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区历史沿革纪事
古云:山历久而华重,水流远而韵深。吾丰润处神京之肘腋,位辽海之襟喉,枕燕山临渤海,先人五千年前于此繁衍生息,因有润泽丰美、人杰地灵之誉,姑略陈之。
吾区唐、虞、夏时属幽、冀,商时属孤竹,西周时属燕,春秋时属无终子国,战国时属燕国,秦时属右北平郡。近年发现之韩家街、寨子、刘各庄等数十处遗址墓葬,足证其时农耕渔猎之盛。西汉之时吾区属土垠、徐无、昌城三县,隶右北平郡。东汉郡治移于土垠。三国时右北平郡属魏,西晋时改为北平郡,土垠、徐无为其所辖。北魏初,土垠、徐无隶渔阳郡,延至东魏。550年北齐废土垠县,557年城毁兵燹,今人于银城铺屡见之残垣基址即土垠城遗迹也。连年战祸,以致地荒人稀,乃移冀州民建永济务于此,属无终县。隋时集渔阳郡为一县,永济辖其内。公元612年炀帝亲征高丽,兵役途经,日有数千,死者相枕,百姓遁避。唐时地属无终县,697年无终县改为玉田县,辖永济务。初,唐王李世民东征,丰润为转战重地,留下许多遗迹与传说。后晋石敬瑭割幽云十六州求兵契丹,永济始入契辽,今韩城镇韩昌点将台乃辽兵屯驻之迹。辽萧太后崇尚佛事,县西天宫寺、县南车轴山巅无梁阁与药师灵塔、县北陈宫山观鸡寺,规模宏敞,艺术湛绝,皆为其时所建。公元1121年金克辽燕京,永济遂为金属。公元1166年,始筑土为城,周围4里。
公元1187年金改永济务为永济县,1209年避卫绍王完颜永济讳,更名丰闰,号曰浭阳。元升丰闰为闰州,未几入玉田县,后复为县。明初改闰为润,属京师省顺天府蓟州。期间战火连绵,人民鲜少,地广不治,乃招流民复业,迁江淮之民以实,全县计民户八里,灶户五图,渐呈鸡犬桑麻之象。明末清兵频袭,丰润饱受其害,仅1636年一次杀人于野,即陈尸数百。清代丰润属直隶省顺天府蓟州。其初反清斗争蜂起,丰润最烈,顺天巡抚曾往亲剿。1645年捕数斗士系狱,是夜同党力劫,斩杀往搏之县令赵登高,事震朝野。1676年丰润改属顺天府遵化州。此间,怡贤王倡导疏水营田,邑中河泽滩涂多见麦垅稻塍、畴壤绣错之貌。1725年丰润属永平府,1743年遵化州因勘选皇陵升直隶州,丰润隶至清末。时,有识者奋起反帝反封,1900年以七树庄陈瓒、纪庆为首之义和团毁教堂、杀教徒,声势浩大。是年7月20日八国联军入县镇压,陈瓒、纪庆多人惨遭杀戮。1907年南青坨同盟会员丁开嶂组建铁血会,在东北、华北屡施反封暴动,部将邑人黄际隆、唐自起等多人英勇捐躯。
中华民国建立,丰润属津海道,1928年撤津海道属河北省。1935年为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所辖。1937年抗战爆发,丰润为晋察冀边区之一部,先后与邻县合建丰滦迁、丰玉宁、丰玉遵、丰玉遵宁联合县。1946年撤联合县复丰润县,1947年国民党在南部建浭阳县。期间,恶日寇屠戮三千,浭阳血;好儿男万千奋勇,化长缨。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谱写了重要一页。后又粉碎国民党反动派进攻,迎来人民共和国之诞生。浭阳县遂更名为丰南县,与丰润县同属于唐山专署。1954年7月,丰南县并入丰润县。1958年12月划沙流河、白官屯、丰登坞三公社入玉田县,余部划为唐山市丰润区。1959年8月恢复丰润县,1961年6月再分丰润、丰南两县。1979年2月划李庄子、刘家营、常庄三公社及城关公社一部建唐山市新区。2002年5月丰润县与唐山市新区合并为唐山市丰润区。由此,60平方公里城区连一体,十公里长街东西通。90万民众心振奋,资源人才共利用。农村生态文明如春笋,市区建设园林型。城镇商企连天举,全面小康步履匆。浭阳大地一派蓬勃盎然景象也。
噫唏!吾区壤土一撮一抔,其蕴其含何其重矣!天宫寺塔乃浭阳古征,辄引魂遊昔闻旧迹之叹。今人莅斯园赏斯景,更当遥思缅想,前事不忘;体情知任,倍加勉之。既无愧于先,亦坦然于后,特为此记。
2003年10月20日立。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丰润区历史沿革纪事,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