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李燕 通讯员 向盼 胡霜玲)“当爸爸蹲下来问我‘可以聊聊吗’,我紧张的心突然就软了。”7月18日,武汉市武东医院联合东湖高新区梧桐苑社区打造的“儿童主导式”亲子沟通课堂,让10岁的小宇第一次成为父母的“老师”。
亲子沟通课堂。 通讯员供图
这场以“爸爸妈妈听我说”为主题的健康教育课,通过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创新形式,为亲子家庭搭建起平等对话的桥梁。课程以“我的心情卡片”互动游戏开场,孩子们用画笔与文字直抒心声。“希望妈妈不要总说‘等一下’”的稚嫩字迹、“我害怕爸爸生气时的声音”的彩色涂鸦,将平日隐藏的情绪具象化。心理咨询师李老师引导孩子用“我感到……因为……”句式表达需求,8岁女孩小琳(化名)的发言引人深思:“妈妈看手机时,我觉得自己像透明人。”
情景剧模拟现场。 通讯员供图
两组家庭情景剧形成强烈对比:一组中,孩子因成绩不理想被父母批评得低头沉默;另一组里,父亲蹲下身轻声询问“你愿意和我聊聊吗”,孩子主动分析错题原因。孩子们提出的“希望先听解释”“不要比较”等建议,被志愿者整理成《亲子沟通指南》反馈家长。
精神重症科副主任翟文慧强调:“倾听需要肢体语言、情绪接纳与积极回应三重支撑。”课程现场发布“亲子沟通三锦囊”,每日15分钟无电子设备对话时间、用“表扬—建议—鼓励”三明治法则提意见、每月召开家庭会议让孩子参与规则制定。家长王女士课后反思:“原来我的‘为你好’让孩子选择了沉默,平等对话才是破局关键。”
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联合社区开展课程,正是希望用专业方法搭建桥梁,让家长看见孩子的表达需求,让孩子敢说、会说。未来,医院将持续发挥精神卫生专业优势,深化与社区、学校的联动,推出更多实效亲子心理服务,以专业守护儿童在被倾听、被理解中健康成长。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当“讲师” 父母做“学生”——武汉这堂亲子课破解沟通密码,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