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育儿亲子

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到这几点就可以胜过80%的父母

 

#护苗有我2024#想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一般要从态度上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孩子

有位育儿专家说过:尊重孩子,意味着父母不要把孩子当小孩,也不要把孩子当大人,而是要把孩子当“人”。

尊重孩子,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却很少有父母真正做到尊重孩子。

比如孩子想去玩泥巴,妈妈不同意:“那太脏了。”

孩子想自己拿筷子吃饭,妈妈疼爱地说,“你还太小了,妈妈喂你,等你长大一点再自己吃。”

孩子想去学吉他,妈妈说:“学那个干嘛?考试又不能加分,你哪里有多余的时间去学那个?”

很多时候,父母都会借着爱孩子的名义,打着“为你好”的招牌,去控制孩子,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去生活。而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去尊重。

其实孩子一出生,就与母体分离。从那个时候起,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了。

尊重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这对孩子来说,就是父母对他满满的爱。

2.理解孩子

理解是什么呢?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孩子说:我注意到我的碗里有一只蚂蚁。或者说:我没有注意到我的碗里有只蚂蚁。

对于理解孩子的父母来说,这个时候,孩子的碗里就是有一只蚂蚁。

但大多数的父母可能会这样说,“不可能,你的碗里怎么会有只蚂蚁?”

理解孩子,就是无论孩子说什么,你都要预设孩子说的是事实。

只有你认同他,孩子才会觉得你真正理解了他,他才会把自己心里的话全部都告诉你。

3.接纳孩子

接纳孩子,不把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去比较,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孩子不如别的孩子性格开朗,孩子胆小……

无论孩子有怎样的表现,父母都要表现出开明的态度,包容孩子,允许他做自己。

当父母能真正接纳孩子时,孩子一定会从心底里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这时,他一定会对父母报以同样的爱。

尊重、理解、接纳孩子,是父母对孩子应有的态度。然而,想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还要做到“三会”:会倾听,会沟通,会看见。

会倾听:

倾听,不仅仅是听见孩子说的内容,还要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说,他背后有什么意图?

一个青春期的女孩问爸爸;“爸爸,你读书的时候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子呀?”

这个睿智的父亲,感觉到女儿可能遇到了感情问题,他没有大谈特谈自己的罗曼史。而是饶有兴趣地问女儿,“看样子我女儿开始关注恋爱了,是不是在学校里碰到了什么情况?”

女儿有点羞涩地跟他说,班上有个男孩子给她写了一封情书。

如果这个爸爸只听女儿表面上的意思,而没有觉察到女儿问话背后的意图,可能就会失去一个与女儿沟通感情问题的机会。

所以父母有的时候要保持一种敏感度,学会倾听孩子。

会沟通:

很多时候家里产生冲突,都是因为沟通不当造成的。

比如读小学二年级的虎子,放学回家就生气地跟妈妈说,以后我再也不理小胖(他的好朋友)了。

如果不懂沟通的父母,看见孩子生气,就会想教训孩子,然后对他进行说教。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孩子觉得父母不理解他,结果更加生气。

而会沟通的父母,看见孩子生气,会先接纳孩子的情绪,比如这样说:“看起来你很生气,能跟我说说发生什么事了吗?”

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得到了理解和接纳,他的不良情绪就会得到缓解。当他把在学校里与小胖发生冲突的事情讲给妈妈听后,妈妈不要着急给孩子建议,也不要对孩子进行说教,而是继续与孩子共情:哦,难怪你这么生气。那你准备怎么办?

这个时候,有可能孩子的气也消掉了,他的情绪回归理性,他说:“算了吧,我找他玩去。”

会沟通的父母,不但会帮助孩子化解不良情绪,学会解决问题,还能进一步增强亲子关系。

会看见:

德国心理治疗师伯特·海灵格有一首诗叫《看见》,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看见孩子。

看见孩子,

当你只注意一个人的行为,

你没有看见他;

当你关注一个人的行为背后的意图,

你开始看他;

当你关心一个人意图后面的需要和感受,

你看见他了。

比如一个7岁的哥哥打了在摇篮里的弟弟,妈妈看见了,她没有批评哥哥,而是抱着他说:“宝贝,妈妈知道你为什么打弟弟。你看见妈妈大部分时间都在照顾弟弟,你害怕妈妈喜欢弟弟,而不喜欢你了,你很难受,所以你才打弟弟。妈妈告诉你,妈妈会永远爱你。”

这位妈妈,看见了孩子不良行为后面的需求和感受。孩子也会因为妈妈对自己的理解而与妈妈更加的亲近。

父母对孩子,无论是态度上的尊重,理解,接纳,还是一些技术层面的育儿方法,这背后都是源于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只有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也只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基础,教育才能起到成效。愿我们都能拥有高质量的亲子关系。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做到这几点就可以胜过80%的父母,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