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都渴望健康长寿,魏晋名士阮籍曾言:“独有延年术,可以慰我心。”虽然生命有其自然规律,但通过合理养生,可以增强体质、延年益寿。下面总结了老祖宗流传下来的100条养生智慧,简单易懂,容易践行,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饮食养生篇】
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不要等到极饿时才吃饭,渴了也不可狂饮。吃饭七分饱,不贪多;喝酒要有节制。情绪不稳时不宜进食,饮食时保持心情平和。早餐可以吃饱,中餐要适中,晚餐尽量清淡。饭菜要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吸收。保持肠道清洁有益健康,肠中无积滞,身体自然轻快。多吃蔬菜豆腐易养生,少食油腻生痰之物。先吃热食,再食冷饮,避免冷热交替刺激肠胃。秋冬进补,扶正祛邪,增强体质。饮食过量伤肠胃,适可而止最健康。四季饮食有节:春增甘,夏增辛,秋增酸,冬增苦。晚上吃得太饱伤身,饮酒过量更不宜。纵情口腹之欲,容易引发疾病。热食伤齿,冷食伤肺,饮食温度要适中。粥饭最能补养身体。定时进餐,不等极饿才食,不吃过饱。饱食即卧易生病,饭后稍作活动有益健康。五谷为主,搭配蔬菜、肉类和水果,饮食均衡。饭后饮点清茶,慢步百步,促进消化。冬天吃萝卜,夏天吃姜,顺时养生少生病。晚餐少吃,有助于延年益寿。避免空腹喝浓茶、深夜进食。对于特别喜欢的食物要有所节制,谨防病从口入。喝酒容易气上升,喝茶则使气下降,饮用要适量。【起居养生篇】
早起不要太早,晚起不可误事。春天宜早睡早起,顺应时令。下肢要保暖,胸部以上适当凉爽。避免长时间坐、卧、行、视、听,保持适度活动。睡前按摩涌泉穴,有助养精。衣着随气候变化调节,避免过薄或过厚。顺应自然节令,生活有规律。卧姿侧卧曲膝,有益体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天时养生。冬天不要贪暖,夏天不可贪凉。常梳头发,有益生发养血。睡前按摩身体,犹如干浴,有助睡眠。衣着得体,既保暖又不过分奢华,可延年益寿。早晨叩齿,有益牙齿健康。眼睛不宜乱揉,耳朵不宜常掏。每天晚上应当洗脚。先让心静下来,再安然入眠。与其多服药,不如独自好好休息。春天注意保暖,秋天适度耐寒,防止生病。起居饮食无固定模式,以舒适安适为宜。冬天睡觉不可蒙头,夏天睡觉不可露肚。一晚不睡,数晚难以恢复。居所要通风见阳光,减少疾病发生。按摩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春夏宜早起,秋冬可适当晚起。【运动养生篇】
经常适度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常动筋骨,气血流通,身体柔韧。每天多走路,身轻体健,消化顺畅。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四季锻炼强体魄。适度劳动,有助健康长寿。自己的事情自己动手做,锻炼意志和体力。饭后散步,百岁无忧。少年应多锻炼,防止年老疾病缠身。站如松、坐如钟、睡如弓、走如风,姿态得体。出汗不迎风,运动时注意保护身体。身体勤于锻炼,精神专注,气血自充盈。活动要科学,五脏和谐。睡前多走动,有助安睡。行走时避免说话,以防元气外泄。春天赏梅,秋日观菊,陶冶情操。冬天多活动,减少生病;懒散则易病。筋骨柔长,延年益寿。人体如水,久静则生病。老人多做叩拜等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勤劳的人筋骨健,懒惰则体虚。运动至微微出汗为宜,不要过冷或过热。汗出如药,胜过补药堆。常练长跑,延缓衰老。持之以恒,持久发力,生命力更旺盛。亲近大自然,心身健康自来。【心态养生篇】
心无多欲,神气自养。知足常乐,内心安宁。琴棋书画怡情养性,亲近自然调养五脏。喜怒适度,情绪平和。情绪起伏大伤身,适度调节可养心。顺应自然,处事从容,长寿之道。平时要善于培养正气,远离愤怒伤身。德行为先,心善寿自长。多思多虑伤神,节欲省事保精神。戒怒养性,少思养神,少说养气,绝私养心。多亲近大自然,饮食清淡,保持童心。心境平和,疾病远离。事从容则味长,人从容则寿长。少虑心血不耗,头发不易早白。忍怒养阴,抑喜养阳,阴阳平衡保健康。情绪如四季变换,和煦则寿,郁结则疾。常发怒易老,常欢笑易少。多让则心宽,常斗则形瘦。爱憎不可极端,均会损身伤神。喜怒哀乐太过,皆伤脏腑健康。淡然处世,神气自满,是最好的养生之道。乐观长寿,忧愁易短命。烦闷时赏花听曲,乐在其中胜服药。读书养心,亲近山林,怡情延年。天性善良健康自来,内外百病不生。这些养生之道,以饮食、起居、运动、心态四大方面,帮助我们调养身心、强健体魄。愿你用心体会,将这些智慧融入日常,健康长寿,百岁无忧!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祖宗的100条养生智慧,值得珍藏与传承,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