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絮语:在我的写作和小县编辑记者生涯中,曾在新闻理论刊物和省市党报的交流刊物上发表过为数不多的探讨写作的文章,更多的是在报社、电台以及县上的通联会和创作会上,与通讯员、文学爱好者叙说自己的写作经历和心得。现在又偶然想起借助今日头条这个平台,重拾这些过往的东西,也许显得不合时宜,但于我和与我一起走过的人而言,这些陈年旧事,既是对曾经奋斗过的岁月的回忆,也是对过往事业的一种绵润的情怀,也许对后来者不无某种启示吧。
无悔的追求
文/曲歌
“脚板出新闻,寂寞出精品”,这是一位报社老总对写稿者的赠语。回顾自己几十年的写稿经历,确实感到这句话千真万确。
上图为作者1990年在省报发表的凤县发生大水灾报道剪样。
上图为作者第一部文集开篇刊登的反映凤县大水灾的中篇纪实文学《庚午大水记》的部分文字。
在我从事新闻工作的这些年中,使我最难以忘怀的是1990年凤县发生大水灾期间,我作为一个县广播站的记者,从水灾发生到之后的抗洪救灾,我都千方百计到抗洪救灾的现场,及时向《陕西日报》及其它新闻媒体发出了消息,又赶写了长达4万余字的纪实文学作品《庚午大水记》,使这一凤县百年不遇的水灾给后人留下可资回顾的资料。
1995年,我县原平坎乡党委书记兼乡长田建国为扑灭一场山林火灾英勇献身,为了采访英雄的事迹线索,为上级新闻单位的深入采访服务,我几乎半月时间日夜奔波在采访第一线,不仅为中央和省市新闻单位同行提供了新闻线索,也使自己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不但在一些报刊发表了新闻稿件,还利用几个月的日夜奋战,赶写了一部反映田建国事迹的非虚构小说《山地子孙》,被一家文学从刊,以一期重点推出。
这两个大的事件后,许多朋友吃惊地问我,你怎么掌握了那么多的材料?又用那么短的时间,写了那么多的稿件?你到底是怎么采写的?其实只有我深知其中的甘苦。
我觉得,无论是大记者还是像我这样的小记者,首先应做到社会的忠实“记录者”,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的事件,更应有这种责任感,只有这样,你才会留心事件的全过程,留心其中的许多人和事。再就是吃苦。几十年来,无论从事业余写作,还是后来办企业报、当县广播站记者,还是担任县委宣传部的新闻干事,我始终要求自己必须首先出色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主要是为了防止那些好事者的妒忌,不让他们说我不务正业。自从担任县广播站的记者,我更是苛求自己每年必须超额、高质量完成县站的写稿任务,同时积极向上级新闻单位写稿,并力争年年榜上有名。这就促使自己终日不停地奔波采访,从而练就了自己的吃苦精神。
多年的写作实践使我认识到,要想在新闻和文学上有所收获,没有一种耐得住寂寞和吃得下苦的精神是不行的。首先是经得住失败的打击,许多朋友就是经不住这种打击而退出写作队伍的。还有一些人是出于赶潮头,当他们看到“笔杆子” 吃香的时候,便加入到写作队伍中,当经济大潮滚滚而来时,他们又经不住“赵公元帅” 的呼唤,待到另一个什么潮头涌来时,说不好他们又要去赶热闹。而我却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有时为赶写一个东西,竟然常常忘记了八小时内外,顾不得吃饭,甚至熬一个通宵。
上图为1991年1月公开出版的作者的第一部文集《山地风流》封面、封底照。
上图为《炎黄》杂志从刊刊登作者长篇小说《山地子孙》校样首页。
上图为作者童话集《少年奇遇记》未出版前的打印件封面。
人常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历了长久的奔波与寂寞,我也为自己的一点小小的收获而感到些许的欣慰。仅从1988年调到县级新闻单位至今,除每年为县上写稿,我竟然也有了一本自己的文集《山地风流》(1991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1万余字),又有千余篇新闻稿件被国家、省、市报刊、电台采用,还有散见于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合集中的文学作品及一部20余万字的长篇,一部16万字的童话集;且年年有作品获奖。自己也幸运地被吸收为省作协会员和被推选为宝鸡市政协委员。
对于爬方格的痴爱,使我终日为文章苦思劳神,这倒使我少了尘世的许多是非苦恼,去静心耕耘自己那一方方块字构筑的田园,品尝新闻与文学的枚枚圣果。
1997年10月6日于双石铺
上图为2011年6月29日,中宣部等中央六部委督查组一行到凤县督查基层文化宣传工作时慰问作者时合影留念。
作者简介:曲歌,本名张革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原为凤县广播电视台主任编辑。上世纪九十年代公开发表文学作品,曾获陕西省首届儿童文学优秀奖及多种征文奖、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报等中省市报刊,入选新华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出版的文集,及陕西省文联《陕西百年文艺经典》等。著有散文集《山地风流》,童话集《少年奇遇记》,长篇小说《山地子孙》,散文集《凤州漫记》,《五十年追梦》,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中省市媒体发表各类新闻作品万余篇。先后获得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二等奖、摄影铜奖,陕西新闻奖好标题;中国世纪大采风征文金奖、银奖等,并被授予“金奖作家”、“全国百佳新闻文化工作者”称号;先后被授予“宝鸡市优秀记者”、“宝鸡市优秀退伍军人”等称号;退休后获“宝鸡市最美老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宝鸡市社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宝鸡市最美五老”等称号,现为凤县老年学学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县老科协顾问、县关工委委员。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曲歌写作杂谈:无悔的追求,想要了解更多优质的相关资讯,请大家多多关注"大世界日记"。