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总结:五维聚力强内涵,三新突破育英才
时光荏苒,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教学教研工作已画上圆满句号。本学期,我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五育融合"为抓手,聚焦"内涵发展、质量提升、创新驱动"三大核心任务,通过党建引领、课程重构、教研革新、师资赋能、评价优化五个维度协同发力,实现了教育理念、实践模式、育人成效的突破性进展。现将主要工作成效总结如下:
一、党建引领筑根基,把舵定向明方向
(一)强化思政育人主阵地
一是构建"三维思政"育人体系。实施"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实践思政"协同工程,开发《学科思政教学指南》,挖掘各学科德育元素326个,打造思政示范课堂48节。二是开展"红色基因传承"行动。组织"重走长征路"研学实践、"党史故事我来讲"等活动26场,覆盖师生2800人次。三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实施"三查三比"工程(查师德档案、查教学行为、查家校互动,比育人成效、比敬业精神、比社会口碑),评选"党员先锋岗"12个、"师德模范"18人。
(二)完善治理体系提效能
创新"1+3+N"管理模式:"1"指校长室决策中枢,"3"指教导处、德育处、教科室协同联动,"N"指各教研组、备课组具体落实。推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工作机制,制定教学管理任务清单28项,完成率达100%。开展"管理效能提升月"活动,优化流程15项,师生满意度提升至98.6%。
二、课程重构激活力,五育融合促成长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一是打造"三阶四学"课堂模型。基础型课程重"学懂",拓展型课程重"学会",探究型课程重"学活",开发《课堂教学创新案例集》,收录典型课例56个。二是实施"作业革命"2.0计划。推行"基础+弹性+个性化"三维作业设计,开发"跨学科主题作业"38个,学生作业平均时长同比减少22%,优秀率提升15%。三是开展"课内外一体化"实践。将劳动教育、艺术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如科学课结合"校园农场"开展种植实验,美术课联动"非遗工坊"开发剪纸课程。
(二)校本课程特色化发展
构建"人文润心、科学启智、艺体怡情、劳动砺行"四大课程群,开发特色课程68门。其中《人工智能启蒙》《传统武术》入选市级精品课程,《节气里的中国》获评省级STEAM教育优秀案例。组建"小院士实验室""新芽文学社"等特色社团42个,学生参与率达98%。在省级青少年科技节中,我校"智能垃圾分类系统"项目获金奖,实现科技类竞赛历史性突破。
三、教研革新增动力,减负提质显实效
(一)主题教研精准化实施
开展"三小"教研活动(小课题、小切口、小成果),确立研究主题46个。语文组"群文阅读三阶教学法"研究形成区域推广成果,数学组"问题链驱动深度学习"模式获市级教学创新奖。组织"同课异构"活动32场,开发"一师一优课"资源库,收录优质课例136节。承办区级以上教研活动8次,其中"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研讨会"吸引兄弟学校200余人参与。
......未完待续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教学教研工作总结,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