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父母,我们都不希望自家孩子是幼儿园中讨人厌、被冷落、受欺负的那个。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表明,童年时期社交能力不足可能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导致成年后陷入职场、人际关系的困境。社交能力不仅关乎孩子当下的快乐,更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3-6岁是孩子社交能力发展的黄金期,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这个时候打下的社交基础,会影响孩子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社交模式。今天就来聊聊,幼儿园阶段孩子社交能力差的4个信号,越早发现,越能及时引导。
1、不懂礼貌,缺乏边界感
缺乏边界感的孩子往往表现为:
随意拿别人的东西
打断大人谈话
不打招呼就闯进别人房间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3岁开始,孩子就应该学习基本的社交礼仪了。
我见过一个4岁的小女孩,每次想要玩别人的玩具都会先问:"可以借我玩一下吗?"这样的孩子走到哪都招人喜欢。
小建议:
1. 在家设立"敲门规则",进爸爸妈妈房间要先敲门
2. 玩玩具时教孩子说"请"和"谢谢"
3. 不要以"孩子还小"为借口纵容无礼行为
2、总是独自玩耍,不愿意加入集体
有的小朋友在幼儿园就像个"小透明",永远自己玩积木、看绘本,很少主动找其他小朋友。家长可能觉得:"我家孩子就是性格内向,没关系。"
但是3岁以后还完全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可能不仅仅是性格问题。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过:"学龄前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简单说,就是孩子要敢于尝试新事物,包括社交。
怎么判断是性格内向还是社交障碍?
内向的孩子:虽然慢热,但熟悉环境后能自然融入
社交困难的孩子:即便熟悉环境,也持续回避互动
试试这样做:
1. 从小群体开始,邀请1-2个小朋友到家里玩
2. 玩"角色扮演"游戏,模拟社交场景
3. 不要强迫,多用"妈妈陪你一起过去好吗?"这样的引导语
3、不会处理冲突,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直接动手
儿童发展专家说过:"冲突是孩子学习社交的最好课堂。"但很多家长要么过度保护:"别跟他玩了!"要么简单粗暴:"他打你你就打回去!"
更智慧的引导方式是:
1. 教孩子用语言表达:"这是我的玩具,请还给我。"
2. 示范如何协商:"我们可以轮流玩吗?"
3. 平时在家就可以玩"怎么办"游戏,模拟各种冲突场景
教会孩子处理冲突,比替他们解决冲突重要一百倍。
4、过度依赖成人,遇到问题只会找老师
我见过一些小朋友,玩具被抢了马上找老师,排队被挤了也找老师。适度寻求帮助是好事,但过度依赖会影响孩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蒙特梭利教育有个核心理念:Help me do it by myself(帮助我让我自己能做)。我们要做的是脚手架,而不是替孩子完成所有事。
社交能力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就像学游泳,再好的理论不如亲自下水扑腾几下。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长。"
在幼儿园这黄金三年里,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超前学习多少知识,而是培养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
这种能力,会成为他们未来人生路上最温暖的铠甲。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黄金3年,孩子社交差的4个信号,越早发现越好,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