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 水逆、嗜睡、不想上班……都是因为大地磁暴?

 

最近几天

地磁暴活动强烈

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其中很大一部分声音却来自“甩锅”

——

嗜睡?失眠?水逆?

上班睡过头?不想学习?

“统统都因为受地磁暴影响!”

↓↓↓

今天

#地磁暴 嗜睡#

#原来是地磁暴 还以为上班上的#

等话题冲上热搜榜单前列

网友调侃:

真是如此吗?浙江莫干山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的兼职专家、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戎昭金的解答,恐怕要让大家“失望”了。

事实上,地磁暴对人体健康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地球磁场是一个保护层,有了地球磁场,太阳活动就不会直接作用于地球表面,很多能量和物质都被磁场挡住了。”戎昭金打了个比方,地球磁场就像是免疫系统,地磁暴是一种对太阳物质的“免疫反应”。

比如,针对植入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起搏器,树兰(杭州)医院心血管内科严来兴副主任医师表示,目前没有研究表明地磁暴会影响起搏器的正常使用。“现代起搏器都有一定的抗干扰性,比如起搏器的钛合金外壳、双极导线、馈通滤波器都有先进的电磁屏蔽技术,可以帮助其降低电磁敏感性。”

“另外,拿核磁共振来说,磁共振‘自带’屏蔽设备,可以防止电磁干扰。”浙大二院临床医学工程部主任褚永华说。记者从杭州多家医院放射科了解到,目前各项医疗检查均照常进行,此前也没有遇到过地磁暴影响医疗设备导致其发生故障或者数据误差的问题。

而关于地磁与睡眠的确切关系仍在研究之中,尚无定论。

所以

你嗜睡、失眠

可能真的不能赖地磁暴!

(地磁暴:我到底要背多少次锅?)

那么问题来了

到底什么是地磁暴?

对日常生活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上发生过的强地磁暴

曾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01

啥是地磁暴?

简单概括,地磁暴是地球磁场全球性的剧烈扰动现象。

我们知道,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当出现强烈太阳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耀斑爆发)的时候,就会发生日冕物质抛射。一次抛射就能将数以亿吨计的太阳物质,以数百数千米每秒的高速抛离太阳表面。这些太阳物质不光有巨大质量与速度汇聚成的动能,它们还携带着太阳强大的磁场能,一旦“击中”地球,就会引发地磁场方向与大小的变化,这就叫地磁暴。

通常而言,越正对地球、速度越快的日冕物质抛射,会产生越强烈的地磁暴。

这次地磁暴的产生,主要由于前几天太阳爆发大耀斑,耀斑峰值强度为X1.1级。虽然太阳耀斑爆发不罕见,但是出现X级的耀斑却并不多。而且,这场爆发还有另一个特别之处:由两个活动区共同完成的“双重奏”。

△两个“蠢蠢欲动”的太阳活动区

再加之此次日冕物质抛射过程发生的位置几乎正对地球。从地球看去,喷发物形成一个圆面,也就是“全晕”。此类爆发活动喷出的太阳物质相对地球速度快、覆盖度高,可能会引起比较强的地磁活动。

△日冕仪拍摄到日冕物质抛射过程

02

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01

你好!极光

在地球上,地磁暴带来的最直观影响就是极光。当地磁暴发生时,地磁中的带电粒子会沿着磁力线进入地球的大气层中,导致大气层分子与原子之间碰撞激发产生荧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极光。

3月25日凌晨,我国内蒙古根河市就出现了极光!

3月25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讷河市出现极光,场景震撼。

据媒体报道,受上次地磁暴影响,2023年12月1日晚,我国黑龙江、内蒙古、新疆等地均出现极光活动,甚至北京都有清晰的极光目击和观测记录。

02

高能粒子流冲击大气+扰动磁场,导航、卫星受影响

刚刚我们说地磁暴代表着地球受到冲击,从而引发磁场变化,因此,磁极附近的高纬度区域地面会因为磁场的快速变化进一步激发感应电流,并对当地电网等产生一定影响。高纬度区域地磁导航、卫星导航和低频无线电波导航等也会受到明显干扰。

此外,高能粒子流和地磁扰动同样对空间站、卫星的电气元件工作、飞行姿态等产生影响。甚至对于部分低轨道航天器而言,地磁扰动会引起大气密度变化、大气阻力增加,使得轨道高度下降,影响卫星寿命。

2022年初,马斯克的“星链”发射到200多公里的高度,当时正好地球发生了一次小的地磁暴,轨道大气密度增加了,导致星链公司有38颗卫星入轨失败,在大气层坠毁。

03

扰乱判断 这些动物可能会“迷路”

地磁暴这种强烈的地磁活动可能会影响动物的迁徙和导航能力,比如信鸽、海龟这类靠地磁场来感应方向的动物。当磁场发生紊乱时,就会导致它们的行进、迁移路线发生改变。

04

影响电力系统

磁场扰动会产生电流,这种电流被称为感生电流。感生电流在长距离的输电网络里会形成相对较大的电流,可能会对变压器产生影响。

比如在1989年的一次大地磁暴中,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处变压器就受到感生电流的影响被烧毁了。不过,我国属于中低纬度国家,受到地磁暴的影响没有北美地区那么大。而且近几十年来,我国电力部门对地磁暴也做了很多防护措施,目前从观测到的结果来看,地磁暴对我们的输电安全影响不大。

03

历史上发生的强地磁暴

01

1859年

目前已知科学记录的最大地磁暴与极光事件是1859年的“卡林顿事件”,导致欧洲部分地区的电报设备融化和长达8天的恶劣空间天气。由于当时主要依靠蒸汽机和劳力,还没有人造卫星、无线电通信和现代的电力传输网络,太阳风暴并未给地球带来过于严重的灾难。

02

1989年

1989年3月发生的超级地磁暴,导致加拿大魁北克电网系统完全瘫痪,大部分地区9个小时才恢复供电。这次事件还使澳大利亚输油管道受损,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底电缆出现高压脉冲;美国GOES-7卫星损失了一半太阳能电池,致使其寿命缩短一半;日本通信卫星CS-3B异常,卫星上的备用命令电路损坏。

03

1990年

1990年7月9日,欧洲和北美地区遭受了一次大地磁暴的袭击,导致了航天器和卫星故障、航班延误、电力故障等一系列问题。

04

2003年

2003年10月底至11月初期间,太阳上发生了一系列强烈的爆发活动,造成了日地空间环境巨大扰动。受此影响,美国加州中部上空出现了罕见的极光;约半数卫星出现故障,日本先进地球观测卫星-2(ADEOS-2)完全失效;全球范围内的通讯受到干扰,海事紧急呼叫系统瘫痪,珠峰探险队通讯中断;全球定位系统精度降低;瑞典5万人的电力供应中断。

04

“预知”地磁暴

来看“羲和号”

由于地磁暴带来的种种影响,预测地磁暴、观测太阳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2021年,我国发射了首颗太阳探测试验卫星——“羲和号”,可用于观测太阳大气活动、对地磁暴进行预警,以便及时做好预防措施。

△“羲和号”

“羲和号”上搭载了太阳Hɑ成像光谱仪,可以探测到Hɑ(氢阿尔法)谱线,对太阳进行扫描拍照。Hɑ谱线是太阳活动在低层大气里响应最强的一种谱线,它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太阳爆发的源区特征,有助于科学家正确掌握太阳爆发的物理机制。

刚刚看到的这张图片,就是来自“羲和号”的“报告”。

所以

我们要科学理性地看待地磁暴活动

你嗜睡、头疼、水逆、不想上学上班

可别再赖地磁暴啦

好好休息调整才最重要

资料来源:科普熊猫综合央视新闻、科普中国、光明日报、新华社、北京日报、西部决策、封面新闻文章图片用于公益科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活百科 | 水逆、嗜睡、不想上班……都是因为大地磁暴?,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