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社交礼仪

中国人说"你好"才100多年?揭秘古人怎么打招呼

 

你好"竟是进口货?

如今人人挂在嘴边的"你好",其实是19世纪末的"混血儿"。1892年上海教会印书馆首次将英文"How do you do"翻译成"你好",这个洋气问候起初只在租界流行,被老派文人骂作"数典忘祖"。直到1912年民国政府废除跪拜礼,"你好"才随着新式学堂传遍全国——从诞生到普及只用了30年,却终结了三千年的传统问候礼仪。

古人见面有多省事?

在"你好"出现前,中国人打招呼堪称"一字禅"。商周时期最潮的应答词是单字"诺",甲骨文里的"若"字就是人作揖的象形。秦朝公务员见领导说"诺",老友碰面也回"诺",相当于现代人微信只回"1"。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上,"诺"字出现频率比当代人发"哈哈哈"还高!

唐朝人见面比"心"

电视剧都演错了!唐朝主流礼仪是风靡全国的"叉手礼":左手攥紧右手拇指,右手四指伸直贴左手掌心,配上微微鞠躬,活脱脱像在比心。敦煌壁画里的侍女、宋朝《水浒传》里的好汉都用这套动作,连日本鞠躬礼都是它的"改良版"。

明清社畜的膝盖灾难

故宫太和殿前的台阶上,至今留着被官员膝盖磨出的凹痕。明朝规定见皇帝要"一跪三叩",京官每年磕头超3000次,堪称古代"深蹲冠军"。好在文人能行"长揖礼"——双手画个大圆,既显风度又护膝盖,比跪拜优雅多了。

三句冷知识

1. 宋朝百姓见面道"万福",男女有别:男拱手,女按腰

2. 现代握手礼是孙中山改造的"民国爆款",最初被吐槽"男女授受不亲"

3. 日本鞠躬45度的"真礼",比唐朝叉手礼多弯30度

从商周的"诺"到今天的"你好",每次问候变革都是时代剧变的缩影。下回说"你好"时想想:这个简单的词,可是掀翻了三千年传统礼仪才登场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人说"你好"才100多年?揭秘古人怎么打招呼,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