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浪花变得柔软,细小的鸟在海上闪耀。”
——北岛
明天便是除夕,灯火通明,真正属于你的新年要到来,所以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窗,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捧起一本书,就十分美好。
所以今天就为你推荐十本适合耐心捧读的书籍,它们也许并不是各大书店的上榜冠军,却可能是价值连城的。
1.《食物:味道的历史》
作者:保罗·弗里德曼 (Paul Reedman)
这本“舌尖上的圣经”在春节出现是最好不过的时节,一大家子围着满桌烹制好的丰盛菜肴,凉菜,热菜,蒸煮,调制汤汁,还有少不了的八宝饭,摆盘,色泽,品尝,乐呵不是?在弗里德曼的味觉世界里,你会知道同样是食物,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喜欢吃肉和甜食呢?为什么19世纪欧洲人放弃了自古罗马时代以来就开始喜欢的香料?咖啡和巧克力怎样改变了欧洲人的生活习惯和国际贸易?复杂的阿拉伯食物的起源在哪?谁是古典时代的第一名厨?法国的高级料理如何征服世界?现在遍布大街小巷的餐厅于何时何地开始出现?而我们今天的味道偏好又从何而来?阅读此书,绝对是上乘的开胃菜。
2.《品味四讲》
作者:蒋勋
说起“品味”你会联想到什么?作为“广播稿”系列的名作家,蒋勋从生活美学出发再次谈起了“品味”,食、衣、住、行重新审视“美”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他会从小吃里发现信仰;感受服装的体温;教你如何营造一个家;怎样将急躁、焦虑和抑郁的心情转化成缓慢的生活节奏;如何从生活细节中找到快乐,享受悠闲的文化以及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底蕴,启发你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毕竟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忙”。
3.《海滨的生灵》
作者:蕾切尔·卡森 (Carson R.)
这本来自世界环保先驱,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卡森的巅峰之作,仿佛施展魔力一般,带你走近神秘的海底世界。海滨,作为我们启程的祖地,已在记忆中变得模糊黯淡;正像大海本身一样,海滨,令返回其间的人们深深地着迷。潮起潮落、海浪反复的节奏和潮线附近各式各样的生物,无不体现着运动、变化与美丽所具有的显而易见的吸引力。无论你是否是一个环保主义者,这本书都会让你为止动容,为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所骄傲。
4.《阅读的故事》
作者:唐诺
阅读,是我们每天除了必要的生理运作后必不可少的一件事,而体会别人,尤其是一位文学大家对于阅读的感知更是件奇妙的事情,仅看这本书的目录,都是赤裸裸的干货——“太忙了没空读书怎么办”、“书不懂怎么办”,当然如果你就此打算“连连看”式的在书中找答案,那么有可能是徒劳的,读罢还是无法解决“没空读书怎么办”的问题。但其实这本书恰巧是适合急功近利的人阅读的,因为它会让你发现对待阅读应是充满尊重的,很有趣的是唐诺批评了我们推荐的作者蒋勋,说他“滥情如软棉花糖但无害的情调文字”,究竟如何,还是需要你亲自玩味不是?
5.《白鹭》(诗集)
作者: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
就像一间房不能少了一本书,一堆书里也不应少了一本诗集。德里克·沃尔科特,他的诗因“具有伟大的光彩,历史的视野,献身多元文化的结果”,而获得1992的诺贝尔文学奖。布罗茨基的《涛声》 对于读者来说,“诗和远方”似乎是互为表里的向往。而“圣卢西亚”这个国家名,可能就是诗集《白鹭》呈现的第一个陌生的“远方”。在这本诗集里你能感受到生活中无穷令人着迷的事,有机会也可以拿来原版读一读,毕竟诗是文学中最难翻译的文体。
6.《旅行上瘾者》
作者:保罗·索鲁
旅行,这件似乎被列为每个人的愿望清单的事,保罗·索鲁笔下的旅行绝不只是书店里泛滥的旅行札记能相提并论的。全书收录了他从1985年至2000年所撰述的旅游文字,他是真正意义上的旅行作家,对待旅行目的地并非只有褒奖,而是用犀利的笔触带你认知最真实的地方。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异乡人,走出家门的那一刻就再也停不下来。非洲之后,前往新加坡、英格兰多塞特郡、伦敦、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中国、太平洋诸岛等地,就像他自己说:“你得找出自己的经验,跨步出去,尽你所能地到愈远的地方去。”因为旅行,应当孤立疏离,但思绪灵感却份外清明。
7.《博尔赫斯谈话录》
作者:博尔赫斯
有人说他的文字是“虚无”的,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博尔赫斯他自己想要呈现给你的样子。他既是每个一人,又谁都不是,但他产生的巨大核能却可能让很多人中枪,变成思想的巨人。“当人们问我是否真正相信宇宙过程会一再重复,永无休止,我觉得我同那种事情毫无关系。我(只不过)试图把灵魂嬗变或者第四维度的美学潜在价值运用到文学上面,想看看会产生什么结果。”越是浮躁慌乱的时刻,越应该与哲学家对话不是吗?
8.《自由的基因——我们现代世界的由来》
作者:丹尼尔·汉南
这本去年刚刚出版的“新书”,为“自由”这个所有物种都为之向往的观念添上了浓重的一笔。并非干巴巴的讲述“自由的含义?自由与正义的关系”这样令人发怵的命题,而是讲个自由的故事,带你了解英国和自由的距离,“揭示欧亚大陆西端一角湿冷孤岛上的居民如何偶然间发现国家是个人的公仆而非主人的观念。”如果和《美国自由的故事》收获会更大,language is power,世界的格局因此而变。
9.《众创时代》
作者:(美)吴霁虹(Jihong W. Sanderson)
商业的天与地、时与空都已改变,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陷入集体性转型焦虑与恐慌,崛起与没落同行。在似乎全民走向“创业”潮的时刻,企业个人应该顺势而为还是?这本书用最为浅显易懂的形式呈现给你C2C模式的运作。毕竟走在这个时代的康庄大道上,每天被互联网,微信,物联网,工业4.0包围,你不可不去洞察它,尤其适合中小企业者阅读。
10.《万万没想到》
作者: 万维钢(同人于野)
虽然它不是红遍大江南北的网络剧,却有着和它一样有趣的观点。作为文科生的我一直多年习惯用文人思维看待这个世界,因此本书也算是理工科的逆袭,通篇让我试图抽离出来学着用科学的思维方式看问题,比如:人们总喜欢获得而害怕失去,叫做损失厌恶。 人们怕的不是损失,而是这种负面感情。 恐惧和冒险是人的两种非常基本的感情。进化心理学认为恐惧来自人的自我保护本能,而冒险来自人的求偶本能。人一出生就有自我保护本能,而求偶本能则是在长大后才有。进化使我们大脑中恐惧的优先级高于浪漫,也许这就是负面偏见存在的原因。
最后要说,希望它们都可以喂饱你,在见完“三姑六婆”后的时间里都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混沌”下去!holiday祝你猴年好运~
artvoi特约作者 / Holiday
一个在路上的码字少女,艺术和体育是毕生最佳私奔目的地。
艺术百科 | 展览活动 | 商品导览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 国内投稿及合作邮箱:hi@artvoi.com
* 海外投稿及合作邮箱:hello@artvoi.com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Holiday 让它们喂饱你的新春,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