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生活百科

今天的父母是否真正懂得什么是“儿童真正的生活”?

 

雪松教育专栏

本栏目文章均为作者原创,如需转发请注明出处。

我正在读的一本书叫《下乡养儿》,作者是一位在女儿成长中挣扎的母亲。读书的过程,我脑海中总会出现“小魔女与乖爸妈”的字样。如果把人生比做一部大剧,那家庭便是这部剧的开机地,而母亲可谓不折不扣的编剧,为其定下了最原始的基调,悲剧喜剧抑或不悲不喜的剧。孩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小演员,寂寂无名,他能否为自己谋到一个举足轻重的角儿,取决于编剧的脚本是否为TA量身定做,最好的编剧是将改编权一并交付导演二次创作,最理想的人生是孩子拥有了自导自演的权利。然而,修改母亲的脚本,却是一份艰巨的任务!因为母亲在行使编剧权利的时候为孩子做了很多的情节部署,这些铁定的情节无从下手,你只有沿着一场宿命的开始,合情合理地将故事情节发展下去,直到命运的终点。

《下乡养儿》的母亲为女儿的人生剧创作了一个重要的情节,就是在孩子无从适应城市学校教育的前提下,举家迁居乡下。这本书详尽记录了一个叫天天的小女孩于乡间成长的琐碎故事。小魔女尽管自小就在争夺自编自导自演的权利,最终仍未逃离被编剧的命运。我无从确定天天所经历的一系列乡村生活的刻意磨砺,会对她未来故事的发展起怎样的作用和意义,但我很清楚地知道在一个女孩子已经拥有了深刻的生命记忆的年龄,这种大为“干戈”的选择,对未来的影响注定是刻骨铭心的。

印象深刻的是此书序言中引用了陶行知先生的那句“儿童生活即儿童教育”。紧接着是这句“我们越来越少给儿童真正的生活”……

而我想追究的是,当下父母是否真正懂得什么是“儿童真正的生活”?如果我说,于当下这一代孩子而言“虚拟的”才是“真正的”,你敢信你愿意信吗?我信。因为我儿子12岁时就告诉了我:“妈,电子游戏对我来说,就像电影和你的关系一样,如果你不想放弃电影,为什么你强求我放弃电子游戏呢?”后来,他还告诉我:“妈,电子游戏和电子竞技是支撑韩国经济转型的重要产业。”……

在为母亲行使编剧权利的日子里,我信了孩子,天天妈信了自己,我们都认为给了孩子“真正的生活”。我们的初衷都是善意的,接下来一切权利还给孩子,才是聪明之举!

专栏作者

雪松:一个有情怀的教育工作者,一位有远见的母亲。曾任职幼师学校;做过孩子们的园长妈妈;却在全职妈妈的身份里践行了自己对教育的全部思考。不苛求体制和环境,却苛求和自己一样做母亲的女性。能够真正地思考,能够独立地判断,能够在家庭教育里为孩子谋一个幸福人生。其作品《当我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近期已由三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今天的父母是否真正懂得什么是“儿童真正的生活”?,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