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技见闻

“秸”尽所能 变“废”为宝!舟山打出“连招”

 

来源:【竞舟】

近日,在位于定海区岑港街道的林宝农业专业合作社,工人们正忙着将收储的秸秆进行粉碎、发酵,加工成有机肥。这里是新启用的我市唯一一家省级秸秆标准化综合利用中心。

眼下正是秋收冬种关键期,也是一年中秸秆产生量最多的时间段。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我市组建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专班,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打造“1+5”秸秆收储中心,推出离田补助政策,提高农户上交秸秆的积极性,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秸”尽所能。

走进该合作社新改建的3000平方米的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粉碎中心,一早从附近收储来的几十吨稻草被堆放在这里。另一边,工人开着叉车把稻草、玉米秆送上了一台足有十米长、二层楼高的粉碎机的料斗里。随着电源开启,机器发出震天轰鸣,原先细长的秸秆通过输入口,变成了细末碎渣,很快从出口倾倒而下,堆成一座小山。据介绍,新引进的这台秸秆处理装置,日处理量可达40吨。

林宝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阮连平介绍,该合作社今年投资600余万元,新建标准化秸秆有机肥产品仓储—销售中心、标准化秸秆综合利用管理中心等,并配备自动包装、装载和转运设备,新增物联网智能发酵生产线与信息管理集成系统。其中,新引进的秸秆处理装置,日处理量可达40吨。该合作社的年水稻秸秆综合利用能力预计为15000吨以上,基本覆盖舟山本岛。

打造省级秸秆标准化综合利用中心的同时,我市还通过现有场地功能拓展、闲置厂房租赁等方式,建立了5家区域性秸秆收储中心,总收储场所规模2200余平方米,确保覆盖全市全年离田任务面积。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横向、纵向合力推进,综合利用和露天禁烧双向协同的工作格局,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体系。对购置秸秆离田、粉碎等机械的农户给予一定补助;对成功创建省级及区域性秸秆收储中心的单位给予最高不超过20万元奖补。县区对秸秆离田及运输环节制定补贴政策,对秸秆打捆收储给予每吨250元~300元补贴。市县累计安排财政资金300余万元,确保秸秆能离田、可利用。

截至目前,全市秸秆离田量3786吨,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3%,秸秆离田率达12%。预计秋收结束全市秸秆离田量为4200余吨,可远超年度目标任务。

记者:朱丽媛

通讯员:张慧敏

本文来自【竞舟】,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秸”尽所能 变“废”为宝!舟山打出“连招”,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