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创业心得

创始人心得|敢想敢做才是最大的生产力

 

26岁,企业面临转型,那时的我站在山东烟台的海边,望着一望无际的海藻种植基地开始畅想:这些滑溜溜的海藻、海带,会不会变成改变世界的材料?

那时身边人都说 “好像疯了”—— 家里的纺织行业做了几十年,谁会信食用的海带能替代化纤成为纺织材料?但现在,我们的海藻纤维不仅走进了高新技术实验室,还成了多家品牌的新型解决方案,甚至是外贸品牌的 “防霉神器”。

这十几年的经历教会我:在海边捡贝壳时做的梦,才是最值钱的创业种子。

我的 “梦想成真” 公式:从实验室到全球市场

1. 把幻想刻进 DNA 里

刚开始研发时,我每天对着残次的海藻纤维样本问自己:“如果这纤维能抗菌、能吸湿、能降解,该怎么改变纺织业?”

后来团队按这个 “幻想清单” 死磕:

要抗菌?就深度研究海藻多酚,让霉菌遇见就 “断气”;

要发热?研究组织结构,让纤维自己 “呼吸产热”。

现在客户看到的 “黑科技面料”,其实是当年在海边想象的思维导图照进了现实。

划重点:幻想必须具体到细节,比如 “海藻纤维做的贴身衣物必须能让敏感肌不受刺激不泛红”,而不是模糊的 “我要做新材料”。

2. 揣着海藻纤维样品闯进大佬圈子

31岁带着第一份成熟的海藻纤维产能报告,自己拉着行李箱硬闯去陌生的城市登门大品牌。当时手心冒汗,却敢对负责人说:“请您相信我们能把普通抗菌做到7A抗菌”

后来这位负责人成了我们的第一个大客户。这让我明白:大多数人缺的不是方案,是 “把空想落地的勇气”。

现在我的 “方案库” 里,永远躺着给不同行业的定制化方案——给户外品牌的抗紫外线纱线、给母婴品牌的安全无刺激面料,这都是当年攒下的 “敲门砖”。

3. 选一条能 “漂洋过海” 的赛道

生物科技 + 海洋新材料,天生就是能全球飞的赛道。

去年在面料展,拿着海藻纤维样品和老外聊 “从烟台海域到法兰克福衣柜” 的供应链,成本可降低一半,对方惊叹 “中国居然有这样的海洋黑科技”。

这就是我的商业逻辑:既能扎根烟台的3万亩海藻田,又能带着成果飞遍全球——毕竟,好的材料不该只困在一片海。

现在站在生产线前,看着海藻变成一缕缕纤维,总会想起当年在海边的自己。

那时谁能想到,那个想要改变现状的女孩,真的让大海的馈赠走进了千家万户。

所以,别小看自己的幻想。

你敢在脑海里把海藻变成新材料,敢在谈判桌上说 “我们的纤维能改写行业标准”,世界就敢给你机会。

毕竟,能给你撑腰的,从来不是 “我想要”,而是 “我就是要把幻想刻进现实里” 的狠劲。

正因如此,我始终相信,敢想是第一步,有敢做的执行力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正是凭借着敢想和敢做,我们才会为不同的客户提供差别化解决方案。

海藻康康秉承着始终创业、坚持创新的理念,更加希望把服务做到极致。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始人心得|敢想敢做才是最大的生产力,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