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汽车知识

安全提示 | 疲劳驾驶:隐形“马路杀手”,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

 

近期气温上升

阳光下驾驶车辆

让人特别容易困倦、疲乏

而疲劳驾驶

会让驾驶人的判断力下降、反应迟钝

操作失误增多

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一、认识疲劳驾驶:

不只是“犯困”那么简单

驾驶疲劳,是指驾驶人由于睡眠不足、身体状态疲乏或是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01

法律定义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此行为: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连续驾驶4小时未停车休息,就可以认定为疲劳驾驶。

02

危害等级

轻微疲劳:换挡迟缓、注意力分散;

中度疲劳:动作僵硬、忘记操作步骤;

重度疲劳:短时睡眠、车辆失控,易引发致命事故。

03

数据警示

高速公路上约20%-30%的事故由疲劳驾驶导致,午后14-16时、凌晨时段为高发期。

二、导致疲劳驾驶的因素有哪些?

1、睡眠不足

这是导致疲劳驾驶的常见原因之一,大脑和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在驾驶过程中感到困倦、注意力不集中。

2、长时间驾驶

连续驾驶时间过长,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血液循环不畅,大脑也会因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而产生疲劳。

3、驾驶环境单调

在一些路况良好但景色单一的高速公路上,或者长时间在夜间行车,周围环境缺乏变化,驾驶员的大脑容易产生懈怠,进而引发疲劳。

4、身体状况不佳

驾驶员本身患有疾病,如感冒、发烧、高血压等,或者处于过度劳累、饥饿等状态,身体的机能下降,也会更容易在驾驶时感到疲劳。

5、氧气因素

小汽车空间小、密封性好,经过一段时间行驶后,就很容易导致车内氧气浓度下降,而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人体就会感到头痛、嗜睡、呆滞、注意力无法集中。

三、如何预防疲劳驾驶?

01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行车前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驾车时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长时间行驶应注意停车休息,放松全身肌肉,预防疲劳驾驶。

02

注意劳逸结合

白天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4小时,之后要停车休息至少20分钟;若有夜间驾驶需求,连续驾驶时长不要超过2小时。

03

适当开窗透气

冬季驾车时可以在风小的路段,稍微打开车窗一条缝隙,通风透气的同时,也避免了冷空气大量涌入车内。此外,还有效降低了车内外温差,防止挡风玻璃起雾。

04

尽量避免夜间行车

夜间行车,光线条件差,加上生物钟影响,容易使人精神犯困。尽量避免夜间行车。

交警提示

安全无小事!

夏季行车请劳逸结合

赶路心切不及生命可贵

来源:朝阳交警

钦州交管热线举报和信号灯故障报送电话:0777—2883009举报邮箱:jjxck2007@126.com投诉电话:0777—2800829车管业务咨询电话:0777—2817788事故处理咨询电话:0777—2829088秩序业务咨询电话:0777—2836386一大队大队长热线:0777—2810407二大队大队长热线:0777—2392226三大队大队长热线:0777—2834696四大队大队长热线:0777—2828815五大队大队长热线:0777—3888750浦北大队大队长热线:0777—8213623灵山大队大队长热线:0777—6421908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全提示 | 疲劳驾驶:隐形“马路杀手”,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