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娱乐日记

保山育儿日记(2024.10.17)

 

孙子来我家大概有一个月了,感觉他智力方面比较好,喜欢接触外部世界,我也有意识地带着他与大自然接触。之前有很多育儿体会拍拍抖音炫耀一下也就过去了,突然想起,若把这些点滴细节记录下来不是很有意义的事吗?倘若能给其他爷爷作一个参考,算是功德一件吧。

之前的细节凭回忆能写多少就写多少,之后的要每天记录下来,力争留下最原始的资料,反正孙子还小,到今天才23个月,将来的趣事应该还有很多。

首先要给幼儿心理上的暗示,暗示他很棒、很聪明,他就会在你设计的道路上前进。我暗示的方法是:宝宝头真大,头顶有个包,包里面装的都是大脑,大脑越多越聪明。他记住了这句话,时不时就念叨它。一次他还摸着我的头说:“爷爷头上也有个包,里面装的也是大脑,爷爷也聪明。”我乐呵呵地接受了他的评价,于是我们就互相比起“聪明”来,很多互动都是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完成的。

我特别重视对他进行爱的教育,多次带他回老家看他太爷,每次回去后都让他像对待我一样一边说“太爷好”,一边用手摸太爷的脸颊。第一次他有点害怕,估计是太爷的老年斑吓着他了,但第二次他就自然了,那种爱是发自内心的。太爷很高兴,有很多90岁的人儿子都懒得靠近,重孙子还这样爱他,你说他高兴不高兴。我没有车,回去都是乘坐公交,然后再步行1500米才能到家。有两次天气不好,一次下着小雨,一次太阳太热,我是打着雨伞抱着他中途不停歇地回去的,虽然累,但父亲与孙子很快乐,我觉得值。

回老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带着他接触大自然。在步行的路上有一个小型水库,那里面有野鸭、鹅和水牛等动物。孙子会背诵“鹅 鹅 鹅,曲项向天歌......”我让他仔细观察鹅的样子,它们的确长着长长的脖子,一叫唤就把脖子弯曲一下,全身都是洁白的羽毛,我就用胳膊向他比划鹅“曲项向天歌”的样子,以后再背诵这首诗的时候他总是自然而然地抬起胳膊,我猜想,他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鹅的真实样貌。

在汽车上能看到很多风电机,他把它叫做大风车,我顺势说大风车很高很高,在转圈的时候能发很多电。恰好我村子的田角上就有一台风电机,我便抱着他一直走到发电机的地基处,实际观看它到底有多高、有多大。站在基桩处,要想看全它的扇叶,头得抬得老高老高,我都有眩晕的感觉,相信在他的眼睛里,那高度不啻为孙悟空无限上升的金箍棒吧。我们又围绕基桩转了大半圈,用手摸一摸柱子,感受它有多粗。底座处有一圈螺丝,都戴着帽儿。其中一个却是“光着头”,露出来的螺纹都生锈了,我便对他说:“不知道哪个顽皮的孩子把它的帽子给破坏了,让它生了锈,危险,这孩子真坏!你可不能破坏别人的东西哈。”无形间给他做一次思想教育。

从风电机处回来的路上我们走得比较慢,就是想让他看看路边的稻田,田里啄食的鸭子和吃稻箭的黄牛。我忽然发现一个蒿草上趴着一只毛毛虫,就把这根蒿草折断,设法把毛毛虫弄下来。毛毛虫趴得比较紧,拨不下来,我问孙子咋办。他当然不知道咋办,我只是提醒他要仔细观察我的动作。我使劲旋转这根蒿草,虫子终于掉到地上,刚刚掉下来就缩成了一团,咋拨也拨不开。于是我就对他说:“毛毛虫趴在蒿草上,爷爷使劲把它甩下来,它好像怕人一样,赶紧缩成一团,一动不动。这么好玩儿的毛毛虫奶奶没有见过,你回家学给奶奶听好吗?”他便试着学起来。我又教了几遍,回家后,他果然兴致勃勃地对奶奶复述了这个过程。39个字啊,他竟然复述得清清楚楚,对于不到两岁的孩子来说的确难能可贵,超出了我的期望值。我认为这是教育孩子学习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结合生活实际,让他们自己先观察,大人再作指导,把看见的现象用语言描述出来。当他向别人描述的时候一定还会激起他的回忆,引发想象,形成动态画面,这就把语言训练、空间观念的培养、记忆力的提升结合起来了,在润物无声的情况下培养了幼儿的综合能力。因为是他亲身经历的,虽然我在有意识地训练,可在他看来这根本不是附加给他的任务,因此就不会感到厌烦,这又是保障幼儿持续学习的有效办法。

手机不能成瘾,电脑不能常看,但手机和电脑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合理利用对幼儿的发展也能起到促进作用。我时常让他看一些貌似无用但却能扩展知识视野的视频,同时借机训练他的语言。比如看到野猪在玉米地里奔跑,最后被农民张开的大网捕捉住了,我就教他说:“一群野猪从玉米地里蹿出来,向前奔跑,钻进大网里,再也跑不掉了,急得嗷嗷叫。”看金鱼视频后说:“金鱼长着大大的脑袋,鼓鼓的肚子,尾巴像扇子一样在水里摆来摆去,可好看了。”看过直升机视频,说:“直升机头顶上有一个大大螺旋桨,它慢慢转动起来,越转越快,飞机飞起来了,钻到白云里去了。”看火箭发射视频,说:“火箭喷出长长的火焰,冒着滚滚浓烟,向天空中飞去,穿云钻雾,一会儿就不见了。”看火箭发射还刺激他数数,他突然之间好像对数数感兴趣了。

平时总是带他到小区内外散步,一边走一边交流,培养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看到白云最开始说“白云在天空中漂浮”,后来变得复杂一些,就说“白云在天上悠闲自在地散步”,再后来说“白云哥哥,你在天上快乐吗?你那儿有风吗?”看到蚂蚁搬家就停下来长久观察。那是一大群蚂蚁在搬一个死去的蛐蛐,我教他说:“蚂蚁在搬食物,蛐蛐太大了,搬不动,就叫来很多小伙伴一起搬,终于把食物搬回家了。”在一个小树林里转悠的时候看到两只蝴蝶,就让他认真观察,蝴蝶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停在草叶上,一会儿又飞起来了,这些他也都学给了奶奶听。偶然间我们看到一只螳螂,我就让他看螳螂的前腿,很粗很粗,还有刺,便说:“螳螂很厉害,他能吃掉蝉。”回家后立即打开电脑搜索螳螂捕蝉的视频,没找到,但找到了一个课件,我慢慢引导他学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为了形象,我打起了螳螂拳。他也学习我的动作,现在时不时他就快速伸缩胳膊,一边不停地念叨这个成语。为了让他更形象地感悟这八个字,我还和他做游戏,在他前面放一个小东西,当作蝉,让他伸缩胳膊,并说“螳螂捕蝉”,我同时在他身后把他抓住,说“黄雀在后”,估计他初步理解意思了,即使不理解也无妨,最起码我们经历了把实物变成语言,再把语言变成动作的过程,这就够了。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山育儿日记(2024.10.17),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