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技见闻

从"贴地飞"到"深海游":中国硬核科技把世界惊掉下巴!

 

最近刷到人民日报的报道,连刷九条都是同款骄傲——CR450动车组样车亮相深中通道让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串门"、世界首座超千米三塔斜拉桥横空出世、"蛟龙号"在8000米深海完成第300次"深海打卡"。

这波操作看得人热血沸腾,忍不住想喊:中国科技这是开了倍速挂吗?仔细一扒拉,还有更多中国名片在闪闪发光!

陆地狂飙:高铁再进化,坐火车比"打飞的"还爽?

CR450动车组样车一亮相,网友直接炸锅:"这是把高铁焊在了火箭上?"

要知道,咱们的高铁早就从"和谐号"跑成了"复兴号",如今CR450一来,不仅速度再破纪录,舒适度更是拉满——据说坐上去喝咖啡不会撒,看窗外风景像开了慢镜头,连噪音都比邻居家的Wi-Fi信号还弱。

以前出国旅游,总有人炫耀"我们高铁多快",现在咱们可以淡定回怼:"不好意思,我们的新车不仅快,还能让你在时速400公里时优雅啃鸡爪。"

从绿皮火车哐当哐当晃一天,到如今朝发夕至逛遍全国,中国高铁早就不是交通工具,而是移动的"国家名片加工厂" 。

中国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天堑变通途

短短30年,中国公路里程翻了五倍,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公路网络 ,铁路里程超12万公里,高铁从无到有,占世界高铁里程的60%

雅西高速桥隧比例超85%,跨越横断山区,工程师们穿山而行,让西南交通大提速。以首都北京为中心,放射线、干线、联络线交织,连接起20万以上人口城镇。

城市里,像北京这样的巨型城市,6条环路、7000公里道路、1200条公交线、18条地铁,撑起公共交通。道路养护也很讲究,夜间施工,力求无痕,不打扰大家白天出行。

基建狂魔:把大海变"高速路",这操作太秀了!

深中通道通车那天,粤港澳大湾区的打工人集体欢呼:"再也不用凌晨五点起床赶跨境通勤了!"

这座横跨珠江口的超级工程,把深圳到中山的时间从2小时砍到30分钟,相当于喝杯奶茶的功夫就跨了座城市。有网友调侃:"以后深圳的早餐店可以开分店到中山,保证包子还是热乎的。"

更绝的是那座世界首座单跨超千米三塔斜拉桥,光听名字就够霸气。别人建桥还在算跨度,咱们直接把"超千米"当标配,塔柱像三个巨人站在海里托着桥面,连外国工程师都跑来拍视频:"

这到底是基建还是科幻片场景?"难怪网友说:"中国基建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毕竟我们连珠穆朗玛峰都修了5G基站。"

冲上云霄:大飞机C919,翱翔蓝天不是梦

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到2017年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穿越了近半个世纪。

今年9月,我国三大航空公司全部开启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运营 。C919不仅有自主知识产权,还适应各种复杂航线,宽敞客舱让乘客旅途更舒适。

在多年技术攻关中,我国掌握了民航飞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技术 ,带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群体性突破,以后出国旅游,说不定坐的就是C919!

太空逐梦:“神舟”“嫦娥”,宇宙不再遥远

神舟二十号点火发射的那一刻,“三、二、一点火,起飞”,那场面,让多少人热血沸腾!中国航天不仅有“神舟”载人飞船,还有“嫦娥”奔月、“天问”探火 。

“长征快递”把卫星、飞船送上天,从空间站建设到太空实验,中国航天不断解锁新成就,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太空旅行都能安排上!

深海探秘:"蛟龙号"300次下潜,海底比快递点还熟?

当"蛟龙号"完成第300次深潜的消息传来,网友纷纷化身"深海导游":"请问蛟龙号能代买深海特产吗?比如8000米深海的发光虾?"

这台深海探测器可不得了,从马里亚纳海沟到南海海盆,哪里深往哪里钻,像个好奇宝宝把深海逛了个遍。300次深潜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从珠穆朗玛峰山顶往返深海沟300趟,每次都带着"深海快递"——把海底样本、数据打包送回陆地。

以前国外说"深海是人类最后的边疆",现在咱们可以骄傲地说:"边疆?这是我们常来串门的邻居家后院。"从一无所知到建立深海数据库,"

蛟龙号"用300次下潜证明:深海再深,也深不过中国科技的探索欲。

海上巨无霸:国产大邮轮,开启海上豪华之旅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运营,直接把“海上度假村”开起来。以前说起豪华邮轮,大家想到的都是国外的,现在中国也有了自己的海上巨无霸。

大邮轮里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客房、餐厅、剧院、游乐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以后度假又多了一个超酷选择!

快递江湖:包邮区外,全国也能次日达

中国快递有多牛?去年10月22号,日揽收量达到了7.29亿件 !近200架全货机、27万多辆快递车、41.3万处营业网点 ,年人均快递量超100件。

不管你在多偏远的地方,“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可不是说说而已,网上下单,第二天快递就敲门,这速度,堪称“光速”!

从陆地到海洋,从天空到太空,中国科技正在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刚完成"。

这些闪闪发光的中国名片,不是靠吹牛吹出来的,是工程师们在工地啃着冷盒饭画图纸、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熬白了头发算数据、建设者们在深海高压下焊钢板拼出来的。

有人说科技发展离普通人太远,可当你坐着平稳的高铁出差、开车穿过跨海大桥看风景、坐着国产飞机去旅行、收快递不用苦等、甚至畅想太空游时,这些硬核科技早就悄悄改变了生活。

现在,让我们收起羡慕别人的目光——因为最好的科技,就在中国 。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从"贴地飞"到"深海游":中国硬核科技把世界惊掉下巴!,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