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学术研究中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作为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综述相当于论文论题的历史地图,撰写综述就是勾画出研究主题相关性的代表性成果,并对此进行客观评述,从而构建研究问题的历史脉络与理论框架。
在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文献综述通常作为绪论部分的一个单独小节出现。
如下图1所示。
图1 某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目录(部分)
第一,文献综述的定义 。
文献综述是指围绕特定主题,系统梳理、分析与综合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述的过程。当然,学界对文献综述的定义比较多样,
具体如图2所示的不同定义。
图2 文献综述定义的分类
第二,文献资料的获取渠道 。
以人文社科为例,人文社会科学获取文献资料的渠道分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
如下图3所示:
图3 人文社科获取文献资料的渠道
第三,文献搜索渠道 。
文献的搜集包括检索和初步筛选两个方面。
如下图4所示。
图4 文献搜集的渠道
第四,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
综述的文献类型包括:期刊论文、硕博论文、著作等。其中,期刊论文的筛选需要依据特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例如是否经过同行评审以及期刊的影响力等。
具体如图5所示。
图5 文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第五,评估文献的维度 。
评估文献的八个核心维度包括:研究背景、理论依据、研究范式、研究问题、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对未来研究与实践的启发以及尚存的问题等维度。
如下图6所示。
图6 评估文献的八个核心维度
第六,应对检索文献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
评估文献的八个核心维度包括:研究背景、理论依据、研究范式、研究问题、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对未来研究与实践的启发以及尚存的问题等维度。
如下图7所示。
图7 文献检索结果过多或过少情况图
第七,不同类型文献综述的框架模板 。
文献综述的类型包括:描述式文献研究、批判性描述式文献综述和系统性文献综述法。不同类型文献综述的论文框架模板。
如下图8所示。
图8 不同类型文献综述的框架模板
总之,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有如下特点:
一方面,能够清晰展现一个学术主题的形成、发展及演变历程,使研究者快速熟悉某个研究领域的进展,避免浪费时间“重新发明车轮”;
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后学者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确定现有研究的关键点在何处、研究缺口有哪些,从而找寻到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向。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研究生:8张图搞定文献综述,研究生必备!,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