念当年岁月明。

赏析:首联点明时间和情境,深夜被雨声唤醒,推开窗聆听,营造出静谧而空灵的氛围。颔联将儿时在泥地嬉戏的乐趣与此刻倚窗静听雨声的情怀相对比,体现出时光的流转和心境的变化。颈联“叶底沙沙”和“桶间脆脆”分别描绘了雨滴打在梧桐叶和铁桶上的声音,勾起旧忆,又似奏响新的乐章。尾联表达在清风的陪伴下,心灵回到过去,怀念当年的纯净时光。

七律·童年雨趣寄情思

乡村雨落梦魂牵,少小无忧岁月绵。 赤足泥途追笑语,青檐瓦下听鸣弦。 梧桐叶响添诗韵,铁桶音清入画笺。 最忆儿时纯净景,初心未改意拳拳。

赏析:首联直接抒发对童年雨中时光的怀念,“梦魂牵”“岁月绵”强调这种情感的深沉和悠长。颔联生动地描绘了童年在泥途赤脚玩耍、在屋檐下听雨声的欢乐场景。颈联进一步渲染雨中的诗意,梧桐叶响和铁桶清音都化作了美好的回忆,可写入诗画之中。尾联点明对儿时纯净景象的难忘,以及对初心的坚守。

七律·学舍雨中思绪长

学舍闻雨意彷徨,风雨声声压韵章。 旧牖难敌狂骤势,童心思越课堂墙。 晴耕雨读成前梦,苦学求知忆古芳。 此刻凭栏追往事,清风拂面韵悠长。

赏析:首联描绘在学舍听雨时内心的彷徨,雨声盖过了读书声。颔联通过“旧牖难敌狂骤势”,写出恶劣的天气环境,以及孩子们心思飞出窗外的情景。颈联感慨晴耕雨读的生活已成为过去,只能在回忆中品味古人的美好传统。尾联站在窗前追忆往事,清风拂面,让思绪在悠长的韵律中飘荡。

七律·中年雨夜品茶香

中年静处品茶香,旧卷轻翻听雨忙。 杜老诗中希雨润,义山笺里寂情伤。 十年灯照江湖路,一夜阶添岁月霜。 檐下积声催我悟,尘心渐净韵流芳。

赏析:首联点明中年时喜欢在雨夜泡茶读书听雨的闲适场景。颔联分别引用杜甫、李商隐的诗句,阐述不同诗人笔下雨所蕴含的希望与寂寞之情。颈联化用黄庭坚和蒋捷的诗句,体现出人生的艰辛和岁月的沧桑。尾联写檐下的雨声促使自己感悟,心灵逐渐清净,韵味悠长。

七律·夏夜骤雨梦难眠

骤雨敲窗梦未圆,凭栏思绪绕山川。 儿时积趣随波远,此刻闲情伴月悬。 叶底弦音犹入耳,桶间清响尚盈笺。 红尘辗转心难静,且听蛙声到晓天。

赏析:首联以骤雨敲窗打破梦境开篇,引出凭栏远眺的思绪。颔联将儿时的乐趣与此刻的闲情进行对比,“随波远”“伴月悬”展现出时光的流逝和心境的变化。颈联回忆雨中梧桐叶和铁桶的声音,仿佛犹在耳边,可写入诗笺。尾联表达在红尘中辗转难静,只能伴着蛙声到天亮,增添了一丝孤寂。

七律·雨中忆母情悠长

雨中忆母意茫茫,旧影慈颜入梦乡。 接水铁桶音绕耳,唤儿声韵暖心房。 当年岁月如流水,此际情思似大江。 檐下静听风雨语,感恩母爱韵流芳。

赏析:首联直接表达在雨中对母亲的思念,情感迷茫而深沉。颔联通过回忆接雨水时铁桶的声音和母亲的呼唤声,生动地展现出母亲的关爱。颈联将当年的岁月比作流水,此刻的情思比作大江,强调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深沉。尾联在檐下静听风雨,感恩母爱,韵味悠长。

七律·雨歇尘心悟境深

雨歇风停意未休,尘心渐悟韵长留。 儿时乐事成追忆,此刻闲情寄远丘。 叶底余音萦旧梦,檐前残滴入新愁。 且将思绪融山水,岁月无声韵自流。

赏析:首联写雨停后思绪未停,心灵逐渐领悟,韵味长存。颔联将儿时的乐事与此刻的闲情进行对比,“成追忆”“寄远丘”体现出时光的变迁和心境的超脱。颈联“叶底余音”和“檐前残滴”分别象征着旧梦和新愁,增添了情感的复杂性。尾联表达将思绪融入山水,让岁月在无声中流淌,韵味自然而生。

七律·雨润流年忆旧踪

雨润流年岁月匆,旧踪如梦影朦胧。 儿时泥径寻欢趣,此刻轩窗听韵浓。 叶底诗声犹绕耳,桶间琴响尚留胸。 红尘辗转情难改,且伴清风忆远鸿。

赏析:首联感慨雨水滋润着流年,岁月匆匆而过,旧踪如梦般朦胧。颔联对比儿时在泥径玩耍的乐趣和此刻在轩窗听雨的浓厚韵味。颈联回忆雨中梧桐叶和铁桶的声音,仿佛诗声和琴响还在耳边和心中。尾联表达在红尘中辗转,情感不变,伴着清风回忆远方的飞鸿,富有诗意。

七律·雨夜幽怀寄远方

雨夜幽怀寄远方,轩窗静倚韵悠长。 儿时积趣随云散,此刻闲情伴月翔。 叶底弦音萦旧忆,檐前滴韵入新章。 且将思绪融天地,岁月无声梦亦香。

赏析:首联点明在雨夜将幽思寄往远方,倚窗聆听,韵味悠长。颔联将儿时的乐趣比作随云散去,此刻的闲情如同伴月飞翔,展现出心境的变化。颈联回忆雨中的声音,勾起旧忆,又似融入新的篇章。尾联表达将思绪融入天地,让岁月在无声中流淌,梦境也变得香甜。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当代散文|千里江山水色连天,蒙蒙细雨烟雨江南,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